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4批中国援坦医疗队达市分队的队长,我来到坦桑尼亚参加援外工作已经接近1年了。平时日常工作非常忙碌,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我不但要参加临床工作,而且作为分队长我还要担负起达市医疗分队的管理任务。
第一部分:工作篇
一.临床工作:
1.立足常规,勇于创新: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我平时每天带领黑人医生查房、病例讨论以及参加心脏手术。1年来已经完成100余台心脏手术。另外我还成功开展了坦桑尼亚第1例MVP+AVP+TVP手术(二尖瓣成型+主动脉瓣成型+三尖瓣成型术)。以及坦桑尼亚第1例VSD+AVP手术(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成型术),病人术后恢复顺利,受到了坦桑尼亚黑人同事的尊敬。
2.因陋就简,自制手术器械:坦桑尼亚非常贫穷,医院里买不起“乳内动脉牵开器”(大约2万美元)。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手术器械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工作的开展。于是我就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乳内动脉牵开器”。我拿着自制的“乳内动脉牵开器”展示给坦桑同事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震惊了。他们围绕着我欢呼、雀跃,都在称赞中国人心灵手巧。恰好在坦桑尼亚访问的来自印度心脏外科专家他们看了以后,也连连惊呼说简直不可思议!他们一致认为,我制作的这个乳内动脉牵开器应该比他们目前使用的乳内动脉牵开器更好用。他们很敬佩我的制作,说中国人非常非常得聪明,强烈要求拿着这个乳内动脉牵开器与我合影留念。坦桑尼亚黑人医生为了感谢我为他们制作了这个精致的“乳内动脉牵开器”,竟然把它命名为“孙龙牵开器”。并把我的名字刻在了上面,以纪念我为他们所做出的贡献。
3.言传身教,培养当地医疗团队:Muhimbili National Hospital虽然是坦桑尼亚最大的公立医院,但是这里的医护人员水平较我们国内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我认为差距至少15-20年)。非常巧合的是,这里的心脏外科主任Dr.Nyangasa恰好就是我的博士同学。他非常喜欢与我搭档做心脏手术,他说与我一起做心脏手术,仿佛又回到了中国。他还经常说我既是他的同学,又是他的老师。平时手术中我手把手地教当地医生手术操作技巧,逐渐地我在心外科乃至心脏中心树立起来了中国心脏外科专家的形象。他们遇到了问题都喜欢第一时间向我请教。
二.积极参与外交活动,展现大国风范:
在这一年中,我们陆续拜访了坦桑尼亚第二任总统Ali Hassan Mwinyi、第三任总统Benjamin William Mkapa、以及现任总理Kassim Majaliwa。我们还为许多坦桑尼亚政府官员检查身体,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充分展示我们的大国风范。
三.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在这一年中,我带领达市医疗分队举行大型义诊4次、慰问Kurasini 国立孤儿院儿童1次、无偿献血1次,极大的缓解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精神发扬光大!
