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首晒三公经费预算 公务用车费仍是大头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3-11-12 07:47:00

关键词: 青岛;三公经费;公务用车

    原标题:青岛首晒"三公"经费预算 市级预算部门4.62亿

 

  11月11日,青岛市财政局公布了2013年青岛市“三公”经费预算,全市市级预算部门共使用“三公”经费预算4.62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67亿元,占到“三公”经费预算总额近80%。目前,青岛市采取了扩大财政监管范围,通过公务卡刷卡监控,行政经费指标控制等方式已连续多年实现各项经费零增长。  

  公务用车费用仍是大头  

  根据国务院和省关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部署和要求,经青岛市财政局汇总,2013年青岛市市级预算部门,包括市级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共使用当年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4.62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2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67亿元,公务接待费0.7亿元。  

  占到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近八成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包括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因公出国(境)费包括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  

  公务接待费则包括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粮食局预算为工商系统1/80  

  11日,青岛市各市级预算部门陆续公布了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其中,市工商系统预算总额达到 3253.80万元,市粮食局预算总额41.08万元,仅为工商系统的1/80。市工商系统仅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一项,预算就达到3017.70万元。而市粮食局全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仅为0.71万元,为各部门预算中最少的。  

  根据各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都占据了“三公”经费预算的较大份额。而对于具体经费细节,仅有市农委等少数部门进行了公开,市农委在“三公”经费预算中明确显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58.1万元,其中1995年购置的1辆桑塔纳2000按规定今年需要更新,购置费17.1万元。  

  教育系统新购置一辆公车  

  青岛市教育局在官网上也公布了2013年教育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市教育局通过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共491万元。  

  第一是因公出国(境)费预算135万元;第二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247万元;第三是公务接待费预算109万元。以上数据为教育系统49个单位合计数据。  

  “目前这些公布的都是今年预算,相当于给教育系统这49个单位花钱戴上了‘紧箍咒’,实际花钱只能比预算低不能比预算高。我们目前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费用比去年大幅降低,今年全年有望降低5%以上。”市教育局计财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教育部门“三公”实际花费还没有进行汇总,但花费远比这个预算总数要低。  

  对于公车预算成为“三公”经费预算“大头”,该负责人解释,主要是因为教育系统涉及部门众多,公车基数很多,“这些费用主要用来支付油费、过路费、保险费等,购置费实际上控制很严,公车购置名额非常少,到目前为止,教育系统只购置了一辆公车,是给青岛盲校购买的,目的是支持特殊人群教育。”该负责人说,教育局会继续尽可能地压低“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每年至少压缩10%  

  根据中央“八项政策”和厉行节俭的要求,青岛市在全国率先扩大财政监管范围,在三公经费的基础上,把用水用电用油费和会议费也纳入监管,并且对这五项经费的压缩规模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出国经费,要在前三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要在前三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15%,公务接待费压缩10%。目前,青岛市已实现了各项经费连续多年零增长。  

  为了使监管及时、有效,青岛市一方面大力推行公务卡,利用公务卡“刷卡支付、消费有痕”的特点,将办公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16项费用全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目前,青岛市级445家预算单位和13个区市本级的部门和单位已全部办理了公务卡。另一方面,青岛还对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不清楚的财政开支一律亮红灯。  

  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加强财政监管,严格行政经费的指标控制,限制会议会展等大型活动的经费开支,力争让每一分钱都在“阳光”下支出。其中,对公务接待经费方面将实行严格的指标控制,超出指标的,财政部门一律不予结报。另外,对市政府主办或承办、多部门参与、预算资金 300万元以上的会议会展等大型活动,将派驻财政监管特派员,实行财政直接监管和财务统管,严格限制活动规模和经费支出。

初审编辑:赵永刚
责任编辑: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