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学教师复原失传古代神器“诸葛连弩”
来源:新华社 2015-11-17 16:33:00
原标题:兰州一中学教师复原失传古代神器“诸葛连弩”
经瞄准射击,十箭连发,70米开外的纸箱被应声射穿,在甘肃省兰州外国语学校生物教师高飞眼里,这才是真正的“诸葛连弩”。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被称为元戎弩。史书记载,“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后来,大发明家马钧说,诸葛亮的连弩“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即其很好,但不完美,并称可以将箭匣从十支扩充至五十支,但最终未能成形。
一直以来,不少武器爱好者对“诸葛连弩”进行复原,但射程近,攻击力弱,很难称之为“武器”。“有人认为复原出了诸葛连弩,但是我一直有疑惑,因为那些竖立起来的箭匣不仅阻挡了射击者的瞄准视线,而且没有有效的射程。”三国“发烧友”高飞说。
通过研读史记及多方论证,高飞发现,横向箭匣的设计才是最接近原版诸葛连弩的,而竖立箭匣的设计确切来说是明代弩。
2013年起,自幼喜爱历史、科学的高飞着手复原“诸葛连弩”。复原过程难度很大,木料、金属等原件的手工制作均不好掌握,做好的箭弩也曾因为细节不符而被推翻和改进。经过数次失败,高飞一步步接近着失传“古代神器”的真相,并最终成功复原了诸葛连弩。
在记者面前,高飞装箭装入横放的箭匣,瞄准射击,数十米外正中一块木板上的靶图,箭箭连发,撞击之声可判力道强劲。
高飞还将自已近三年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诸葛连弩的研究、复原与创新》,并以此申请了国家专利。
在兰州外国语学校的地下室里,几张桌子拼接而成的平面上所摆放的数支箭弩,将历史空间延伸至千年远端。“我喜欢三国,也喜欢诸葛亮,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高飞说。(记者 黄文新 王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