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首届中国青岛“海洋+健康”发展论坛举行

来源:大众网   作者:蒋甜   2016-09-27 16:40:00

关键词: 首届;青岛;海洋+健康

揭开“海洋+健康”生活方式全民行动的序幕。

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在青岛举行。

青岛海洋健康发展论坛。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邹圣灿讲话。

  大众网青岛9月27日讯记者 蒋甜)9月27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青岛“海洋+健康”发展论坛暨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青岛举办。会上,“海洋+健康”生活方式全民行动正式发起。该活动由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支持,中国海洋大学服务蓝色经济办公室、青岛蓝谷管理局协办,青岛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办。
  国家卫计委原副主任,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会长陈啸宏、青岛市蓝办主任任振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硕、山东省区域办蓝色经济发展指导处处长韩恩泽、青岛市蓝办政策规划处处长赵连玖、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邹圣灿等领导出席会议。
  同期,2016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于9月26日—28日,在青岛举行。该论坛主题为“科技经略海洋”,300余位国内外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及涉海企业负责人齐聚岛城,探讨海洋科技如何推进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系列活动,首届中国青岛“海洋+健康”发展论坛的召开,意在结合我国大力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发展海洋科技、建设蓝色经济宏伟蓝图的背景,进行海洋与健康发展战略的思维碰撞,探讨海洋健康文化与海洋经济的互动作用。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关心、了解、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顺应时代发展,国家需要的产物,其宗旨就是服务于“海洋+健康”文化及产业等领域建设。
  “海洋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其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国家重视,2016年1月20日,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印发《全国海洋文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发展海洋文化公共服务,加快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保护海洋文化遗产,促进海洋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推动海洋文化事业发展。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响应政府号召,为海洋文化的建设和保护而发挥正能量。”陈啸宏会长在致辞中称。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邹圣灿谈到委员会成立的目的和意义,他表示:“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将促进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强海洋经济相关产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一个培育和践行海洋文化的平台。”
  在会上,作为“海洋+健康”企业代表、大会承办单位青岛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评宣读《 “海洋+健康”全民行动宣言》。据了解,康尔是中国首家全球化开发海洋资源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之初,康尔就确立了“海洋+健康”的发展战略,以海洋新资源为主要科研领域,致力于将民族的海洋生物健康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响应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和落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大会的行动方案,现倡议如下:保护海洋、珍爱海洋;科学饮食、坚持三减;适量运动、坚持锻炼;起居有常、保证睡眠;平衡人生、阳光心态。”在王评的讲话中,也揭开了“海洋+健康”生活方式全民行动的序幕。
  随后,出席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走向主席台,开启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海洋文化专业委员会发起“海洋+健康”生活方式全民行动仪式。作为“海洋+健康”生活方式全民行动承办单位,康尔副总裁王评讲述了活动发起的背景和意义,她说,海洋生物资源的医用价值不断被发掘和利用,大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走向海洋,并利用海洋。
  王评介绍说:“近年来,我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未来,会有更多的海洋科研成果应用到健康产业,将海洋生物产业与健康产业相结合。该项目的展开将包括推广宣传‘海洋+健康’文化,组织一系列的认识海洋、认识健康等活动,我们可以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让更多人意识到‘生命始于海洋’,从而帮助人们养成‘向大海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助力建设健康中国。并带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形成海洋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潮流,也是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做服务。”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