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黄岛频道 > 西海岸要闻

11国家200余位油气管道大咖齐聚2017亚太国际管道会议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保明   2017-07-24 17:05:00

关键词: 油气管道;齐聚;会议

  

  2017亚太国际管道会议现场。(杨安摄)

  

  ASME技术会议部主任Timothy Graves致辞。(杨安摄)

  

  国际管道专家交谈。(范丽欣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组委会主席李玉星主持会议。(杨安摄)

  大众网青岛7月24日讯(记者 王保明 见习记者 樊蓉 通讯员 杨安 范丽欣 刘佳)7月21日至23日,2017亚太国际管道会议在青岛举行。该次会议以“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石油学会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挪威、日本、韩国和中国等11个国家的200多位油气管道业界代表齐聚一堂,聚焦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安全和运行管理各环节中的技术创新,共同探讨管道技术升级创新的新趋势、新路径,助推国内外管道行业持续发展。

  国内外30余名院士及高级专家学者到会作14场主题报告,并设置“管道设计、施工与输送”、“储运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道腐蚀控制与材料”、“管道安全、风险评估和可靠性”四个分会场,交流油气管道领域的发展。

  “需要从安全事故和现场实践中不断发现缺陷并不断改善,改变管理方式,减少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消耗,将更多资金应用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管道安全分会前主席乔·帕维利亚尼蒂指出,技术在保障安全方面具有局限性,提高管道设计水平和技术创新是关键。

  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马谢·奈西姆针对不同气体管道的风险等级,用六种颜色来表示六种不同安全情况,并为每个故障模式类别设置单独的安全目标。在他看来,很多情况管道破坏不是由屈服强度引起,更多是受到外部环境原因,压力、爆裂、内压、内在负载、外在负荷都可能导致侧弯或小裂缝出现,都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相关方要参照具体实践,把安全规则应用到实际管道中,基于可靠性标准,进行评估。海底管道铺设与流动安全保障是我国管道行业发展研究的新热点。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宫敬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深水油气流动安全保障领域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深水领域发展迅速,尤其是南海地区,已经实现1500米的立井。同时,深水环境具有高压、低温特征,涉及流动保障问题,如腐蚀、严重段塞流,以及海底管道铺设维护困难等。”宫敬说,专家学者们正在积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

  信息化、智能化也是此次会议热点之一,“大数据”“智能管道”“数字化集成系统”等词汇成为了参会人员讨论的“热词”。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艾伦·默里建议,未来管道完整性和安全性管理要应用“大数据”分析,并利用传感器监测管道,同时使用卫星技术监测山体滑坡等地形变化,建立规范模型,对管道进行完整性监测,通过不断分析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技巧手段和评估能力。此外,他还分析了未来油气管道行业人才需要具备的技能,要能够理解任务,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来完成任务。

  中石油中亚管道公司副总经理张鹏作了题为“大数据,助力能源新丝路”的报告。在报告中,张鹏介绍了中亚管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中亚管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者与践行者,改善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也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就业机会。”

  “油气管道是油气上下游衔接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现代能源体系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姚军说,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作为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管道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他说,近年来我国的油气管道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管道规模跻身世界前列,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持两个百年目标的更高要求来看,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外通内畅,安全高效的油气管道系统任重道远。

  “中国管道专家的报告十分精彩,立足工程实际,讲述经典案例,让我看到中国管道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马谢·奈西姆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以此次亚太管道会议为纽带,深化沟通合作,加强交流互鉴,结出更多合作成果,共创世界油气储运行业的美好明天。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宋朋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