四.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我于2016年4月21日-22日参加了“第一届坦桑尼亚心脏病协会暨泛非心脏病协会心力衰竭专题大会”、2016年7月12日-13日参加了“第二届东非心脏病大会”。来自世界各国的心脏病专家齐聚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共同探讨心力衰竭在心外科、心内科领域的防治措施及最新进展。我作为特约嘉宾参加大会,与非洲同行们亲切交流,共同探讨目前非洲心力衰竭的现状及防治特点。受到了与会非洲各国同行们的好评。会后坦桑尼亚前总统贾卡亚·姆里绍·基奎特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五.为驻坦中国同胞保驾护航:在这一年中,我们每周到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经济商务代表处巡诊1次、每月为驻坦华人华侨进行一次健康科普讲座、每月驻坦华人华侨进行2次查体。我们抢救危重、急症华人华侨10余人,被称之为“坦桑尼亚的生命绿洲”。
第二部分:感受篇
一.坦桑过年,一起想家
早就已经习惯了清晨上班路上,听着印度洋海水拍打着岸边,声声不断;早就已经习惯了芒果树下边乘凉,边看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逐渐挤满院子;早就已经习惯了与黑皮肤的病人互致问候,手持听诊器默默数心率;也早就已经习惯了两点以后吃午饭,打开视频看着1万2千公里外的妻儿父母------可我还是不习惯怎么准备过年的心情。
不久前的中秋节就是想家的前奏,尽管拼命让自己装出一副坦然自若,还是禁不住在援坦医疗队驻地苦苦守候,直到故乡的月透过云层看我一眼。
过年了,没有以往的兴奋和忙碌感,只觉得心跳逐渐在加速,身体却变的慵懒;目光变的呆滞,眼见只余一片茫然。异国的花红柳绿再美也不是过年。我记忆中的过年是白雪飘飘,噼啪的鞭炮,门窗上的那一副新红给肃杀的冬季带来的灵动。过年不应该是穿着薄薄的T恤衫,摇着折扇,而是应该是在拜年的路上跺跺脚,哈口热气暖暖冻红的手指;过年不应该是屋里、院子里、菜地里来回溜达,不愿意说一句话,而是应该是在教孩子怎么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磕头,孩子草草地装模作样,然后迫不及待地拿走红包;过年不应该是无所事事地打开电脑,晃晃鼠标又关上,再打开,而是应该接到朋友一个电话就驱车而往,吃着瓜子坐看天寒地冻,嬉笑一室如春。再忙再累也因为过年一扫而空,匆匆的心情尝尽忙碌的喜悦。过年就是要忙,所谓的忙年,不忙怎么算过年呢?可是坦桑尼亚没鞭炮,也没有购物;没有霓虹灯,也没有走亲访友;大白天看春节晚会,傍晚时分就“一夜连双岁”,感觉像爆料春节。所以尽管坦桑尼亚有1月31日,但是时空的改变让这一天永远不会是阴历的大年三十;南纬-6°75′85″,东经39°27′24″,萧索的援坦医疗队达市分队驻地,这一天,让我们一起想家!
想家了,我的心穿过东非高原,跨过高耸的乞力马扎罗,飞越印度洋、喜马拉雅山屏障,就是祖国的大西南了;逐渐进入冰封的北国,盘旋在黄海的上空,尽览齐鲁大地。尽管黄海海水冰冷刺骨,这时却比印度洋亲切的多了。顾不得万里奔波的疲惫,一头扎进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有家就有温暖。已经看见靖翕女儿了,正和妻子在门口玩耍呢。红红的脸蛋,厚厚的羽绒服,靖翕拍着手欢呼跳跃地看着妻子逗着家里的泰迪狗,像极了雪地里一只可爱的小熊。大年三十下午,所有的人都想尽一切办法回家,车辆挤在一起寸步难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但是再严重的交通拥挤也没有焦躁的纷纷不平,不管多晚只要赶上年夜饭,匆匆的心情反而成了喜庆的节日里最有特色的调味剂。匆匆地让幸福在期待中缓缓走来,在匆匆中慢慢咀嚼除夕夜的味道。厨房飘来一股香,那是父亲母亲开始煮年夜饭了。一家人围桌而坐,看着一道道熟悉的菜端上餐桌,耳边听着家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是我最喜欢吃的------”,“那才是我最喜欢的!”。父亲总会打开一瓶好酒,合家团聚,欢呼声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想啥呢?孙队长又开始想家了吧!”同事的话把我一下子扯回了坦桑尼亚的椰树下,身上的羽绒服霎那间又变成了短衣裤。几个人围桌而坐,开始一起想家了。
我已经44岁了,是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外科的医生,已经来坦桑半年了,好多白发都是在坦桑尼亚染白的。想家吗?想家!想什么?自己最近的记忆都是坦桑尼亚,家的意义只是国内的免费旅馆了。但是不约而同地我们都想到了万里以外的父母妻儿。我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他们都是医务工作者,现在都早已经退/离休,要不是我来到坦桑,他们也许都没有机会尝试QQ视频;视频中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吃饭了吗,吃饱了吗,别疼钱……”此刻我是多么想飞回父母身边,多想吃一口妈妈亲手包的饺子啊!有父母在身边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朱健医生的父母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偶然我从视频上看见了两位老人的慈祥模样。他们这样的年龄是怎么舍得让儿子不远万里离开两年的啊,这需要多大的决心,需要怎样坚强的勇气才能割断这依依不舍之情啊!有的时候他们的话很少,只是通过视频深情的看着朱健,就是用这种方式,淳朴的二老表达了最直接的感情,那份感情是一种“儿行万里母担忧”的真实写照!
