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花掉六成“三公”经费 私用屡禁不止成顽疾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2013-04-15 08:16:00
原标题[严控公车,有办法更要有决心]
人民图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并做出“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要求“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缩减“三公”支出,增民利、得民心。但让管理者向自身利益“开刀”,困难并不少。令人欣喜的是,在不少地方,对于“紧日子”的认识正在深化,变化正在发生,难题正在破解。当然,彻底推进“三公”改革,现实中还面临一些障碍。
从今天起,本版将连续推出“政府如何过‘紧日子"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也欢迎大家参与监督、共同探讨。
编 者
公车花掉六成“三公”经费
增加一辆公车,就意味着要增加司机、油耗、保养、保险、停车、路桥费等各种成本
清明节期间,为防止公车祭扫现象的发生,不少地方出台了严控公车私用的措施,然而有些地方依然“顶风作案”:网友曝光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镇“劳动保障监察车”被私人开到公墓,媒体报道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六合分局杨某驾驶“国土执法车”祭先……
多年来,公车私用屡禁不止,已成顽疾。原因何在?
“公款吃喝是群体性行为,地点集中在高档酒店、娱乐场所,相对容易查处和控制,公费出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也很难钻政策漏洞。公车的使用则是个体和分散的行为,比较隐蔽。”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相对于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公车管理的难度更大,一个单位里知道公车使用情况的人有限,特别是领导干部专车,往往只有司机知道去向。“常听说某个局的领导去外地出差了,专车却被司机开走自己用,大家虽心知肚明,却没人敢管。”
2010年两会,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我国公车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公务用车费用高,造成财政负担沉重。调查显示,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6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
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存在三个“1/3”,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用车问题屡禁不止。
公车使用效率低,浪费惊人。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惊人。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
地方的情况基本类似。2013年,北京88家单位公开部门预算, “三公”经费预算将近8亿元。其中,公车开支是“三公”经费的最“大头”,购买车辆及运营维护开支约为5.9亿元,占比74%。广东省2013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为8.64亿元,其中公车类开支总计约5亿元,占比近六成。在公车费用中,公车购置7316万元,公车燃料、维修等运行维护费4.27亿元。
“公车费用减不下去,‘三公’经费难以得到根本控制。”叶青说。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