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输血血缘关系越深风险越大
来源:大众网 2015-06-29 15:06:00
大众网青岛6月29日讯(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周洪)大家应该都对影视剧中有关输血的描述有这样的印象,经常出现孩子需要输血了,才满城寻找“孩子他爹”;或是血库告急,孩子的父母亲或直系血亲永远“一马当先”;或是妻子急需输血,丈夫义不容辞卷起袖子“抽我的!”,医务人员过一会儿就来通知检查合格可以采血了。然后镜头转换,两张床分别躺着正在输血的孩子、妻子和刚献完血的正在压脉止血的亲属或是她的丈夫。大家心中普遍留下了可以在医院为亲属、爱人献血救命,血液从血管到血管还是温热的印象,如果现实中出现这样催人泪下的场面,确实让人感动。可事实上,这其中存在多种误区。
误区一:“亲人间献血更容易符合,质量也会更好。”
近亲输血血缘关系越深风险越大
血液里含有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细胞表面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细胞的辨识特征,受遗传基因控制,免疫系统籍此分辨“自己”和“异己”)。如果这些活性淋巴细胞输到没有亲缘关系的人身上,因为遗传基因不一致,受血者本身的淋巴细胞就会识别、排斥并杀死这些“入侵”的活性淋巴细胞,因而供血者的淋巴细胞不会在受血者体内存活。
直系亲属间的HLA半相合,受血者免疫系统不会将输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识别为入侵者,但来自供血者的淋巴细胞却将受血者的免疫系统视做“外来入侵者”加以攻击,发生一种严重的输
血反应,叫做移植物抗宿主病,这种免疫反应疾病致死率高达90%,甚至可能更高。
这种免疫反应主要发生在输血后1周左右,表现为献血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血者的器官组织,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严重,恶心、腹泻和皮肤黏膜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大泡。发病率也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估计在万分之一左右,近亲之间输血这个概率会大大增加,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尤其是一级亲属,即父母与子女间,发病率要高10—20倍。
现在没有有效的针对该种免疫反应的抢救、治疗措施。这种疾病的表现没有特异性,在诊断上也存在困难,不能及时有效地诊断。
因此,在避免该疾病的发生时,有一条即为避免相关的献血者。就是说,避免亲属间献血,特别是一级亲属间献血,是有必要的。
误区二:在医院就能实现“血管对血管”输血。
根据《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地方级医疗机构是不能采血的。医疗机构的用血必须来源于合法的采供血机构。而医院中常见的采血屋也是各采供血机构的“点”,均由血站统一管理,采集后的血液需在血站进行各种检测,除了血型,还有传染病指标、血液相容性检测等一系列流程,远没有电视中为了戏剧效果而上演“十万火急”这么简单。血液必须合格以后才能供临床使用。
误区三:“为自己的妻子输血义不容辞。”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丈夫给妻子输血,尤其是还没有生育的夫妇。如果妻子接受了丈夫的血液后,可能会产生针对丈夫血型抗原的IgG抗体。而在怀孕妊娠时,这种产生的抗体会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就有可能引发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
看来影视剧虽然煽情却缺乏科学精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树立科学理念,多掌握常见医疗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责任编辑:王永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