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生回乡创业办鲜奶吧 年入十万
来源:胶东在线 作者: 2013-08-14 16:01:00
原标题;烟台大学生回乡创业办鲜奶吧 年收入过十万
胶东在线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王强 李海啸 林新忠) 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奶吧,一年收入过10万元,这是回乡创业的大学生苏新开所没有想到的。在烟台栖霞城区的民生路上,“90后”苏新开与女朋友一起开了家“奶吧”,地方不大,顾客却是络绎不绝。对于大学生创业,苏新开说:“大学生创业不要怕失败,最重要的是要敢于迈出第一步。”
看好了的事不能犹豫,说干就干
苏新开去年刚从日本中经大学毕业回国。在日本,苏新开学的是经济管理。与“奶”结缘,与他在日本的经历有关。苏新开说,在日本几乎看不到保存期超过一周的奶。有次他应邀到日本朋友家里做客,客人打开冰箱,里面全是各样的鲜奶,天然纯正的奶香让他回味了好几天。
几年前,苏新开的父亲在乡间办了个小型的养牛场,有五六十头奶牛,鲜奶主要是卖给收购商,利润不是太高。以自己的了解判断,苏新开认为鲜奶行业日后定会成为热门产业,于是,办个奶吧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对于苏新开的这个想法,父亲一开始怎么也不同意。当初送苏新开去日本读书就是想让他学新技术新产业,没想到孩子却要回国卖牛奶。但架不住儿子的执着,父亲最后同意苏新开的选择。
2012年6月,苏新开用在日本求学时打工赚到的15万元钱以及父亲的资助,在栖霞城区租了间门面房,奶吧正式开张了。
奶吧里来了个创业的女大学生
奶吧开业的第一天,让苏新开很尴尬:一天下来营业收入只有24元5角。“这样下去那还不得赔死?!”一夜没睡好的苏新开分析之后,决定加大宣传。宣传中,初中同学慕娇娇出现在他的面前,并对奶吧颇感兴趣:“我在大学学的是食品营养检测专业,下半年正好实习,我来帮你。”
老同学的加入给苏新开的奶吧带来了生机。他们俩一起研究工艺,研究新品种,研究营销方式。推出了鲜奶、酸奶、冰淇淋等10多个品种的奶产品。而且只要进店的人都可以免费品尝所有产品。
在二人的苦心经营下,小奶吧的客户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如今,苏新开的奶吧雇了四五名员工,有送奶的,有专门消毒洗刷的。看着日渐红火的事业,慕娇娇兴奋地说:“我原本想考公务员,或应聘一个配餐员的职业,一点也没有自己创业的想法。这一年下来,我们自己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很充实,也很有成就。大学生创业其实不是想象得那么难。”
准备在城区建一个养牛场,推广奶文化
因为年轻,苏新开和慕娇娇没日没夜地靠在奶吧里。从早晨5点钟一直工作到夜里10点,消毒,送奶,开发奶产品……一年下来,奶吧越来越红火,如今他们的会员客户已达3000多人,每天消费鲜奶300多斤。
随着奶吧生意的红火,苏新开的父亲也开始支持儿子的工作了。他说:“我养了一辈了的奶牛,只知道卖奶,不知道牛奶的生意原来可以这样做。到底是年轻人的思路新、眼光长,咱要多支持孩子的工作。”
苏新开常说,奶有奶文化。越新鲜的奶口味和品质越好,他家原来的牛场在离城30多公里的老家,虽然奶运到城里品质不会有多大变化,但是他还是尽量想把这个运输时间缩短。苏新开告诉记者,他已做通了父亲的工作,贷款70多万元在离城5公里的地方租了一块场地,建设一处大型养牛场。苏新开说:”他们的养牛场将实行分区域养殖,将来还让市民带着孩子到牛场与小奶牛亲密接触。“
责任编辑:祝新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