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青岛11月30日讯(记者 宋佳 通讯员 袁玥 何瑭)走进天台山,在城市雾霾中枯萎的身心似乎都在湿润的森林中苏醒过来。在这里,相遇古朴清幽的院落,相遇天人合一的古刹,相遇五谷丰盛的村庄,相遇唐诗中的山水,相遇精致的中式生活美学。
天人合一,中国最美的古寺
“2015寻找最具文化创意旅游度假目的地采风行”记者团走进浙江天台县,本次活动由蜗牛(北京)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主办。
已有 1400 年左右的历史的国清寺,从它的空间格局到山林风光都值得细品,现存建筑虽大都为明清建筑,但是也不愧为古建筑的瑰宝,数十个风格各异的江南院落更是别有洞天。
未进山门之前,一座高耸入云的古塔就映入眼帘,这便是隋塔。此塔于 1400 年前建成,高塔极易遭雷劈,当时没有避雷针的技术,全靠此塔六面九级的结构,砖与砖之间采用嵌入式搭建,使塔身屹立千年而不倒。这座六角空心宝塔是国清寺的镇寺之宝,也是中华建筑史上的奇迹。
从山门到寺庙,需要步行几分钟,沿路有大片当地僧人耕种的农田,沿着一条别致的木栈漫步,可以观赏到秋日田园,稻谷生长之景。
由于寺庙和大自然相互融合,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常引来一些可爱的松鼠在寺院里随意漫步,它们以寺内千年古松的松果为食,俨然已经成为国清寺的原住民。
漫步在高耸的瘦松之下,树干笔直,气势巍峨,步行其中,令人骨骼俱清,而攀爬在古墙上的斜藤,也叙述着时光的奥秘,晨钟暮鼓间,只听澎湃的松涛摇曳林间,无声的流水滑过清冷的石苔。因此,国清寺也有“万松源处”的美誉。
只见一沟清涧环绕寺院,清晨或雨后,河流之上泛起薄薄的山岚,而水面呈现出寒碧之色,沿途虬枝曲张的古木倒映入水中,更增添了幽深的古意,“明月松间,清泉石上”,讲的正是此时此刻。
时光都似乎在此静止下来。而在幽绿丛林之中,时不时眼前会闪现出寺院特有的黄墙黛瓦,你却始终望不见山门在何处,这样的游览过程产生了“山回路转,始寻不见”的趣味。
参天古木倒映在碧绿的山涧中,经过上千年的冲刷,光滑的溪石绿苔丛生,映得溪水绿如碧玉。眼见满院的翠竹、古树被一道黄色的照壁围住,浓翠深绿争先恐后地伸出墙来,照壁上书四个遒劲的大字“隋代古刹”,便知已到国清寺。
山门别出心裁向东开,而非朝南,这一设计给古寺增添了无限生趣,进入山门之后,要经过一条浓荫蔽日,修竹夹道的甬道进入弥勒殿,方能豁然开朗,到眼宛如画屏展开。
寺院里秋意已深,枯黄的落叶飘散于屋檐上,秋风扫过,卷起黄叶飞舞,衬托着昏黄的照壁,颇有几分感伤。扫地的僧人心中空无一物,只是沉默的将落叶一点点扫去。
走到智者大师的纪念堂处,沿着垒砌的石墙走去,只见苍老的木门上爬满了常青藤和青苔,刚好挂上晶亮的露珠,走过去,摇落一身晨露。
近 2000 米的走廊贯穿全寺,集中了各种长廊形式,禅门重重,高低错落,这是国清寺匠心独运的建筑布局的“起、承、转、合”。
国清寺,文物古迹荟萃,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铜铸品和丝织品,有碑刻、写经、书画,有木雕、玉饰、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
因为“天台宗”崇尚知行结合,以“江南十刹”而闻名于世的国清寺,有自己最独特的修行方式,当地僧人在打坐念经的同时也要下地劳作,顺应自然规律耕种收割,亲手制作寺内的各种石器,将生活也作为修行中的一项内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们千百年来相互容纳,彼此理解,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象。这样声名显赫的一座寺庙,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痕迹。游人自行参观,香客安静拜佛进香,一点儿不会受到干扰。
