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头条

创新支持实体经济 谱写惠民服务新篇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   2012-03-06 17:07: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中国建设银行扎实推进惠民服务工作纪实

    建设银行因建设而生,因改革而兴,已经由当初一个管理监督国家基建资金、办理基建拨款的专业银行,发展成一家资产规模位居全球银行前列的大型商业银行,成为了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生力军。

深化银行改革,
努力打造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银行

    股改上市后,建设银行实施了经营转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向批发与零售业务并重转变;全面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向传统与新兴业务并重转变;努力改进盈利模式,向利差与非利差并重转变;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向多功能银行转变;加快拓展海外业务,向国际化银行转变。今天的建设银行在五个转变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要求,努力打造成“国内最佳、国际一流”、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银行。

    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是建设银行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银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建设银行扎扎实实服务实体经济,既要巩固发展大客户、中型客户,也要不断拓展机构客户、小微企业客户,努力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功能选择,和以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多功能建设形式。

立足大行业、大系统、大城市,
鼎力支持国家基本建设

    建设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客户体验为重点,大力扩大客户基础,重点抓好大行业、大系统、大城市,实现与建设银行发展要求一致,与企业地位、区位优势相统一的双赢局面。建设银行抓住大行业、大系统客户关联性强的特点,通过为核心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产品,将金融服务向上下游延伸,积极打造包括行业链、企业链、产品链的“链式服务”模式,既服务好核心大企业,也服务好周边的小企业、小客户。充分考虑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综合化、多元化趋势,通过发挥建设银行整体优势,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信托、保险等全方位服务和金融产品,通过与大行业、大系统的合作,实现产业链条、产品链条和上下游产品的联动和综合服务,使产业链条中的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共同受益,真正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双赢。

    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高速发展,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开展。建设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发挥传统优势,加大对在建、续建项目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11年,全行基建贷款新增占到了对公贷款新增的近一半,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让“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成为了社会大众心目中建设银行最真实的写照。

    中心城市是金融资源的聚集地,也是建设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阵地。建设银行早在2001年初就提出并实施“中心城市行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金融资源相对富集的地方,选择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城市行优先发展,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年来,经过总分行的共同努力,中心城市行各项业务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市场份额稳步提高,建设银行的大城市发展战略已初具规模。

服务“社区金融”,
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向“零售化”转型

    近年来,建设银行积极探索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建设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授信客户已占全部企业授信客户总数的75%,小微企业贷款近三年平均增幅超过40%,累计为16万小微企业客户投放信贷资金1.7万亿元,间接提供了2000万个就业岗位。对于一家长期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银行来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体现了建设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决心和魄力。

    在小微企业业务“零售化”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建设银行小微企业业务发展势如破竹,客户数量迅速扩大,2011年底一举突破7万大关,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建设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客户需求“短、频、快”的特点,研发出了一批使用期限、金额、还款方式更加灵活、便利的产品。“小额贷”产品最快当天就可完成审批和放款工作,流程简单快捷,效率比传统产品大大提高,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小微企业主们的追捧。

    优化客户结构和调整贷款结构也是建设银行助推小微企业业务“零售化”的有力举措,通过积极扶持信用水平较高的小微企业客户,认真挖掘、培育有成长潜力的“年轻”小微企业客户,优质客户比例逐年提升。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信贷人员加强了与小微企业的贷前、贷中、贷后沟通,让有限的资金在小微企业中“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一年期以内小微企业贷款在小企业全部贷款中占比从2010年的82.5%提高至86.2%,小微企业户均贷款额也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让有限的资金帮助了更多的小微企业客户。建设银行的小微企业业务“零售化”在2011年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2007年,建设银行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经验,在江苏试点 “信贷工厂”模式的小微企业经营中心,并于2008年在全行范围内推广,几年来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信贷工厂”建立以后,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间缩短一半,客户经理服务的客户数量增长一倍,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目前,全行已建立240家“信贷工厂”,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和百强县。

心系民生,
用“建行蓝”打造惠民金融服务品牌

    建设银行在服务民生方面不甘人后,一直将创新作为服务民生的有力推手。2009年推出了“民本通达”这一针对民生领域的综合服务品牌,涉及教育、医疗、社保、环保、文化等多个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推广以来,“民本通达”系列产品累计新增11368家民生领域新客户,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基础,建设银行针对我国现阶段社保领域金融需求的特点,推出了“社保安民”综合服务方案,为老百姓和当地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医保资金结算、社保信息查询、社保费缴纳和领取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建设银行已经与30余个地市的地方社保管理部门联合发行金融社保卡450多万张,有效提高了社保服务效率,社会反响良好。建设银行还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保金融的推进工作,积极参与各地政府组织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试点改革。2011年共代理收缴、发放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内的各种社会保险金9000多亿元,新开立社保资金结算账户1000余个。

助民安居,
开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模式

    近年来,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要求,加强住房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金融服务工作。各分支机构密切关注当地住房保障政策,及时跟进当地保障性住房项目,积极与各地公积金中心沟通,协助当地公积金中心筛选项目,提供配套的项目封闭、资金监管等一条龙服务。截至2011年末,全行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发贷款余额257.3亿元,新增202.02亿元,增幅达365%。

    公积金项目贷款是建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要平台,与第一批试点城市和项目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1年底,取得全部29家试点城市承办资格,初步取得85个项目承办权,项目同业占比66.93%,资金同业占比72.5%;累计对66个项目受托发放项目贷款188.76亿元,累计发放同业占比71%。2008年以来,建设银行在保障性个人住房贷款领域,为27万户中低收入居民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公积金个贷共计446亿元。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是建设银行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另一重要平台,该行成立于2004年2月,是建设银行与德国施豪银行共同投资组建的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经营住房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近三年来,该行已支持近8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建设。

服务“三农”,把温暖送到田间地头

    2011年底,建设银行荣获“2011全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年度大奖”的“最佳创新成就奖”和“最佳社会责任奖”,建行支持“三农”的力度和效果都获得了社会和公众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建设银行把涉农领域作为优先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2007年至2010年涉农贷款余额稳定增长,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30%。2011年在贷款增速全面放缓的情况下,涉农贷款依然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高于全行对公贷款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12月末,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0000亿元。

    在支持“三农”方面,建设银行始终坚持以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已在全国探索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十余个系列产品。2008年,在新疆首推的“小额农户贷款”模式,已扩大推广到黑龙江、浙江、青岛等13个省市,截至2011年底贷款余额达54.24亿元。2010年,建设银行在同业率先创新了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重点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安置改造、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末,共支持185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发放贷款316.47亿元,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建行还稳步推进村镇银行建设,自2008年开始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以来,已正式开业村镇银行16家,筹备开业17家,对完善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刘亮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