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小学三四年级全面开设游泳课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李珍梅   2014-10-20 06:45:00

关键词: 体质健康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 课时量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近些年,青岛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记者 张晓鹏 摄

   体育课可按兴趣编班,连上两节,小学全面开设游泳课,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16日,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新政,多举措提高学生体质,计划到2017年,全市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5%以上。

   体质健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16日出台的《关于加强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意见》,青岛将成立学生体质健康指导委员会,设立学生体质健康指导中心,每年11月底公布全市学生各项体质健康状况。各区市也要每年公布本区市学生各项体质健康指标状况。

   今后,青岛将逐步提高体检经费标准,增加体检项目,加强体检结果的使用。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各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全市将向社会公布对各区市的抽测结果,各区市要公布以学校为单位的测试结果,学校要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在学校内公布,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自2014年开始,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

   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体育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要向学生和家长公示。

   特色体育俱乐部或现校园

   《意见》要求,落实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开足上好体育课,落实小学每周4节,初高中每周3节的课时量,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成立各种特色体育俱乐部,规范引进社会体育俱乐部,培养新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鼓励学校在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专业运动队和向体育专业队伍输送人才。支持中小学与体育专业学校开展共建或合作办学,由体育部门派出专业教练到学校指导训练,并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

   建立全市学生体质健康电子档案。将学生体检、阳光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考核、特长培养等信息全部纳入其中,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全程监测和管理,并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提供健康信息,为每个学生提出运动建议。

   体育课可按兴趣编班

   《意见》提出,以集体性、普及性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把增强活动强度作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大力推广田径、球类、游泳、帆船、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运动技能。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推行多样化体育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在小学三到四年级全面开设游泳课,总课时在20节,逐步使全体在校学生都学会游泳;鼓励初高中学校开设游泳特色课程,高中阶段学校逐步实行分层次、专项化教学。

   开展体育课男女分别授课、大小课结合试点;逐步实行学生按活动兴趣选项编班,两节课连上等弹性课时安排。通过引进兼职教师、建立特色体育俱乐部等方式,落实课堂教学项目的多样化。

   重点做好青岛市争取全国足球试验区的各项工作,在全市中小学建立300所左右的足球试验校。

   《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市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5%以上,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

   今年年底配齐体育老师

   要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较强的体育师资队伍必不可少。《意见》要求到2014年底,全市各中小学基本配齐体育教师。

   落实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与竞赛等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纳入教学工作量。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配备,2016年前学校体育设施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落实市、区市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分级设立校园阳光体育专项经费,规范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生均体育经费项目,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逐步增加。(记者 李珍梅)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