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学子欲休学 患病父母绝食逼其返校(图)
来源:华龙网 2015-09-08 16:54:00
9月5日,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阳坡庄村,李超李雪兄妹跪别父母。 生活晨报供图
9月5日,一则《患病父母以死相逼寒门兄妹跪别父母返校》的新闻被各大网站转载。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阳坡庄村一个破旧不堪的院落里,患有严重肝占位的李志明和患有腰椎疾病的妻子强忍着身体的疼痛,出门送两个孩子远赴校园。临行前,李雪和哥哥李超含泪跪在父母身前,嘱咐父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昨日清晨6点25分,K689次列车缓缓停靠在重庆北站,李雪拖着箱子,跟着人群出站。出站口外,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书记冉思燕早已在此等候,等着接她回学校。
患病父母
坚决不准孩子休学照顾他们
2013年,李超、李雪兄妹同时参加高考。李雪被西南大学录取,李超考上了晋中学院。“因为没有妹妹考得好”,李超决定放弃学业,留在家里照顾患病的父母。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他决定回校复读。去年,李超考上浙江海洋学院,在当地爱心企业的捐助下,终圆大学梦。
家里有两亩地,种着土豆、玉米和谷子。李雪说,父母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允许他们再干重活,但父母不想“连吃的东西还要花钱买”。
“不是我们不想回来上课,是父母实在干不动重活了。”李雪家里有口井,家中吃的水都要从井里打上来,现在,父母打水都困难,只有靠邻居帮忙。
今年暑假,李超、李雪兄妹向父母提出休学在家的请求,全被父母否决了;两兄妹也商量过一替一年地申请休学、轮流在家的办法,同样被父母否决。
父母的态度很明确: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李雪和李超的学业。最后甚至不惜以绝食相逼。
被父母“赶”出门,兄妹俩都极不情愿。临行前,兄妹俩把家里所有能盛水的桶都加得满满的,把柴火都截成小段,希望尽量为父母减轻负担。
妹妹李雪
为省钱,步行半小时做家教
跪别父母后,李雪踏上了返校的旅途。她先乘坐火车从县城到太原,再从太原转乘火车到重庆。将近28个小时的旅程都是坐硬座,虽然不舒适,但却是最经济的。上车前,李雪买了四袋方便面,饿了就干吃方便面,渴了就去接点热水喝,一如她在学校般节俭。
李雪是一名免费师范生,可以免交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每个月还能获得600元补助。但她每个月只花费500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花在吃饭上,一日三餐全在食堂,几乎不打荤菜,餐盘里除了米饭就是青菜、豆腐或者土豆。
她上大学后就没买过新衣服,因此穿的也基本都是旧衣服。这次回学校,箱子里大部分是冬天穿的旧衣服,都是老家的好心人给的。
去年,在学长的帮助下,李雪找了三份家教,给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和两个初二的学生辅导数学。她收的补习费很低,一小时10块钱,每周总共去六次,每次辅导两个小时,算下来,一个月可以挣480元。
为省几块钱的路费,李雪每次去学生家、回学校,都是步行,单程就要走半个小时。
去年暑假,李雪攒了1000元带回家,今年暑假,她带回去1500元。
“不在教室,就在自习室。”这是同学们对李雪的印象。只要不去做家教,每天晚上李雪都会在26教自习到11点,然后再回寝室继续看书到凌晨一点。她说:“我们专业的课程还是有点难,得花好长时间看书。”
李雪的室友说,李雪是她们寝室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
说起此次离家的风波,李雪也在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去上学,父母在家无人照料,不放心;在家照顾父母,父母心里又有很大负担。面对这亲情的两难选择,她忍不住痛哭流涕。
哥哥李超
想多请几天假,陪陪父母
李超比妹妹李雪大一岁,兄妹俩在同一年进入小学,现在,他比妹妹低一个年级。
当李雪已经开始新学期时,李超还在返校的路途中。昨天中午,李超还在郑州火车站等待傍晚6点30分开往宁波的火车,“到了宁波再转大巴,明天之内就能赶到舟山。”而今天,距离学校规定的开学日期,已经过去了两天。
李超每学年能拿到4000元补助金,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勤工俭学,加上在老家办的贷款,能保证他上学的费用。
“我学的专业是航海技术,以后从事的工作可能跟海洋有关,会比较辛苦。”李超介绍,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已经适应,也很喜欢现在的专业。
考虑到长途电话费用较高,李超平时跟妹妹都在网上联系,“我经常问她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也一起聊聊最近的状态。”兄妹俩交流的话题时常都会回到父母身上。
和妹妹一样,父母是李超最大的牵挂,“我想着自己回家的时间不多,就想多请几天假,多陪他们几天。”电话中,这个刚满20岁的男孩几度哽咽。(重庆晨报记者 王鑫 实习生 周闻韬 报道)
西南大学:正在研究帮扶事宜
昨日,西南大学校园,李雪接受采访。 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摄
《生活晨报》记者马俊明拍下的兄妹俩跪在父母面前的照片,牵动了数万网友的心。看到报道,冉思燕才发现,文中提到的李雪,是她的学生。
“李雪是个很刻苦的孩子,但从没听她提起过家里的事情。”冉思燕说,李雪曾是学院学生会干事,也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大一时还拿过专业二等奖学金。没想到,这个认真、独立的孩子竟背负着这么沉重的担子。
昨天,冉思燕接到了不少好心人打来的电话,他们都是看了报道希望资助李雪的,“有重庆的,也有外地的,很多都是校友,他们都希望能帮李雪走出困境。”
西南大学校方也正在研究对李雪的帮扶事宜,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决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我们将按照政策规定帮助李雪申请助学金,并给她提供一个合适的勤工俭学岗位。”
新学期,李雪希望结合课表,重新找几份家教,尽自己所能帮助家里走出困境。
如果你家住北碚,家中有孩子需要辅导数学,也愿意为李雪提供一个做家教的机会,欢迎拨打966966,我们将向李雪的辅导员转达你的爱心。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