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清明节29万人祭扫 烧纸仍是青岛祭扫主要形式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4-04-06 07:41:00

关键词: 清明节;祭扫;烧纸

  每年到了清明节,本市各处烈士纪念馆都会有人持花祭拜,表达他们对烈士的思念之情。昨天,记者分别来到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黄岛区烈士陵园、胶州烈士陵园探访,发现除了烈士的后代之外,还有不少市民在清明节这一天带着孩子来这里给烈士献花,让孩子们明白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现场一】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孙女祭拜烈士爷爷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湛山的烈士纪念馆。70多岁的王女士带着孙女来到这里祭拜丈夫。“奶奶,我看到了爷爷车锡祥的名字了,在第一组第四列。”王女士的孙女指着纪念碑说。找到爷爷的名字后,女孩来到墓前,毕恭毕敬地献上一束鲜花。

  记者了解到,王女士的丈夫车锡祥是一名交警。1974年,38岁的车锡祥因公出差到南昌,结果在执行公务时不幸遇难。追认为烈士后,车锡祥的名字被刻到了烈士纪念碑上。每年清明节,王女士都会前来祭拜丈夫。“这次带孩子们来是想让他们以爷爷为榜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王女士说。

  带孩子接受革命教育

  记者在昨天的扫墓人群中发现,还有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到这里,给革命先烈献花、鞠躬。大名路小学的孙瑶今年10岁,这是她第二次在清明节来到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孙瑶认真拭去墓碑上的浮尘,将鲜花轻轻地放在墓碑前。在妈妈的带领下,孙瑶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表示敬意。

  “我们来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这让我们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孙瑶告诉记者。孙瑶的妈妈张女士表示,祭奠革命先烈,可以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烈士们的生平事迹,鲜活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能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这比在课堂上学课文更有用。

  【现场二】黄岛区烈士陵园

  父亲只留下一张照片

  昨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黄岛区烈士陵园西侧墓群,前来祭奠烈士的祖孙三代共5口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来到墓碑前,在给3位烈士献上鲜花后,一名大妈俯身鞠躬,另外一名年轻男子则和两个孩子跪倒在墓碑前,大妈眼中噙着泪水,口里念叨着什么。

  “我叫丁梅丽,已经70岁了,家住青岛市区。这3位烈士一位是我父亲,另两位是我的姑姑,俺每年清明节都从市区赶来祭奠他们。”丁女士说着用手颤巍巍地从兜里拿出一张黑白照片。“这是我保留的唯一一张父亲的照片,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丁女士说,这原本是父亲和一位战友的合影,后来战友找了美术师,照着照片画出父亲的模样,制成二寸黑白照片送给她。

  记者了解到,丁荣华、丁荣贵、丁荣娇3位烈士为同胞姐弟,出生在黄岛区泊里镇邱家庄村。丁荣华首先参加革命,两个姐姐在他影响下也先后参加革命。为了隐蔽身份,丁荣华曾用名丁笑秋,担任纪家村和本村的小学教员,后任校长。他利用学校阵地,秘密发展党员,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丁荣贵、丁荣娇姐妹俩利用拉家常、讲故事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并在邱家庄率先建立“妇救会”和“儿童团”。

  1945年4月,由于叛徒告密,丁荣华、丁荣贵和丁荣娇先后被捕。无论敌人怎样使用酷刑,他们的回答只是一句话:“不知道”。敌人恼羞成怒,首先将丁荣华枪杀,两天后又将丁荣贵、丁荣娇活埋。丁荣华仅有一个女儿,丁荣贵和丁荣娇当时尚未结婚,没有留下子嗣。后来他们被称为“丁氏三姐弟”,英雄事迹一直流传。

