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杂志收藏价值参考看年代刊号
来源:中华鉴宝网 作者: 2009-09-05 13:14:00
费三元
杂志时效性很强,大多数读者看后都随手处理掉了,留心收藏的并不多。但是来自各地收藏市场上的信息告诉我们,一些过时的旧杂志仍有价值,有的甚至价格不菲。1992年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上,50册杂志创刊号,经过16轮角逐,最后以7000元成交。中国嘉德chr(39)96春季古籍善本拍卖会上,解放前的一本《美术生活》杂志以13200元的高价成交,与数百年前的珍籍罕本比肩而立。即便是普普通通的《红旗》杂志,市场上也有人愿以5元一本的价钱求购。那么哪些杂志的收藏价值更高呢?
一是特殊刊号。
如创刊号、复刊号、试刊号、收刊号、终刊号等。杂志创刊号一般都有发刊词(或致读者,或编者的话),它含有出刊宗旨、读者对象、出刊时间及版面栏目的设置等多种信息,对订阅、研究以及投稿者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创刊号上有时还刊登一些名人名家的文章和画稿等,以展示其高品位和可读性;创刊号的封面大都设计典雅、精美、讲究,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因此,创刊号对研究各个时期杂志的历史必不可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这些特殊刊号的杂志大多设计新颖,印制精美、大方,是不可多得的杂志精品。收集特殊刊号杂志,目前已成为投资理财的一种有效途径,增值潜力很大。例如:1993年创刊的《收藏》杂志创刊号,当时出刊定价3元多,如今市场上售价超过100元。问世不到十年的《收藏家》杂志,其创刊号现市场喊价50元也买不到。而我国建国初期发行的杂志创刊号目前市场价格更是不菲,如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漫画》杂志创刊号,曾以500元的价格成交。
二是年代久远的杂志。
收藏品往往越老越珍贵。旧杂志作为收藏品的一个门类,也同样具备这一特性。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初期的杂志,别说是特殊刊号,即便是普通版本也很难寻觅了。民国时期的杂志种类虽说非常繁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散失了,真正留存下来的数量很少。而如今集藏杂志的队伍日益庞大,这种发行量小且不可能再版的旧杂志就更显得炙手可热。这些当年定价仅几角大洋的旧杂志如今已经身价百倍,其中以创刊号和全套完整的最值钱,其投资潜力已开始从民间市场的热购热卖逐步反馈到拍卖场上。据京沪两地一些拍卖记录显示,《人间世》杂志24册自无底价抢拍至1100元成交,竞价20余回合。《论语》杂志12册自无底价叫价至350元成交。《宇宙风》杂志18册竞争至700元落槌。这三种旧杂志皆非全套,能拍出如此高价真是前所未有。在收藏市场里,一本陈旧或稍有皱破的内容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电影画报,卖价可达70~100元,若是品相完好无损的话,其价格还可翻番。据一些老资格的旧杂志收藏者称: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画报,如《明星半月刊》、《联华画报》等,本来发行量就很稀少,能保存和流传到今天,可说是寥寥无几了。
三是文革时期的杂志。
文革期间发行的杂志同这个时期许多物品(如邮票、像章、红宝书、袖标等)一样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当代文物了。这类杂志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而具有较高的研究、纪念和收藏价值。文革时期的杂志在当年的印刷数量虽然很大,但绝大部分在文革结束后被清理销毁,因此现在实际留存下来的文革杂志的数量并不多。时至今日,就更是稀少难觅了。特殊时期造就了这类特殊的杂志,也造就了时下的特殊的收藏热点。目前,一本文革时期的旧杂志如《红小兵》、《革命歌曲》等,视发行日期的早晚和品相的新旧程度,价格大体在20~100元之间。文革后期出版的《朝霞》、《学习与批判》杂志等价格一般在10~20元,连《红旗》杂志在上海文庙书市也可卖5元一本,还有如较为罕见的32开本的《上山下乡》杂志也可卖20~50元一本,且其价格仍有上升趋势,可见文革时期的杂志是极具升值潜力的。
四是收藏类杂志。
收藏类杂志的特点是指导性、资料性、鉴赏性和趣味性很强。按收藏界人士的话说,它永远不会过时,而且越藏越有价值。有些杂志创刊仅十几年,但早期发行的已较为少见了,如1980年的《集邮》杂志,收购价每册超过30元,1983年的《中国钱币》每册大约40元,其增值幅度之快令人称奇。问世不过几年的《收藏家》全套杂志,售价也已远远超过其定价了,还有如《文物天地》、《博物》等早期发行的杂志,现在也售价不菲了。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特殊内容的专刊、特刊等,也不可忽视。这类杂志大多具有很强的纪念性、学术性、资料性和专题性,内容丰富,文章档次高,而且设计庄重、独特、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也应留心收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