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用爱托起生命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4-09-29 21:31:00

关键词: 青岛;市立医院;急诊部;护士长;位兰玲

  位兰玲,女,1965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主任护师,中国红十字会培训师,中国初级创伤救治教师,青岛市急危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0年入伍,1989年转业至青岛市市立医院,先后任市立医院传染科、急诊科护士长,现任市立医院东院区急诊部护士长。从1980年穿上军装走进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的位兰玲,主要是负责军队高级干部的疗养护理工作,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刚刚转业到地方医院时,许多人都担心她能否适应地方医院繁重的护理工作,可她坚定地对护理部主任说:“给我三个月的时间试试吧!”。就这样,一试就是23年,从青年走进了中年。她将军魂融入医魂,因为在她的心中那面火红的军旗,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是永不褪色。

  位兰玲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0多年来,忠诚党的事业,热爱护理工作。她以无怨无悔的爱心奉献和赢得的众多荣誉为护理事业增添了光彩,在自己的岗位上续写着南丁格尔精神在中国的延续。

  在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期间在第一时间组建了发热门诊。2004年率领急诊部参加了青岛市急救大演练,以唯一以双语参赛队荣获第一名。2006、2007青岛国际帆船赛测试赛进行模拟急救演练获得国内外专家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赞扬和肯定。2008年带队参加了青岛市第十届职工技能大赛获得冠军、一名护士获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圆满完成奥运会的保障任务。2009年带领急诊科圆满完成全运会青岛赛区的保障任务; 建军60周年之际,位兰玲圆满完成在116舰视察的国家主席和32国军队元首保健任务。2011年参加青岛市“微笑让岛城更精彩”窗口行业十大笑脸评选,获得青岛市“窗口行业十大笑脸”称号。2012,年自行研发创造了一种新型治疗盘,获得国家级专利一项.2013年成功申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医院护理队伍的科研取得了零的突破

  五年来,位兰玲撰写论文10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参与著书三部,皆为副主编。在她带领下的急诊科成为山东省急诊专科培训基地,急诊科护士先后获得山东省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青岛市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青岛市急救护理大赛一等奖,并连续四届获得院青年护士技术比武四连冠,连续多年获青年护士比武优秀组织奖。急诊部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建功岗,全国工人先锋号。位兰玲本人也先后荣获青岛市优秀护士;青岛市李桂美式好护士突出奉献奖;卫生局奥帆赛、残奥帆赛突出奉献先进个人;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青岛市“窗口行业十大笑脸”;首届山东省百佳护士;青岛市十佳护士。

  所有的量词都盖不过位兰玲一颗纯净的心灵里充盈的爱。30年来她放弃了家人,陪伴病人度过了近20个中秋节和春节,累计加班582余天,参与抢救危重病人75841余人次,成功率达98.61%。救治三无病人6123余人次,并为他们捐物捐款累计达27000余元。汶川、玉树地震期间捐款2000余元。为有困难的同事捐款14900元。在这一串串闪耀着光环的荣誉背后,记载着的是位兰玲对病人的一腔大爱和无私奉献。

  爱心奉献 细节关乎生命

  到急诊部工作之前,位兰玲曾先后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和传染科工作过,与她打过交道的多是危险急重的病人。在心内科工作时,她曾一夜抢救过三个濒临死亡的病号而有条不紊、全力以赴;在传染科工作时,她面对的是乙肝、丙肝、肝硬化及肝腹水的病号而毫不嫌弃、胜过亲人。正是由于她这种忘我的敬业精神,赢得了病人的信赖,更赢得了医院的信任。

  2000年,位兰玲走进了医院关键性的岗位上——急诊部。急诊部的工作性质是以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为主,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风险之高在医院首屈一指。位兰玲负责的东院急诊部包括急诊接诊、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急诊观察室、急诊注射室和120院前急救六部分,共有床位近百张,84名护士,位兰玲一个人肩负了需要四五个人才能担负的重任。为提升护理人员“快捷、畅通、高效、准确”的业务素质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她熟练掌握了气管插管、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应用等各项急救技术,并结合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变化急骤的特点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改进了气管插管的方法,创新的使用斜体位气管插管,不仅为抢救危重、猝死病人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得到了专家、病人的一致好评,荣获了医院的科学新技术奖。

