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岛美丽乡村之青山社区:地方发展的探路者(图)
来源:半岛网 作者: 2013-11-25 15:44:00
半岛网11月19日消息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青山社区是“美丽乡村”大型采访惠活动的第二站。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休闲渔村的特色产业是青山社区的主要特点。
山、海、天的和谐画卷
走进青山,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建在山坡上的红瓦小楼和漫山梯田。青山村依山傍海、民居高低错落有致,门窗半隐半现,多为红瓦覆顶的二层传统石质建筑小楼。正宗的崂山茶有序地布满整个田间,让整个山坡红绿交错。
青山村是于明“万历”年间大移民时形成的自然村落,距今已近600多年的历史,村落位于崂山最东南端,距青岛火车站约40公里,在崂山风景区太清景区内,距太清宫仅2公里。现有耕地974亩,山林6000余亩,茶叶300亩,村庄占地面积1600余亩,海岸线长度7.2公里。
村落内有一个颇具规模的码头。长约200余米,百余条渔船停靠在港湾内,面积约1平方公里,湾南建有防浪坝已百余年,方便了村落村民历来垂钓、捕捞、补网等渔家生活。村庄现有人口2560余人,865户,从业人员1600余人,其中65%从事与旅游有关的第三产业,民风朴实。
图为青山海岸线
青山、梯田、茶园、村落、渔港、海湾、海洋、海岛相互映衬,共同形成了一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优美渔村风景,构成了一副壮丽的山、海、天画卷。
利用特色渔村发展地方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将部分土地进行了退耕换林、退耕换果180余亩和发展崂山茶的种植,现有崂山茶300多亩,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利产业。
当前青山特色渔村以旅游业、休闲渔业、渔家宴等彰显渔乡风俗,品味渔乡风情为目标,建设“一街”、“一线”、“一码头”。“一街”是指青山社区原办公楼同周边中心街,建设独具渔村特色的的餐饮及饭馆;“一线”是指青山旅游码头至“钓鱼台”海岸线,“一码头”主要指在码头周边开展垂钓。
图为青山仰佛
多种产业统筹发展
当前“青山特色渔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在保护风景名胜的前提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将优化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改善发展民生,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提升“东海崂山”旅游观光文化及“青山特色渔村”民俗文化。
图为从公路上俯瞰青山社区
“青山特色渔村”在2012年度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目前已有百余户村民加入了“渔家宴”“渔家客栈”的经营形成了规模效益,解决了游客来渔村吃、住、游、购、娱的问题。
此外,青山社区居委会姜主任告诉记者,预计明年五一前将建成一个占地2.5亩的青山渔村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展示渔村及渔民生活为主。
责任编辑:孙亚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