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频道 > 人文即墨

200岁即墨柳腔唱响胶东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6-11-10 15:55:00

关键词:

“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这一民谣说出了即墨柳腔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柳腔戏,产生于即墨西部,流传于胶东半岛,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来,又称 “老拐调”、“哦嗬

在即墨市文化中心,记者见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袁玲。

“在我们这里,柳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甭管他唱得好不好,五十岁以上的即墨人都能随口哼上那么几句。”袁玲说。

打开自动升降舞台车的开关,仅需十几分钟,一个现成的舞台就布置好了。打底色、抹红色、定妆、胭脂、眼妆、唇妆……经过这些化妆程序后,生旦净末丑就出现在舞台上。伴着四胡、二胡、琵琶等或悲或喜的曲调,《龙凤面》、《寻儿记》、《赵美蓉观灯》等一出出传统的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台上演员唱腔委婉细腻,语言风趣,表演朴实,以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把台下观众吸引入戏,一起随着哭、随着笑、随着唱。这是即墨柳腔剧团送戏下乡演出时的场景。

柳腔剧团青年演员董方旭说:“每次下乡演出,都是4点多钟出门,晚上10点多才到家,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乡亲们像过年一样等着看演出,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即墨柳腔传统剧目有很多,包括《罗衫记》、《花灯记》、《西京》、《状元与乞丐》等120多部。移植剧目有 《逼婚记》、《秦香莲》、《打金枝》、《宝莲灯》、《凤还巢》等80余部,还现代剧目《小二黑结婚》、《春暖花开》、《夺印》、《焦裕禄》等40余部。

柳腔和其他戏曲曲种一样,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能包罗万象。舞台上的一张桌子可以代表饭桌、床、陵寝,又可以代表楼、山;一把椅子可以表示内室、书房、围墙、门、井;而桌子和椅子搭配起来可以表示城楼、衙门、客厅等等。别看道具简单,却能通过演员的演技给观众构造出某种环境,展现演员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80年代是柳腔的 “黄金时代”,选一个地方搭一个戏台,树上架上一台大喇叭,连唱十几天,拿着板凳的、推着小车的……十里八乡的人们赶来,集聚在这里,如同参加一场盛会。“放眼望去,场下是上万观众组成的人挤人的大场面,那才真的叫人山人海。”袁玲回忆道。

19891月,即墨市柳腔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 《恩爱之间》应邀进京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发表了评论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把柳腔誉为“胶东之花”。从此,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剧种,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扬名全国。

80年代末,歌舞风靡一时,戏曲曲种开始走下坡路,柳腔作为一个地方剧种没有逃脱这一怪圈。“柳腔剧团每年在青岛都有几场固定的演出,之前是一票难求的,但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即使免费给单位送票,都没有人来看。”袁玲说,剧团当时有40人,上完妆悄悄打开演出大幕的一角,发现原本能坐1000人的剧场,也就坐了百数人,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

2000年开始,峰回路转,柳腔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04年,即墨市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民间柳腔艺术之乡”;2006年,即墨柳腔剧团成为政府全额拨款单位,这让剧团解除了后顾之忧;2008年即墨市被文化部授予“柳腔戏艺术之乡”;同年6月,即墨柳腔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能获取相应的补贴。即墨市政府还给柳腔剧团配备了流动舞台车。

沽河柳腔剧团团长王振生的一家老小都在剧团里唱戏。他说,“我这个剧团的前身是父亲和岳父牵头组建的柳腔戏班子。父亲15岁时就学习柳腔的武场,打了一辈子的鼓。岳父李彦青今年77岁了,从十一岁就开始唱柳腔。我媳妇儿从小爱唱柳腔,经常一边编着草制品,一边哼唱。目前,剧团中年龄最大的是我父亲王方修,今年85岁;年龄最小的是我儿子,20岁,负责拉四胡。”

柳腔已成为即墨的一张文化名片。目前,即墨登记在册的、能达到演出标准的业余柳腔剧团有50余个,包括新艺柳腔剧团、青青柳腔剧团、沽河柳腔剧团等,民间柳腔票友组织更是不计其数。

政府出钱买文化精品服务群众,给了这些民间剧团生存的空间,他们活跃在乡镇村庄,送戏到田间地头,给基层的百姓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柳腔未来的出路在哪儿?这是袁玲和柳腔传承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唱传统剧目,更要与时代审美相契合。”袁玲说。去年,即墨柳腔剧团制作了一场现代戏《家风》,邀请国家一级导演崔彩彩,国家一级编剧商中有、商培玺,北京人艺一级舞美师参与制作。彩排当天,恰逢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在即墨举行,柳腔剧团邀请了一些电视、电影人前往观看。袁玲说:“邀请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忐忑的,柳腔是一个地方剧种,担心外地人不一定喜欢。但是看完之后,这些外地人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忧虑瞬间解除了。”

《家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故事的原型源于当地一个叫马俊俊的90后姑娘,父母相继因病离世,欠下大笔外债。马俊俊信守承诺,省吃俭用,既要打工赚钱,还要供弟弟上学,每攒够一定数额的钱就去还债。“在戏里,我们改成了一个高龄母亲替出车祸的儿子还债,意在弘扬诚信的品质,计划年内公映。”柳腔剧团青年演员董方旭说。

传承最大的难题还是人才的断档。“我们缺的何止是导演,从编剧、舞美到音乐创作,都是各个柳腔剧团缺乏的,每次排新戏只能求助外援。”袁玲抱怨道。

“村里爱唱柳腔的还是老人居多。团里平均年龄60岁。”王振生说,随着老人们的退出,人才就成了困扰剧团发展的最大问题。

2010年,接近20年没有招收新学员的柳腔剧团,选拔了20余名1315岁的孩子送到烟台艺校培训三年,如今的他们已成为剧团中的主力,20岁的董方旭就是其中之一。在喜欢柳腔的奶奶熏陶下,董方旭从小就喜欢唱柳腔。6年过去了,当年13的小胖墩已长成18的大小伙,并成为剧团“老生担当”。他说:“柳腔的传承已落到了我们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会一直把它延续下去,否则对不起老一辈人的付出。”

也是从2010年开始,“柳腔进校园”活动相继在即墨多所小学推广,柳腔剧团十几名演员轮流去给孩子们上课,身穿戏服、手拿折扇的“小艺人”已成为即墨校园的一景。袁玲说:“也许,未来他们并不会从事柳腔这一行业,但是我希望即墨的孩子对家乡剧种有一定的了解,会唱上那么几句,做小小的传播者。”说起这些孩子,袁玲的眼角眉梢都带着笑。(郭菁荔)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崔维成

更多新闻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