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历史
来源:胶州秧歌网 作者: 2009-11-25 14:35:00
费三元
绿杨城郭杏花村,
迭臂挨肩集比邻。
扇影衣香人欲醉,
秧歌围住一团春。
以上七绝一首,乃是清咸丰已未进士全国著名文人宋观炜幼年时观胶州秧歌后有感而作,今人读之,犹觉如临“扇影”、“衣香”、“笙歌”之境。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建国后为与其他秧歌区别,常称为“胶州大秧歌”。本书为尊重历史习惯,仍沿用“胶州秧歌”这一名称。
胶州秧歌的历史与素有秧歌摇篮之称得东小屯村建村历史大致相同。《胶县地名志》载:“东小屯,相传于明代张姓立村……”据东小屯老龄人及秧歌老艺人口碑资料称:“东小屯村马赵二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明末清初,由外地逃荒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的东小屯村定居,以卖包烟(当地的一种土烟)为生,故东小屯又名包烟屯。由于天灾兵祸,马姓赵姓两户人家依靠卖包烟实在维持不了生活,只得弃家出走流浪关东。传说他们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儿子、儿媳、孙女共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来改为“唱门子”,再后来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种兜售妇女用品的专用包裹)、儿媳、孙女则以团扇彩巾作简单道具,一面舞之蹈之,一面唱民歌小调,这种借用文艺手段行乞的方法,也许比单纯的乞丐生活能略显温饱。这就是胶州秧歌的邹形。
马赵两姓人家在关东度过了血泪的十二年。秧歌老艺人王昭松演唱的传统秧歌段子《关东五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闯关东生活。试摘录如下几行:
一更里……
遇撞着老天爷大雨直倾,
淹死了吾兰河十万生灵。
多亏了二爹娘阴功积下,
爬高山越高岭才逃出性命。
二更里闯关东两泪潺潺,
第二年逃了行我去放蚕,
挑着米爬上山来到蚕场,
有狼虫共虎豹(教人)心惊胆寒。
三更里闯关东两泪纷纷,
第三年跳了行上山挖参,
人人说关东山实在好闯,
挖几根人参毛儿能值几文?
我有心待要往家回转,
我手里没盘缠难回家门。
……
五更里闯关东两泪满腮,
闯关东十二年未曾发财。
我有心待要往家回转,
等一年盼一年实在难挨。
从唱词中分析,可以看出《关东五更》是马赵二姓从关东返回胶州后才创作的,字里行间可说明他们确实闯过关东,又确实从关东回到胶州。
从《胶州志》的记载中可以推算出马赵二姓人家从关东返回胶州后约经过几代人七八十年的时间,继续发展他们的乞讨艺术,至清乾隆年间胶州秧歌已经初具规模。
据《胶州志》乾隆版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根据上述,说明240年以前胶州秧歌就已经列入地方的艺术之林了。《胶州志》中所指“杂剧”,经多方考察系确指胶州秧歌。因为茂腔入胶时间是1862年,胶州八角鼓入胶时间为1883年,胶州渔鼓为1895年,胶州大鼓为1934年,胶州梆子为1911年,如果假定杂剧指的是京戏,这与徽班进京的时间倒能勉强符合,但当时京戏是宫廷戏,不要说偏远的胶东,就连北京的普通的黎民百姓也难以见识。如果再引证秧歌老艺人唐振敬、王昭松的口碑资料(他们听老师说过,乾隆十二年秧歌就很“红火”)可以确认《胶州志》记载是可信的。
据清宋观炜之《秧歌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856年由胶州秧歌派生而成的“小戏秧歌”已经形成,宋诗写道:
击壤赓歌乐有秋,
太平时节共嬉游。
而今变作风流剧,
更有谁将旧普求。
宋诗中之“风流剧”是何样式,现已无可考证,据我们现在掌握的秧歌本戏推测,也无非是《大离别》、《小离别》、《美女五更》等分角色的民歌小唱而已。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