  每年都来祭拜哥哥

  “哥,妹妹又来看你了。”昨天上午11时30分许,在王新池烈士墓前,67岁的王美池轻声地念叨着。“俺哥是黄岛区泊里镇撒牛沟村人。他牺牲的时候我还不到1岁,俺没有他的照片,到现在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见到记者在拍照,王美池遗憾地对记者说,抗日战争结束后,原本参军的王新池脱产在区委工作,1947年9月,他和两个同志被敌人骗到黄岛区泊里镇尧头村,被敌人用石头活活砸死了。“俺哥牺牲时才19岁,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人,每年都是俺来祭拜他。”王美池告诉记者。

  【现场三】胶州烈士陵园

  “老战友,我来看你了”

  昨天上午,在胶州烈士陵园内,今年51岁的胶州退伍老兵王节桥手捧着鲜花,前来祭奠30年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老乡战友匙良文。“良文,我来看你了,30年了,战友们都很想你……”在现场,王节桥放下鲜花,嘴里一边念叨着,一边轻轻擦拭着墓碑上匙良文的名字。据了解,王节桥几乎每年清明节都会来到陵园祭奠匙良文,表达自己的哀思。

  1982年1月,时年22岁的王节桥离开胶州后屯乡前寨村老家,与匙良文等10多名老乡一起参军入伍,又在一个团里,逐渐成为好朋友。因为枪法准,匙良文被誉为团里的“神枪手”,还在部队入了党。1985年秋天,王节桥和匙良文被调往边境参战,匙良文被提拔成了侦查班长。同年12月31日,匙良文独自执行任务时,突遭敌人火力阻击,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听到匙良文的噩耗,他和战友们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在部队那些年中,我家里姊妹多,生活上比较困难,他经常会给我买一些生活用品。战友们无论谁有困难,他只要知道了都会帮忙。”王节桥说,在这些老乡中,数匙良文年龄最小,可他却有着一副热心肠,在战友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对于他的离世,直到现在战友们都非常心痛。

  “每年他都来,不易啊。”烈士陵园负责人马军介绍,从1985年匙良文烈士来到陵园后,几乎每年清明节王节桥都会前来祭奠,已坚持了整整30年。“作为战友和老乡,我来看他是应该的。”王节桥说,今后他依然会这样做。

  清明节:二十九万人祭扫 烧纸仍是祭扫主要形式 鲜花等文明祭扫多于往年

  本报讯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昨日清明,也是清明小长假首日,我市各地迎来祭扫高峰,至下午5时,全市26处祭扫观察点数字显示,全市祭扫人数295000人,祭扫车辆总数逾三万辆。

  市殡仪馆祭扫高峰集中在7:00至10:30,直至下午4时,仍有市民入馆祭扫。据了解,今年清明节高峰持续时间长,自上周六起,市殡仪馆便进入今年祭扫高峰,从上周六至4月4日,共有30万名市民来馆祭扫。昨日更是达到单日最高峰,全天到市殡仪馆祭扫者达10万人。

  记者在市殡仪馆看到,馆内烟雾缭绕,灰尘满天,许多市民戴上口罩、帽子等入馆祭扫。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传统观念的原因,烧纸烧香仍是市民祭扫主要形式。截至下午4时,5个专用垃圾运输箱已装满,焚烧垃圾超过40吨。

  但文明祭扫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记者在鲜花换烧纸的区域看到,不到9时,已经换来了四五袋烧纸,“今年市民们的配合度比往年高,以往市民们只是拿出很少的烧纸‘回应’我们一下而已,今年有不少市民是把带来的烧纸、元宝等全部给我们进行回收。”此处的大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一天下来,鲜花换来了满满当当的七袋烧纸,情况好于往年。而在天使信箱区域,前来给逝者写信的市民也比往年增多了。家住宁夏路的朱女士红着眼眶给亡父亡母写了一封信,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家人都很提倡文明祭扫,也很支持馆内天使信箱这种引导文明祭奠的方式,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文明祭扫的队伍中来。

初审编辑:赫阳
责任编辑:蒋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