  去年11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使岛城的气温一路走低。冷空气到来后,医院急诊病人激增,急诊量大幅上升,就诊人数较以往翻了一番。偌大的急诊输液室通常座无虚席,由于病人太多,不少输液的病人只好挤在医院急诊室的走廊里。而取药处、交费处和打针处的病人和病人家属也从交费窗口处一直排到了大门口。每天抢救危重病人达20余人次、急诊输液病人达400多人次。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高峰,人员告急、物资告急,怎么办?关键时刻位兰玲迅速对人员班次作出了调整,再增加一名帮班护士,自己更是带头加班加点24小时连轴转,每当傍晚时分家家都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常常也是急诊科最忙碌的时候。换药、输液、分诊、抢救病人,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连口水都喝不上,每天她都是从上班跑到下班,未歇息过一分钟。

  看着她已经干的都起皮的嘴唇,病人都于心不忍,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心疼地说道:“护士长,你快喝口水,歇歇吧。”病人发自肺腑的关怀感动的她心里一热,可是120的警笛又再一次响起,她又开始了新一轮抢救工作。作为急症科的护士长,她的工作不分四季,无论寒暑,面对生命,准则永远只有一条:救死扶伤!她的工作没有日夜,无论黑白,抢救重患,心中永远只有一点:争分夺秒!

  作为护士长,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出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优秀团队。为了培养大家的急救能力,她精心设计出各种急救常识和急救场景,思路与国际先进急救理念接轨,对护士进行技能测试和定位抢救场景模拟演练,培养大家的应急应激能力,使年轻护士在短时间内就熟练掌握了各项急救护理技术。

  2005年的夏天,随着120急救车刺耳的呼救声由远而近,天生的直觉让位兰玲感觉到了病人的不寻常,反应敏捷的准备好抢救床、氧气、心电监护等。果然就听见家属用不流利的汉语喊着:“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医护人员听到喊声急忙迎上前,安顿病人至抢救床上,是一位11岁的韩国男孩,家属哭泣着告诉医生,孩子是在海情大酒店游泳时发生溺水,进入抢救室时已神志不清,全身青紫、冰凉,呼吸微弱,心跳减慢,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血氧饱和度56%,护士以最快的速度为病人开通了静脉通路,吸氧、保暖、心电监护等急救处置,此时此刻,时间就是这男孩的生命,可是由于男孩过度肥胖,气管插管成了最棘手的问题,而对于溺水的病人输入氧气是多么的重要啊,抢救工作陷入了瓶颈,不要急!让我来!位兰玲临危受命,这一刻,大家都注视着这双手,因为这双手将决定着男孩的生命是否会延续下去。开放气道,送管拔导丝,一气呵成,一次成功,顺利连接呼吸机,很快病人的面色由青紫慢慢转成了红润,血氧饱和度上升至76%,留置导尿的引流袋里出现了500毫升的尿液,这是生命在恢复的迹象,经过六个小时的全力抢救,生命奇迹再次在出现急诊抢救室,18:10病人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转入ICU继续治疗。这时满头大汗的位兰玲才松了口气,崩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了。才想起自己的孩子还在学校等着她的妈妈去接她回家,才记起家里人正守着满桌佳肴等着为自己过生日;才感觉口渴,才知道疲惫。病人康复出院时男孩的妈妈给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送来鲜花和水果,眼含着热泪的她给我们深深的鞠了一躬,表达着她对中国的白衣天使最崇高的敬意。

