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流亭机场根治天价餐 25种限价商品月底扩容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3-04-11 14:45:00

在一些餐饮店内 ,还安放了限价商品公示牌。


    3月26日本报关注了青岛机场天价餐的问题,一碗面128元让不少旅客望而却步。报道发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市民吐槽天价餐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行动,让天价餐变成平民餐。4月10日,记者从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获悉,机场对于天价餐的问题十分重视。在本报的报道见报后,机场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排查整顿,对不执行规定的商家进行处罚,便利店和咖啡厅等都已经有了低价水和咖啡等。同时,从本月开始25种限价商品的种类将进行扩大。  
 
    低价水和咖啡重新出现  
 
    3月26日,本报关注了机场的物价问题,除了天价餐让旅客望而却步 ,机场便利店商品定价普遍偏高也是其中的问题。  
 
    时隔半月,机场的物价发生了哪些变化?10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机场所有的商家开始对商品价格重新进行调整。在便利店里已经有了2元的低价水 ,并且泡面、饼干等食品也按照限价令上的价格进行了更改。同时,记者在一家咖啡厅内看到,咖啡厅的前台竖起了限价商品的牌子,其中标注了最低价咖啡为28元/杯,限价小吃30元/份,控价套餐为36元/份。而在此之前,记者走访这家咖啡厅时,该咖啡厅并无低价咖啡和套餐,并且咖啡和套餐的价格都高达近百元。  
 
    “贵报对青岛机场候机楼商品价格过高的现象进行了报道,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机场集团高度重视,董事长立即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认真研读了贵报的报道,制定了整改措施。”青岛机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机场主管部门专门组织商家们召开了多次会议,要求商家严格遵守限价令的规定。同时立即责成主管部门对候机楼内所有商品价格进行拉网式普查,对违反管理规定或旅客举报(投诉)一经查实的商家,予以警示并记录在案。  
 
    限价商品本月扩大范围  
 
    在记者采访中曾发现,有的商家避开限价令里的商品,不予销售。针对此问题,机场也进行了规定。如果店里没有限价令里要求的低价产品,商家必须找同类商品代替,保证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低价的日常消费品。机场也对商家们进行了清理整顿。对严格执行管理规定的商家予以通报表扬;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商家进行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对情节恶劣且不服从管理的商家坚决予以清除;对屡次不服从管理的商家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其实我们也一直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善,这个月底,我们将会把25种限价商品的种类进行扩大,这样能为旅客提供更多低价的选择。”青岛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场方面还将考虑单独设置限价商品专柜,以方便旅客选购,同时也有利于接受社会公众监督。限价种类扩大后,限价令依然要严格执行,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确保限价令落到实处。  
 
    市民希望天价餐平民化  
 
    “东西太贵,跟商家乱定价有关系。不过机场最关键的就是进场费太贵,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市民孙先生说,他曾去过很多城市的机场餐饮店,北京、上海机场都没青岛机场东西贵!他认为机场应多引进连锁店,方便百姓为上,而不应该形成这种垄断局面。  
 
    “现在飞机票便宜了,大家都能坐得起飞机。机场餐饮虽然提供了高中低档选择,但进了候机楼基本全是高价,整体低档餐的选择还是比较少。”市民周先生表示,高价餐对于机场 、商家、消费者都不利。商家赚钱累、消费者被“宰”、乘客也会对机场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会有损青岛旅游城市的形象。“在咱们山东一直秉承着‘好客山东’的说法。机场也是一个窗口,每天这么庞大的客运吞吐量,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旅客到这里,一下飞机看到这样的天价餐,怎么感受这种好客的感觉?”  
 
    周先生说,他希望天价餐能尽快平民化,让普通大众都能消费得起。  
 
    根治天价餐方案有望年底出台  
 
    “其实我们集团在去年就已经进行过抑价,不过因为涉及到商家、机场各方面协调因素,具体的措施一直没有出台。”青岛机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机场作为国有企业,也要为社会负责,不能一味赚钱,更应该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在本报报道之后,机场将着力多措并举,重塑机场候机楼商业形象,为广大旅客提供放心、满意的服务。  
 
    记者获悉,目前机场正在对限价方式进行摸索,未来房租将打破打包的模式,有望通过其他方式,从而达到抑制机场天价餐的目的。目前机场已经出台了多套方案,将逐步进行摸索探讨,选取最终切实可行的方案,而相关举措有望在年底出台。  
 
    另外,记者获悉,青岛机场也公布了服务监督电话:82944444,如果市民在机场发现商家乱定价,不按照限价令实行标价等问题,都可以拨打电话投诉,工作人员将一一进行核实检查。 文/记者 陈界交 图/本报记者 孙传浩

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