目前 , 国清寺提供短期的禅修班项目,香客们也可以挂单住宿、品味素斋。禅修班内容有坐禅、行香和止观。坐禅其实是一个非常严格规范的用身体来实践佛法的行为。有坐禅老师详细讲解,指导以禅宗祖师代代亲传下来之禅坐。一日十炷香,在静默中以行香洗心净意,在静坐冥想中品悟生活之道。
对于久居都市的上班族来说,能够在这样的佛门净地闭门静修反思,不仅让心灵得到了休息和沉静,也让灵魂得到了一次洗涤,也有人把禅修比作一场“心灵瑜伽”。
国清寺的优雅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最本质的心灵需求:回归自然。如何实现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如何实现人类对“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便是最好的例证。
它依山而建,生于陡峭的山崖和深邃的丛林中,却在设计之初,便以不破坏森林为原则,以极大的智慧和努力留下了一片接近完美的生态系统。古代园林讲究叠山理水,凿泉植木,都是因为需要仿造一个天然的山林系统,来实现人对自然的无限渴求。而国清寺无需刻意仿造自然,而是只要让建筑隐没于自然,就能拥有与众不同的清幽与古朴。
这就是国清寺的建筑之道,它将最讲究意境的古诗词搬到了人的现实生活中。举步所见,都是人造的诗意,精致的细节。可悲的是,大量一掷千金的建筑,与人的天然本性背道而驰。没有对自然的呼应,建筑就失去了灵魂。
秋染山水,唐诗中的飞瀑
在天台县的一日,似乎经历了一场蒙着白纱的幻梦,你只记得车辆在雾岚流动的山间穿行,山谷、溪流都变的朦胧,就像走进了一场不可预知的命运。
你将脚步慢下来,将自己融入此山此水,在污染的都市中已经枯萎的身心,开始在林间的白雾中苏醒过来,过去和未来都消失了,你在离瀑布最近的寺庙中听见碧绿山谷的心跳,你看见朦胧林间隐约露出的斑斓,你化身为穿行在绿野仙踪的小精灵。
刚刚晋级国家级5A景区的石梁飞瀑景区,焕然一新的游客中心大厅伫立在小铜壶入口处。
整面的落地窗外是大片的碧绿,感觉被原始森林簇拥,厅内电子导览图、母婴室、影视厅等人性化设备一应俱全。
就连厕所也显示出5a级景区的大气,岩石的设计元素与山地景区相得益彰,专供残疾人、母婴、老年人使用的第三卫生间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整洁的洗手台上置放着绿植,檀香静静弥漫在整个空间。
秋雨初霁,牛奶般的浓雾弥漫前往石梁飞瀑的山路上,进入景区之后白雾却逐渐变淡,似轻纱拂过潺潺的溪水,秋意点染着溪畔的树林,树叶黄的黄,红的红,将翠绿变得鲜艳多姿,溪水中的红枫旋转着被卷入喷雪的瀑布中,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在厚厚的唐诗中,石梁景区的地位不可小觑,数百位诗人在此吟咏呼啸,溯溪而行,在山水中流连忘返,后人给予“唐诗之路”的美誉,走在李白、王安石等数百位诗人曾走过的山路上,在风中飘零的黄叶中找寻诗中的山水,古时的山水未曾改变,可天台县的生活之美更打动人心。
在唐诗之路的精华段,两水夹径处的茶室品茗,听瀑,露台置于山水之中,幽幽的深潭倒映着碧绿的山谷,几缕云雾茶的茶香萦绕不散,溪水的叮咚、清脆的鸟鸣不绝于耳,斟茶、烹水,茶艺师优雅的表演与山水相得益彰。
跟当地人聊天,得知石梁飞瀑的水质极好,试一试,用山泉水拍在手上,干掉后,皮肤依然滑腻柔嫩,毫无干燥之感,而且由于山中空气清新程度达到一级,尤其是在主景区石梁飞瀑下面,水分子和负氧离子相互撞击,人在泉下,任水花扑面,据说还有美容的效果呢。
