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半年报:GDP增速7.4% 微刺激显效
来源:今日早报 2014-07-17 13:55:00
一张来之不易的稳中向好成绩单
中国经济半年报:GDP增速7.4%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
最新数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不过房地产持续低迷、消费依然疲软等问题并未明显改观,下半年经济波动下行压力仍在,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能否实现全年增长7.5%左右的目标?中国经济如何跑好“下半场”?全年“稳增长”是否能吃下“定心丸”?
微刺激显效,经济运行缓中趋稳
上半年经济增长7.4%的成绩符合多数机构的预期,而二季度增速0.1个百分点的小幅回升,也反映出经济缓中趋稳的态势。
从二季度开始,多项微刺激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随着经济增速的回升,微刺激的功效也逐步显现出来。4月份以来的近3个月里,我国出台了约19项微刺激政策,其中包括稳定外贸的“国16条”、营改增扩围、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以及各部门的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等等。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二季度微刺激的措施发生了作用。定向宽松、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支持三农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启动,都对市场有积极的刺激作用。
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经济调节向“稳增长”方向的转变。
压力仍存,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上半年不少机构预期,为了“稳增长”央行可能会降准,但最终央行祭出的招数是面向小微企业、三农贷款等领域的“定向降准”。这被市场称为“局部降雨”,而不是传统的“放水方式”。专家认为,下半年这种“巧调控”的政策思路有望延续。
李大霄等专家认为,三季度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一是房地产下行周期没有结束,销售和投资都未见底;二是三季度基数比二季度明显提高;三是带动二季度企稳的外需在三季度很难再有增量。
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仍然偏弱,在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减的情况下,政策的支持不可或缺。
从货币政策上看,陈彦斌认为,在保持定力的前提下,下半年可以适度加大定向宽松的广度和力度,避免经济增速下滑过快。财政政策方面,企业期盼能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当前已不能仅靠短期的微刺激措施、临时的反周期对策就能解决问题,而需要宏观调控“大手笔”。
■三问
投资拉动力还有多大?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巨大,稳投资是实现全年目标关键所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说。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前5月略有回升,但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余斌指出,房地产投资持续放缓将对稳增长产生负面冲击;企业投资预期虽略有改善,但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和盈利能力下降困扰下,制造业动能明显不足。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从中国发展阶段看,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改善的空间巨大。“下半年投资拉动还是稳增长的关键,但一定是更注重结构优化和效益提高的有效投资。”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认为,应继续通过政策利好弥补市场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拉动有效投资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更好带动民间资本;另一方面,宏观政策要进一步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造空间。
消费需求如何提振?
从二季度GDP增长看,最终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贡献因素,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拉动效应。
“挖掘消费潜力是稳增长的另一抓手。”庄健说,传统消费形势并不乐观,要侧重从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出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9.8%,而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1%,低于同期经济增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农村市场消费空间巨大;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应引起重视。要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并深入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大力破解制约消费的不合理因素。
民生会不会缩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拉动增长的核心动力和强大引擎。“下半年民生投入不但不会缩水,投入力度还会进一步增强,为内需稳定扩大和经济持续增长夯实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下半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既有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回升的动力,也有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但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远大于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有能力、有潜力、有回旋余地并有条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