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的画 藏家值不值得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2009-07-24 11:14:00
费三元
步骤一。经人介绍,某甲有一定闲钱,有投资需求,但还处在徘徊期,于是就把某甲约到画廊,开始向其介绍艺术品,比如当代艺术。介绍的途径就是让某甲看近几年世界大拍卖行的拍卖记录,说明当代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是逐年上涨的,而且上涨比例惊人。然后,画廊会说明所签约艺术家作品是经过学术专家评委千挑万选出来的,因此作品具有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
步骤二。画廊把在杂志、报刊等媒体上做的广告、办的展览、出的画册摆出来,增加自己与某甲交谈时的说服力与筹码。当一本本杂志摆出来,一张张电视台报道艺术家的光碟放出来,一本本画册上的著名策展人说出来,加上交谈时的技巧与自信,某甲就会觉得自己投资这些艺术品是没错的,肯定可以升值。如果对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有疑虑,那没关系,总是有杂志报纸会刊登“金融危机只是暂时,当代艺术很快会回暖”类的文字,拿出来让他看,打消他的疑虑就好了。
步骤三。再约上某乙、某丙两位藏家,说明这两位也藏了不少此画廊作品,然后一起说服某甲,这样某甲最后肯定是会动心的,结果就是开始掏腰包,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艺术品投资就这样完成了。
在劝服某甲时,画廊往往也提供出其购买艺术家作品在拍卖行拍卖过的情况,拍卖价格至少比画廊出售的艺术品价格高,如果某甲买了同系列的作品,至少现在就能让某甲看到好像他已经赚了一笔,某甲投资艺术品的速度自然会更快。
即使某甲现在不动心,他也已经了解了当代艺术的所谓“潜力”,以后和画廊主就是好朋友了,经常会受到邀请,乃至于总有一天会购买艺术品。维持已经拥有的藏家,就需要经常和他们聚会、聊天、吃饭等,同时交流收藏艺术作品的新动向以及在哪些媒体为其艺术作品做了广告等等,使藏家看到所藏艺术品可以持续升值。藏家看到画廊主这样努力推动他购藏的艺术品,当然很高兴,下一阶段持续购买画廊艺术品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当然,占领新的藏家市场方面,除了以藏家介绍藏家外,还会广发邀请函,以举办展览或举办艺术沙龙的名义通知对方。这样,50个受邀者中至少有3到5个会受邀参加,而来者一般是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可以成为游说对象,进一步就能成为潜力客户。
画廊所选中的艺术家,就好像是著名教练所选拔出来的奥林匹克选手,学术性与艺术价值决定他们能跑多远,跑多快。那么,在给藏家做投资导引时,画廊提供的一切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是画廊通过前期投入资金在媒体,包括杂志、报纸、电视台上宣传,包括请学术专家、批评家参与评价,让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频频在媒体上曝光,频频在展览上出现,造就所谓的“知名度”。这些都是画廊宣传推销自己的手段,无可厚非。画廊除了现在的销售外,更具备多种文化产业链的优势,能认识各行各业的人。
那么,在这样一种“原始股”运作当中,藏家们应该怎么做呢芽最好的方式还是要缓出手,慎重斟酌艺术品的性价比,要把商业炒作和作品艺术价值区分开,思考到底哪个比例占得更大,值不值得购买投资。在金融危机期间,藏家们不要指望艺术品的价格会下降,除非是艺术家或者画廊都认为不好的艺术品,怕卖不出去而下调价格,否则,好的艺术品价格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新的淘汰机制,会让好的艺术品留下来,而且价格不菲;差的艺术品则会以批量的速度被淘汰,或像卖白菜价格一样被卖出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