当地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偶尔带上功夫茶茶具,随意在瀑布边找块大石席地而坐,直接取用石梁飞瀑的山泉水煮茶,闲看水开,云起,花落。那种生活正是孔子曾向往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明朝徐霞客的游记中,以天台山作为开篇,我们搞不懂这位昔日的游侠为何对天台山如此情有独钟,咂摸着游记中“观石梁卧虹,飞瀑似雪,几不欲卧”的滋味,我们走到了主景区石梁飞瀑,只见古寺的飞檐在丛林中若隐若现,飞瀑从天而降,轰鸣声不绝于耳。
向导告诉我们有一妙处拍摄山景最好,于是走入上方广寺,寺里有几位僧人,沉默的各自忙着,唯有瀑布的水声愈演愈烈,走上隐于寺中的观景台,已完全无法言语,所有的声音都被巨大的轰鸣声掩盖,你觉得自己贴近了群山的心脏,从天而降的瀑布宛如在山谷中奔流的血液,发出“昼夜如风雷”的巨响,不错,这就是“山谷的心跳”。山谷的走势,奔涌的溪流在眼前一览无余,远方,被秋意染透的森林色彩渐变,隐于薄雾之中。
你还看见横跨山间的天生石梁近在眼前,不知当年的徐霞客是否曾从石梁上走过,但在游记中确实记载了“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
秋日梦境,走进梦中的村庄
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
家乡的风,家乡的云
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
—海子
采风行的第二日,我们来到了南屏乡,经过遍山层层叠叠的莲花梯田,又看到云遮雾绕的山间,数百间房屋呈弧形排列,若置身云端,当地人称之为“江南布达拉宫”。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探访深秋时的南黄古道,秋风一起,枫叶便满天飘洒,古道很狭窄,甚至不能容下两人并肩行走,从天台县的南屏乡一直通往隔壁的临海县,沿路都是争艳的丹枫。
南黄古道起源于北宋,数百年之前走在上面的大都是民间商人,将食盐、绿茶、布匹、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运往外地,被踩的凹凸有致的山路上,似乎记载了这条古商道上的繁华与兴盛。
沿路而上,我们已是气喘吁吁,可想而知,当年推着货车亦或是骑马前行的人,恐怕更是无暇注意周边的美景,随着货物,中原的释道、儒学等文化也源源不断输出到全国各地,在层林尽染的红枫古道背后,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最原生态的乡村风貌,我们在山头郑与大片的明清古民居、精美的民国建筑相遇,走进寂静的街巷,村庄已只留下了老人、小孩和狗,年久失修的古民居多以颓败,石板路上都长满潮湿的青苔。
轻轻吹一口气,似乎都能扬起明清的尘灰,可是废墟中四处都是精美的建筑,偶尔会出现一扇蓝色的小门,小门上还攀爬着不知名的野花,打破着灰色的沉静,阳光肆意涂抹在木制的窗棂上,就像一部老电影的长镜头。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些设计团队开始入驻此地,用文化创意改造古民居,“听松楼”便是一座百年的建筑改建的民宿,斑驳的石墙上还留着历史的痕迹,但是室内却早已进行高档客房的改造。
在记者万薇的日记里,写下了“在深幽的巷子里,只有一扇矮小的门扉,铜制的拉环在不经意间咣当作响。夜宿民国老阁楼,树下的大理石凳长满了青苔,细腻湿滑,柔软干净。空中的云彩还是很苍白,转过头望了眼幽暗的光,咣当的门环指引着我,暗暗地摸着粗糙的石墙离去”
行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目光随时会跟蹲在木门前的土狗,徘徊在山间的鸡群相遇,田地里有采姜的农民,整筐的生姜上还带着碧绿的姜叶。
海子想要回去的村庄,大致应是此番模样,像一位正在熬粥的母亲,哺育出莲花般盛开的梯田,层层叠叠,麦浪翻涌,充满温暖的情怀,有黄昏和雨水,有五谷和麦地,满足着工业社会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