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东莱银行旧址恢复原貌 将变博物馆(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1-12-25 09:21:00
费三元
湖南路39号原东莱银行大楼自8月10日成功竞拍后,9月展开修缮。昨日记者再次前往现场探访看到,老楼修缮的第一步——老楼恢复工程已完工,年后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据悉,整个修缮工程预计将耗资5000万元,工期约1年,届时将被打造成半公益性质的博物馆对外开放。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老楼外围搭建的脚手架已基本拆除了,楼顶四周的四个塔尖已全部恢复,使得整座大楼显得更加庄重。“根据原始设
记者还看到,老楼外围的窗户也已全部拆除,露出了走廊。在今年9月修缮工程刚启动时,走廊上加装有窗户,与窗户外精雕细琢的廊柱非常不协调。“按照当年德国建筑特点,这个楼最外侧没有窗户,而是一圈走廊,走廊外侧均匀地设计了一根根廊柱,从外面看特别有艺术感。”刘臻说,这也是恢复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房顶的修复,艺术总监刘臻介绍说,9月启动修缮后他和施工队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房顶,因为年久失修,房顶的瓦和梁已老化,有些部位已出现了结构性老损,为此在修复过程中进行了重新加固,并且更换了部分老瓦,使用的是特质牛舌瓦。“在查看房顶时我们看到,老瓦片背后分别刻上了‘青岛刘子山监制’、‘孤山窑厂’等字样。拆下来的老瓦都保存起来了,此次更换新瓦我们也仿照老瓦一样,刻上了‘2011-8-10宗鑫’等字样,日期是指我们竞拍成功之日,记录着老楼的重生,‘宗鑫’是公司名。”刘臻说。(记者 孙静芳 摄影报道)
新闻背景
老楼将变身博物馆
据青岛市著名文史专家鲁海介绍,湖南路39号的这座三层小楼建于1914年,1923年起为东莱银行,东莱银行的成立打破了当年外国银行的垄断局面。后来作为青岛首富刘子山的宅邸,但刘子山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1926年,因受山东战乱影响,刘子山搬到天津。其后该栋老建筑算是饱经沧桑,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本宪兵队强占。从1963年开始,青岛市档案馆开始在这办公,一直到1993年,市政府牵头把这座楼出让给了平安保险公司。
经过近十年的荒芜沉寂后,今年8月10日上午,湖南路39号原东莱银行大楼以9000万元的高价被山东寿光的山东宗鑫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竞得。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