谢伟峰家双方父母身体都不好,女儿只有6岁。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妻子一个人在家里的操劳。可是在视频中她从不说家里有多难;从不说父母的腿疼得走不动;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多可爱,安心工作,不要担心家里。谢伟峰也只能装作不知道,即使知道他也帮不上忙,一着急耽误工作,反而让家里的父母更担心。于是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天天视频,天天互相说好。好像一来坦桑,孩子也不感冒,父母的身体也健壮了,装着心酸说幸福,坦桑真的很锻炼人啊!
朋友昨天跟我聊说:“我在想除夕的晚上你会不会哭?”我说:“绝对不会,就算是在火星过年我也不会哭。”朋友说:“你就装吧!哭,我们又不会笑话你。”装?!是啊,“男人”这个名词兼形容词确实让我们背负了太多,为了营造它强大的气场,我们不得不用伪装的坚强掩饰内心的羸弱。该哭的时候不敢哭;该说的话也不敢说;该说不的时候不说不;不该挑的担子硬去挑。前几天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我的时候,给了最后一个镜头,他说:“面对父母妻儿,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哭就哭吧!”那时候我依旧没有哭,首先想着用“有得必有失”这种无比官方的话,说教着电视机前亿万观众,展现援坦队员的钢铁意志,其实能再多给几分钟我就哭了。此时此刻离新年的钟声已经不远了,国内每家每户的窗外想必鞭炮声声了;我固然思念家人,家乡的亲人也一定更挂念飘荡的游子。撕下伪装吧,坦桑尼亚不排斥眼泪,我想说:“我很想家,我,哭了------ 远方的慰问,坚实的后盾
二.一封来自祖国的慰问信
2016年3月2日至6日,青岛市卫计委主任杨锡祥带领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总院长宣世英、青岛市海慈医院院长刘宏、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郭冰一行远赴坦桑尼亚,慰问看望了第24批中国援坦医疗队队员。为援坦医疗队送来了部分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同时也带来了青岛市市委、市政府的慰问信。
看了这封慰问信以后,援坦队员们群情激昂、激动万分。达市医疗队分队长孙龙博士激动地说:“这一封来自青岛市市委、市政府的慰问信,承载着青岛市900多万市民对我们青岛援坦队员们的殷切期望和鼓励。有如此强大的后盾支持着我们,我们信心十足,一定全力以赴,继续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精神绝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三.“ 新衣橱”诞生记
在援坦医疗队达市分队中,我的驻地是唯一没有衣柜的地方。我平时的衣服、被褥以及其它的生活用品都放在不同的纸箱中,然后一个个地堆放在房间的角落里。我不知道以前的援坦队员都是怎么“忍受”这种生活的,反正今天我已经是“忍无可忍”了!我要DIY一个属于自己的“新衣柜”。
一大早我就到了其他队员的驻地,把一堆早已经“支离破碎”的旧衣柜的“残骸”一股脑儿地全都搬到我的驻地。
我的操作工具是一把锤子、一个螺丝刀、一把裁纸刀、2把钳子以及十几个在海边散步时捡回来的钢钉。首先我把能利用的板材分别归类;又把旧的板材上的钉子收集了一下。接下来粗略地绘制了一个施工图纸,并且选择好了衣橱在房间的摆放位置。在队友谢伟峰医生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由于板材都是非常陈旧的木屑压缩板,有的地方已经烂透了,必须彻底“手术切除”。为了确保成功,我俩还研究了两套“手术方案”。
制作过程中我和谢伟峰医生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很快就将衣橱框架建好,接下来就是加固衣橱。原来的钉子眼儿都已经破损,不能再钉钉子了,我们只得重新打眼儿,然后用钢钉加固。原先衣橱的顶部板材早已经腐朽,不能再利用了,我们就利用一扇旧橱门的板材替代,结果“治疗效果”非常不错。
