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胶南 > 胶南汽车 > 汽车新闻

新能源车应走出万国牌 领军企业要成引领者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2009-08-17 15:24: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吸取传统汽车产业的教训,“我们的汽车都是外国牌的,几乎没有像样的自主突破,我们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品牌都是国外的品牌。”他指出,在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汽车工厂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厂,生产出的汽车产品也是万国牌,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各地都上汽车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人。“产生了依赖症之后,就很难去短期内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大的汽车工业在自主品牌,在先进技术上,在这种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上都是很被动的,原因都在这里。”

  以往只是停留在科技概念上的新能源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国际各大汽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都是最大的亮点,从燃料电池到油电混合,各种车型层出不穷。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特别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并计划三年内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种种迹象表明,汽车业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国内汽车行业做好了准备吗?

  7月18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嘉定区国际汽车城,这个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规划面积为9.5平方公里,一期投资将近30亿元。据上海市嘉定区区长孙继伟介绍,这个区域内将聚集一批新能源重点研发机构和制造厂,形成9.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就在方圆65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里,在基地周边落户的上汽汽车工程研究院、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地面交通风洞实验室等机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且这里经过多年传统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孙继伟表示:“到2012年我们能形成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检测或者中高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而且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出口基地,然后到2015年能够真正把这个打造成一个全国领先、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汽集团已经与上海市嘉定区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而且圈定了800亩土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按照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2010年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插电式强混轿车、纯电动轿车上市。另外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也有意进驻这个产业基地。按照嘉定区的规划,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建设,拉近与发达国家汽车发展的距离。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荣文伟认为:“中国尽管引进了很多合资厂商,但是一些核心技术,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毕竟还有大概20、30年这么一个距离,而且短时间内我们很难超越,新能源这块来讲,我们现在都跟国外都面临着共同起步的一个阶段,应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实现超越的可能性更大。”

  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设想,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将达到900亿元。不过记者在嘉定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看到,这里除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已经完备以外,还没有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或者零配件企业开始安营扎寨。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把规划变为现实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本版稿件选自央视经济半小时,因版面原因有删节

  新能源汽车·专家解读

  不能只等政策补贴,领军企业应成为引领者


  今年1月,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发出通知,在全国13个试点城市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通过财政政策鼓励多项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连股神巴菲特都看好比亚迪电动汽车的未来投下巨资,但是,巴菲特也许没有意识到,比亚迪目前在中国只是一个小车企,尽管有很先进的技术,但是当他的技术不能被大规模采用;当中国的几个大型汽车厂依然引进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并形成市场规模;当他的电动汽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很难一帆风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要上路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过去10年,丰田混合动力汽车普瑞斯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今年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和北美的月销量更是超过万辆,而完全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说:“通过补贴等等各种手段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也是顺应了全世界的一个总的潮流,现在不仅是中国政府,应该说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都开始进行大量的政策的鼓励和实际的推广方面的补助手段。”前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对于个人消费者购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政策。不过,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看来,不能只等国家的政策补贴,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更应该成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引领者。

  李俊峰认为目前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基本是市场份额不大的车企,而从整个技术水平、市场份额以及销售和维护系统来看,只有大公司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赶上世界水平。他希望中国企业在新能源车方面不要再度沦为新一轮的洋打工的工厂,“一汽、二汽实际上现在就沦为不尴不尬的境地,主打品牌是国外的品牌。这些骨干企业应该有更多的投入,国家也应该支持他们有更多的投入来做好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应

  价格太高 配套不完善 这节能环保车离咱还有点远


  从2008年12月比亚迪F3 DM双模电动车正式上市,到现在已经半年多过去了,但一直没有针对普通消费者进行销售,那么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为什么得不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最根本的问题是———太贵。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杨昭说:“现在我们市面上销售的F3DM它的市场零售价是14.98万元,相比传统的我们的燃油电力F3,价格高出7万元左右,基本上高出一倍。”比亚迪研发人员告诉记者,F3DM双模汽车增加的电池、电机、电控等一整套系统,目前的成本就是5万多元。在没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下,成本很难降下来,这也成为消费者难以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来说,虽然在使用上更环保更省钱,但是目前的公共停车场并没有专门的充电设施,城市里也没有专门的充电站。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这车不能普及,“就是使用环境,大家用起来不方便,关键是停车以后的充电是不方便的,因为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比较少。”对于建设专业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仅成本更高而且牵涉的部门和问题更复杂,在这样专业的充电站里,虽然充电时间能够缩短,但是和传统汽车相比较,仍然占用了大量时间成本。

  新能源汽车 能否成为撬动经济新支点?

  备战新能源汽车的,远不止上海一个地方。早在去年12月份,占地1000亩,总投资50亿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就已经在北汽福田落成。今年4月份,天津规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部基地,规划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重庆、武汉、深圳、济南等地也都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计划。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如大家所愿,马上成为撬动经济的新支点吗?

  作为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博士认为,中国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些企业在整车生产方面也获得了核心技术。对于目前各地兴起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他还是表达了担心:“要对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要过于依赖国外,避免重复走以前传统车的老路,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总体来说就是如何来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曾经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上汽主要采取采购关键零部件的办法来解决汽车的动力问题,北汽福田汽车的大型混合动力客车同样也是采用了国外的关键零部件。这样的发展思路让很多专家感到忧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吸取传统汽车产业的教训,中国是一个汽车制造大国、消费大国、但是不是汽车品牌大国:“我们的汽车都是外国牌的,几乎没有像样的自主突破,我们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品牌都是国外的品牌。”他指出,在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车企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厂,生产出的汽车产品也是万国牌,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各地都上汽车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人。李俊峰说:“产生了依赖症之后,就很难去短期内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大的汽车工业在自主品牌,在先进技术上,在这种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上都是很被动的,原因都在这里。”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新车目录,国内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车型明显增多,不过记者也发现,在这些企业所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当中,仍然存在依靠国外技术的现象。李俊峰表示:“我们强调是一种自主品牌,自主的技术自主创新你可以全球采购,你做不了的东西可以全球做,或者你做不好的东西可以全球做,但是你要掌握核心技术,而不是说我们造一辆汽车要给人家多少专利费。”

wanghj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