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中国申奥之父"何振梁去世 青岛办奥帆赛多亏他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5-01-05 08:52:00

关键词: 何振梁;1950年;奥帆赛;申办报告;奥林匹克

     

  85载岁月悠,60余年奥运缘。2015年1月4日下午,原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资深体育工作者何振梁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5岁。何振梁是中国杰出的体育外交家,参与了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多次重大事件。他是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亲历了我国从申奥失败再到成功 。有人称他为“中国申奥之父”,但他自己更喜欢的称谓是“中国年龄最长的奥运志愿者”。

  “阴差阳错”体育路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体育事业的何振梁,最初对于组织安排他到国家体委工作,“很不情愿”。多年之后,何振梁用“阴差阳错”来形容自己走上体育之路的原因。

  1929年12月,何振梁出生于江苏无锡。抗战期间,他随家人到了上海,就读于在法租界比较有名的中法学校。1950年,21岁的何振梁从上海震旦大学电机系毕业。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由于大量外事活动需要翻译,共青团中央到上海选调外语干部,何振梁被相中。就这样,他从上海到了北京。

  1952年7月的一天,何振梁临时接到出国通知,要他作为翻译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在此之前,他还不知“奥林匹克”为何物。何振梁未曾料想,此次芬兰之行竟成为后来他一生结缘体育事业的开始。1955年,何振梁被当时主持体育工作的贺龙副总理亲自“点将”从二机部调入国家体委。

  鞠躬尽瘁为申奥

  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何振梁身心付出巨大,为申奥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振梁自从1981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以后,一直在为北京申办奥运这个目标积聚力量,积累经验。何振梁心里清楚,申奥成功的关键是争取委员的支持,为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何振梁曾在两年多的时间内飞遍五大洲,遍访拥有投票权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们,飞行总里程超过60万公里,可以绕行地球十多圈。

  然而,1993年9月23日,蒙特卡洛,两票之差使北京第一次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许多人至今仍记得那个令人酸楚的场面:当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悉尼而不是北京时,何振梁第一个走上前与澳大利亚委员高斯帕握手祝贺。“面对的是全世界的镜头,我对自己说,你可不能表现出任何失落的样子 ,败要败得光明磊落,不要丧失我们的志气”。

  时隔5年,北京再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承办2008年奥运会。消息传出,已经从国家体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何振梁主动请缨,以70岁的高龄成为北京奥申委的顾问。

  何振梁说:“申办奥运是我能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我一定会尽全力的。”送交国际奥委会的重要文件、20多万字的《申办报告》,他是英、法文审定者之一,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为了让外国朋友更多地了解北京和中国,他拖着年迈之躯奔波于世界各地。

  2001年7月13日下午,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最后一位陈述人,何振梁的发言感人肺腑:“不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七年后的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奥林匹克运动的守护者

  2013年11月,德国人巴赫在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首次访问中国,尽管他在北京逗留时间不足48小时,但仍挤出时间到医院专程探望何振梁。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逢12月29日,巴赫与何振梁都会互赠生日礼物,这成为两人间一个温馨的习惯。

  不止是巴赫,何振梁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孜孜追求和正直的人品,为他在整个国际奥林匹克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曾三次以全票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执委直到副主席便是明证。

  1999年初,美国盐湖城申办贿赂丑闻被曝光,引发了国际奥委会历史上最严峻的信任危机。希腊委员尼古拉乌面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你们指责这个委员那个委员,为什么不报道像中国的何振梁那样的委员呢?”说这话,是有充分根据的,何振梁访问希腊时,希腊要为他报销飞机票,他说:“我是顺路来的,机票已经由国际奥委会支付了。”

  2009年6月,国际奥委会在总部前面的大草坪上搞了一个盛大晚会,饯别何振梁。罗格在纪念册上的留言是“谨以此画册,向我十分尊重的同事和朋友振梁为国际奥委会和他的国家所完成的重要业绩,表示敬意和感谢”;萨马兰奇则称何振梁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始终不渝地以你的激情和经验,为你的国家和奥林匹克运动服务”。这无疑是对何振梁最中肯、最真诚的评价。据新华社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