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手机不用线照样能充电 10年内将实现无线传输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1-03-22 08:17: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上海世博会上,青岛展出的"无尾电视"。(资料照片)

    心脏起搏器不用再切开皮肤换电池,手机充电摆脱导线……这些不可思议的技术未来将会通过“无线电力传输”变成现实,而本市刚绘制完成的“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路线图”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出具了一份详细的“说明书”。3月21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200多位专家经过半年多时间绘出了“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路线图”。

    起搏器充电有望不开刀

    “无线电力传输说白了就是不用导线也能传输电能,这种技术用途特别广泛。”3月21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本市绘制出“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路线图”。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党总支书记于升峰说,小到手机无线充电,大到给矿井电车安全供电都能用到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从这张路线图上能看出,心脏起搏器使用者将成为受益人群之一。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朱为勇介绍,目前心脏起搏器的电池一般植入胸前皮下,几年就需要更换一次。朱为勇说,更换心脏起搏器电池需要在皮肤上切开一个3~4厘米的口子,“有了这项技术,心脏起搏器将不需要再切开皮肤更换电池”。

    绘出千亿产业规模

    据了解,“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路线图”是由青岛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海尔集团超前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绘制完成的。记者看到,这样一份路线图看起来很简单,但于升峰说,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画出来的一张图,它的整个绘制工作耗费了200多位各行各业的专家半年多的时间。

    于升峰说,根据200多位专家的共识,未来五至十年时间里,无线电力传输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达到近千亿元的产业规模,并可培育成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记者从这份“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路线图”上看到,2020年有望突破恶劣环境下的供电技术,实现电力无线远距离传输,产业规模预测也将达到500亿~1000亿元。

    无线供电可避免矿难

    在这份“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路线图”上,能看到“行业需求”中包罗万象 ,手机无线充电就是其中一项。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研制成功后,只需要将手机往设备上一放,就能实现充电了,不再需要导线。除此之外,吸尘器、冰箱 、微波炉等大功率电器无线供电装置也有望研发出来,市民将告别插线板上乱七八糟的电线。

    不过于升峰认为,无线电力传输更广阔的用途在工业和特殊行业。“这项技术甚至可以避免矿难的发生。”他介绍,目前矿井电车使用的是裸露的导线供电,很容易产生电火花,容易引起瓦斯爆炸。如果使用了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导线就可以包裹起来,触头不直接跟电线接触,就不容易产生电火花,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属低碳环保技术

    在上海世博会上,山东馆就曾展出了一台“青岛制造”的无尾电视。这台无尾电视没有任何的电线供电,但照样能播出节目。据了解,青岛在无线电力传输研究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无线电力传输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已列入青岛“十二五”期间重点目标任务。无线电力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线材,由此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和铜、锡等金属材料的消耗量都将大幅减少。这种“低碳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文/记者 李晓哲 图/本报记者 王滨

    ■名词解释 无线电力传输

    无线电力传输也称无线能量传输或无线功率传输。就理论而言,无线电力传输通过电磁感应和能量转换来实现,即电力可通过电磁感应、共振、射频及微波等方式达到无线传输。这项研究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但其技术发展比较缓慢。

    根据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供电距离的不同,可以把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分为短程、中程和远程三大类。短程传输可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距离上限是10厘米,一般只适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中程传输是基于电磁耦合共振原理实现的,它利用非辐射磁场实现电能高效的传输,其发展前景广阔,有望解决为手机、MP3、汽车配件、体温表、助听器及人体植入仪器等提供无线电力传输。远程传输可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等发展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目前,除了铺设输电线路困难的地区和太空领域外,微波输电尚未应用到其他生产和生活领域。

蓝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