  2007年夏天,青岛东西快速路南端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公交汽车和面包车相撞, 公交车上几十名乘客受伤,其中2人伤情较重。接到120调度中心的电话后,位兰玲护士长当机立断,立即启动群体伤应急预案。第一位和第二位病人由120车到达,位兰玲又是第一个冲在了前面,立即根据病情将病人转入抢救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氧、吸痰、心电监护……有条不紊,其余12位病人由公交车直接送入医院,急诊科立即变得“热闹”非凡,外伤流血病人的呻吟、腿脚不方便的骨折病人,老年病人面色苍白、心慌喘憋、受惊吓孩子的哭声,交叉混合在了一起,急诊科场面十分的繁杂,”快,小王负责登记分诊、邢卿负责外科清创的病人,小张先给这位大爷量一下血压。”位兰玲的声音再一次响起,短短几分钟,急诊室就秩序迥然,在她的带领下,医务人员分工协作、紧密配合,高效、有序。这次重大的交通事故所有病人都得到了最快、最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受到病人及病人家属的交口称赞。在2008年4.28特大火车相撞事件后,位兰玲再一次带领急诊科全力以赴,成功抢救5名青岛籍危重伤员。

  在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她总是身先士卒,全力以赴,指挥若定,呵护备至,用一颗爱心演绎出一段段救死扶伤的佳话,在充满亲情暖意的病房里流传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一次吸痰中,因病人痰液较多加之病人激烈咳嗽,当她为病人吸痰时大量的痰液喷射到她的脸上、眼睛上,连病人的家属都躲闪退后在一旁,她没有厌恶病人,反而为病人处理的更加耐心细致。后来该病人抽血化验发现呈HIV(艾滋病感染者)阳性,但她仍然冒着职业暴露和被感染的危险,不顾自己的安危,以满腔的热情为病人服务。

  爱心无限 彰显天使情怀

  护士,这个平凡的职业,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不仅仅因为她们身着美丽的白衣,更因为她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爱去托起生命。对于位兰玲来说,爱与奉献就是她无悔的选择。

  2003年3月由于“非典”的大流行,在完成急诊部繁重工作的同时,她肩负起了发热门诊的组建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制定出各班工作流程,并对每一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她们尽快地适应各项工作,并接诊了青岛市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非典”疑似病人。

  病人是一位来自尼日利亚的中年男性,因下飞机后高烧不退到急诊就诊,所有化验、胸片都显示病人为高度疑似病例,这时大家的恐惧和焦虑都到达了极点。就在这时,位兰玲第一个冲了上去,在仅有简陋的隔离设备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为病人抽血、注射,并迅速将其隔离,避免了疫情的扩散,为全市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就在此时,既要负责急诊部的护理工作,又要负担发热门诊管理工作的她,因极度疲劳,她的身体亮起了红灯,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大量血尿,医院让她住院检查,卧床休息,但是她说自己抢救经验丰富,发热门诊工作刚刚展开离不开人,一次次谢绝了休息,悄悄地收起了化验单,毅然投入到那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斗中。

  2008年夏天,奥帆赛期间,一阵急促的警笛划破了急诊部宁静的上空,急救中心送来了一位意大利籍随队医师科拉迪奥。在场馆里突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病人心跳停止,意识丧失,形势危急,刻不容缓。关键时刻护士长位兰玲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抢救。“快!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建立双静脉通路”,随着掷地有声的话语,抢救工作迅速展开,这边气管插管成功了,连接呼吸机,那边静脉通道建立了,强心针、升压剂准确、快速地进入了病人的静脉……病人心跳恢复,抢救成功了!在千钧一发之际的力挽狂澜,让意大利领队和队医竖起了大拇指,她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奥帆赛残奥帆赛期间,共参与接诊运动员、裁判员达六十多人次,奥帆赛相关人员以及志愿者165人次,累计志愿服务长达 836小时,圆满完成奥运会保障任务。“现在我的意大利生命已经结束,我的中国生命诞生了。”这是科拉迪奥康复后对抢救他的医护人员说的第一句话。然而,在这保障有力的背后,她又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2008年夏天,位兰玲的女儿正逢高考。家有高考生,哪一位母亲不是全力以赴,哪一个家庭不是一切为高考生让路,可是奥帆赛一天一天的临近,赛事期间的各种准备和考验,急症部离不开她啊!舍小家,为大家,她毅然选择了永远需要她的病人。奥运会期间,她几乎没吃过一顿热乎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累积加班200多个小时,甚至创下了连续工作72小时的记录,急症部在帆船赛期间圆满完成奥运会医疗保障工作!因为她心里装着的是,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承诺,放不下的是南宁格尔不离不弃的信念。