鉴于板材都已经用了很多年了,为了确保衣橱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我们又把衣橱“镶嵌”在墙上。这样除非有“地震”发生,否则衣柜是不会倒塌的。接下来我们又把衣橱的门安装好。由于我们改变了原有衣橱的结构,所以原有衣橱上面的三个抽屉轨道已经不能再利用了。我们只好把三个抽屉分开,分别在底部加装板材后,把三个抽屉直接放在上面。这样做,可以确保抽屉在使用时不会掉下来。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手术”,一个“新衣橱”如凤凰磐涅般的重生了!我的衣服、被褥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看着我的“杰作”,我都有点儿怀疑我的“前生”可能是一个木匠了。我的房间现在越来越有一种“家”的感觉了。
另外,我感觉谢伟峰当一个内科医生真是有点儿可惜了,他的“手术”悟性真的很好。他给我当助手,与我配合得天衣无缝。在制作衣橱的过程中,我们俩几乎不需要什么语言交流,每一个步骤和动作细节都想到一起去了。
也许有人会问:“你费这个事儿干什么?为什么不申请买一个新衣橱?”我当然可以申请买一个新衣橱。但是我受不了那繁琐的“预算审批”程序,另外我自己DIY,既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也给国家节省了一笔开支。虽然合理的预算申请,国家一般都会批准。但是开口向国家要钱,我的心里面总还是会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觉。
艰苦奋斗、以苦为乐就是我们援坦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遥远的非洲,执着地坚守》
自从我去年8月29日离开祖国来到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至今已经1年了,其间感触颇深。
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在斯瓦希里语中是“平安之港”的意思。坦桑尼亚最大的公立医院姆西比利国家医院(Muhimbili)就坐落于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而我工作所在的心脏外科中心就是由中国政府援建,其中有许多设备都是由中国政府援助的。心脏外科主任Dr. Nyangasa恰好就是我的博士同学。所以在这里工作,我没有感到丝毫的“拘谨感”。
我每天查完房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手术室做手术。坦桑尼亚人绝大多数都是穆斯林或基督教,所以手术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围着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一起祈祷,最后说一声“阿门”。由于援助的国家不同,所以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等设备都是五花八门,每天使用的动脉、静脉插管都是不同的,我必须学会使用不同的插管和器械。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成功开展了坦桑尼亚第一例VSD+AVP手术(室间隔缺损修补+主动脉瓣成型术)和坦桑尼亚第一例MVP+AVP+TVP手术(二尖瓣成型+主动脉瓣成型+三尖瓣成型术),手术效果良好,得到了坦桑尼亚医生的一致好评。
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坦桑尼亚人民认为人死了以后都是去了天堂,所以他们不会感到过于悲伤。在这里医患关系绝对宽松,病人绝对信任医生,没有任何医疗纠纷,医生永远都是对的。
由于距离祖国1万2千多公里,离家时间已经很久了,所以工作之余,难免想家。我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儿以及同事、朋友。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也会站在印度洋畔,面对祖国的方向潸然泪下。然而一个坚强的信念在支撑着我,这是一份对自己未来与生命的责任------那是一份执着的坚守!