  2012年8月22日凌晨一点,急救车送进来一位有机磷中毒的小伙子,大家正在准备为其洗胃,突然看到已经睡下的位兰玲也来了,原来天生的职业敏感让她听到120的警笛,马上就惊醒过来。看到情况危急,她二话没说投入到抢救工作,指挥抢救,一直忙到深夜。然而,第二天她又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对于位兰玲来说,她手里总有忙不完的事,心中总有放心不下的病人。晚上值班,一顿饭不知道要吃几回,凉了热,热了又凉,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有一回,她的方便面刚泡好,就听到一位病人嗓门很大,很不客气的对护士指手画脚,嘴里还骂骂咧咧,她立即迎了上去,耐心的与病人交流沟通,解释工作流程。全程陪同病人做检查、化验、拿药,大到疾病机理,小到饮食忌口,事无巨细为病人想的做的极其周到。自始至终她的嘴角都洋溢着真诚的微笑。等到事情解决了,她的泡面早已经凉透了,泡发了……

  有人曾经算过,一个晚上,上班的护士全程走下来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那么,一年、十年、三十年呢?她用热爱、执着、奉献和牺牲镌刻着这条路的里程和路标!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顶着极大的职业风险,她放弃了与父母团聚的节日,割舍了去看望孩子的假期,主动请战留在科里加班加点, “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位兰玲的高尚情操,这就是位兰玲的天使情怀,这就是位兰玲坚持的南丁格尔精神!

  爱心致远 忠诚护理事业

  护士长是医院护士工作的学科带头人,是护理工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她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爱心,还是爱心,让她在忠诚于护理事业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位兰玲时时刻刻思考着自己的员工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自己又能为她们做些什么。急诊部的夜班最累,医护人员下夜班后往往空着肚子倒头便睡,可是饿着肚子又睡不踏实,因此很多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胃病。位兰玲对这些事想得非常细致,她会为所有上夜班的医护人员订上一份早餐;也不忘为每个过生日的人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黑板上也会出现一条祝福语。几年如一日,看似一个小小的举措,却赢得了大家的心,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急诊部的每一个人都乐意和她说说心里话,她就是大家心目中一位充满人情味的知心大姐。

  作为一名勤奋、正直、真诚待人、受人尊敬的护士长,她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带动了这个团队中的每位护理人员心甘情愿、精神愉快地努力工作,为集体争取荣誉。她让个人与集体共生共长,真正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创造的荣耀中共享着职业的自豪和快乐。

  去年8月,28岁的小伙子因患脑瘤,在急诊部经抢救无效而病逝。入院5个多月的经历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母亲眼前。儿子身高1米8多,床不够长,急诊部专门为其加长了病床;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护士门天天为他翻身擦洗,从未让其生过褥疮;儿子大小便失禁,经常是拉尿一床,位兰玲带着护士门一点点清理着,从未皱过眉头;病人家中生活比较困难,急诊部的护士门几乎是将他们的饭给包了下来……泪水早已流干的母亲至今逢人便说:“我没有遗憾,医院的医生护士尽力啦,位护士长尽力啦!在这里,位护士长和急诊室的护士们就像对待自己亲人般地照顾着他,想到的、做到的,都比我这个做母亲的还要周到。过去人家常说,在这个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的,从位兰玲护士长身上让我见识了还有超过母爱的情感,那就是医者之心。”

  位兰玲常说:“护士的爱是轻言细语,细致入微;护士的爱是以心换心,推己及人;护士的爱是恒久学习,永不自满;护士的爱是助人为乐,不论富贵贫贱;护士的爱是一种柔韧的智慧,在平和与内敛中表达着对生命的尊重。”这就是她,一个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南丁格尔精神,发扬“提灯女神”博爱、奉献精神,在护理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用爱托起生命的护士长——位兰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永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