五.对家人的思念萦绕心头,亲人的鼓励让工作更有动力
身体上的病痛我可以坚持,但每天对家人、祖国的思念常常萦绕心头,来到了非洲,我深刻的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内涵。特别是中秋节和春节期间,我还要照常完成工作,遥想国内的同胞可以合家团聚,幸福的将孩子抱在怀中,我不免黯然神伤。妻子除了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病退老人,每日的辛劳让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她常从网上告诉我,太累了不想和我说话了,想马上去睡觉休息。我只能一边自责一边催促她快去休息,不要累坏身体。她经常深夜独自抱着发烧的孩子去医院输液治疗,第二天还要早起给孩子和老人做饭,睡眠不足使得她憔悴了许多,我却无法替她分担困难,常常心中愧疚不已。长时间的分离,使我知道了妻子和父母的辛劳,此生难以弥补他们的付出与牺牲。
而一件惊险的事情让我这种思念更加难以抑制。在非洲工作半年后。那一次我给病人做手术,因为手术中病人提前苏醒躁动加上助手心不在焉,我不慎被缝针扎伤自己的手指,简单处理伤口后继续手术,但我向器械护士索要手术刀片,护士直接把刀片递给了我,我没发现,用手一抓,结果手掌又被刀片划伤,伤口被病人的血液沾染了。明确病人患有艾滋病后,抓紧进行筛查,结果为阴性,我暗自松了一口气。经过后来的3次复查,均为阴性,我这才心中释然,但在等待结果的那段时间我日夜难安,胡思乱想,感觉对不起家人,可能无法再陪伴妻子和孩子,常常暗自流泪。
让我感动的是,在每年的重大节日,青岛市卫生计生委和医院的各位领导都会到我们的家中慰问家人,送去温暖,解决我们四人的后顾之忧,让我得以安心援外工作。我想,我一定要圆满完成援坦之行,用荣誉去回报家人,让他们为我骄傲。
六.洁白的隔离衣,浓浓的中坦情
2016年7月13日至17日,第24批中国援坦医疗队达市分队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苟皓东公使参赞的带领下,纵贯坦桑尼亚南部远赴坦桑尼亚现任总理Kassim Majaliwa的故乡Lindi省进行大型义诊活动。医疗队员们经过2天的长途跋涉才到达义诊的目的地---Ruangwa医院。
Kassim Majaliwa总理在他故乡的官邸亲切接见了我们援坦医疗队员。我们向总理一一作了自我介绍,并简单地向他汇报了一下目前在坦桑尼亚的医疗服务情况。Kassim Majaliwa总理向我们中国医疗队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激动地说:“中国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坦桑尼亚,48年以来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为坦桑尼亚人民服务。你们是坦中友谊的使者,你们是坦中友谊的象征,坦桑尼亚人民永远感谢你们……”
第二天Kassim Majaliwa总理出席了在Ruangwa医院新建药房的剪彩活动,我们再次见到了他。我们医疗队员穿着洁白的隔离衣,非常醒目坐在会场第一排。Kassim Majaliwa总理在他的致辞中多次提及中国政府及医疗队的无私援助,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当剪彩活动即将结束,Kassim Majaliwa总理一边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一边走向了自己的专车。当接近专车时,他转过身来,再次向送行的人群挥手致意。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不由自主地向着总理的方向慢慢涌了过去。Kassim Majaliwa总理环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祝福,像是告别。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欢呼。我也随着欢呼的人群向他挥手。
就在此时,一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也许是我站得太靠前了,或者也许是我洁白的隔离衣在人群中太醒目了。Kassim Majaliwa总理面对我的方向凝视着我,并且伸出了他的右手,径直向我走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当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Kassim Majaliwa总理已经走到了我的面前,握住了我的手。“中国医生,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啊!”他笑容可掬地对我说。“是的,总理阁下。我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为坦桑尼亚人民服务,您就放心吧!”我紧张地回答道。“坦桑尼亚与中国是好朋友,再次感谢你们的到来” 他继续说道。突然间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一闪,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他说道:“总理阁下,您能否把您的名字签在我的隔离衣上?因为对我来说,这将是坦中有谊的最佳见证。” 他欣然接受我的要求,挥笔在我的隔离衣右胸前签上:KASSIM MAJALIWA(PM)16/07/2016。大会主持当即大声解说道:“我们的总理正在为中国医生签名……”人群顿时又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把现场的气氛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是穿着这件隔离衣为坦桑尼亚人民进行义诊服务。每当我疲惫的时候,我都会看一下右胸前Kassim Majaliwa总理的亲笔签名,顿时我就又“满血复活”了。
我将永远珍藏这件隔离衣,因为它不仅是我在坦桑尼亚期间的工作服,而且它还是中坦友谊的真实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