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0青岛行 > 最新报道

以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引领青岛转方式、调结构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   2010-07-17 13:46: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国际金融危机使青岛市“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同时也带来了难得机遇。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是青岛市 “拥湾发展”时代谋求“转方式、调结构”破局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对推进青岛市 “转方式、调结构”的意义
    高端产业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具有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端产业、建设产业高端产业聚集区,将从纵向的产业链本身和横向产业空间配置两个方面全方位提升产业层次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对推进青岛市“转方式、调结构”意义重大。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是青岛市顺势而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
    结构调整需遵循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规律,这种潮流和规律表现为:
    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利用生产要素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的潮流。目前,产业集群正在主导世界经济格局,造就“经济马赛克”的财富创造现象,创造大部分增加值、税收、就业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科特所说:在当今的世界经济版图上,由于大量产业集群的存在,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些块状区域内被创造出来的。我国学者倪鹏飞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竞争力时也发现:产业集群已成为中国经济——浮现的龙脉,爆发的力量,成长的故事,崛起的经典。
    产业集群和集群产业高端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呈现高端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沿“微笑曲线”向两端爬升,竞争优势的获得从主要依靠要素资源的比较优势,到依靠对资源的变现而形成独特价值、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制造业从加工组装到依靠技术进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从OEM (原始设备制造,又称代工或定牌)生产,进一步演变为ODM(原始设计制造),转向OBM (自有品牌制造),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推出自己的品牌。国际高端产业发展也呈现出空间聚集的现象。如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和近年来兴起的生物技术、医疗设备产业聚集区;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电子通讯设备、精密机械和生物技术聚集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金融产业聚集区等。
    政府引导在高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政府通过对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产业发展水平的认识,主动定位自身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应的规划措施,引导高端产业发展的作用在增强。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在推进产业高端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日本传统产业集群高端化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府的干预,日本政府和企业家十分重视传统产业集群中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美国在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集群,大力扶植新兴产业。德国也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实现传统产业集群高端化。新加坡的金融业、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东京的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都与政府的产业规划、政策扶持分不开。
    制造业和服务业日益融合的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日益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二者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关系愈来愈密切。因此,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行动方案都必须体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完整的整合,服务业发展必须紧紧扣住、依附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上,制造业发展也需要服务业的支撑。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是青岛市高端引领抢先机、破困境、壮实力的战略选择
    青岛市经济发展存在产业低端和发展空间不足的困境,要突破这一困境,既要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产业高端,抢占先机;又要优化发展空间,突破空间不足、空间配置不合理的制约。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是青岛市高端引领抢先机、破困境、壮实力的主动选择。
    青岛市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低、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以青岛市七大重点产业为例,目前尚存在“三低”现象。其一是产业层次较低。家电电子、石化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虽然形成千亿级产业,但大都属劳动或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其二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全市56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仅占3%。其三集中度较低。例如机车车辆国产化率已达85%,但本地配套率不足30%。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处于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的产业,其脆弱性更是暴露无遗。因此,青岛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
    青岛市发展空间相对稀缺,要拓宽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空间。如制造业存在产业集中度低、布局分散问题,区域分工不够清晰,与周边地区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有助于优化发展空间。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青岛市拥有突出优势,也积蓄了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能量
    就突出优势而言,主要有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城市基础设施优势、发展环境优势、人才优势等。青岛具备了高起点、高标准发展高端产业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良好基础。同时,青岛市在结构调整和发展的过程中,把握住我国进入了工业化重化工业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机遇,坚决果断地推进城市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轻重工业结构比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目前,从青岛工业化进程看,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2009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 42.75:57.25。 2009经济总量4436.18亿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5000亿元,2009年已提高到45.2%,2009年7大重点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84.5%。这些数字表明青岛市已积蓄了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能量。目前,正处在突破的十字路口和临界点上。
    总之,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有助于抢占产业制高点,站在高端谋发展;有助于优化发展空间,增强城市承载力;最终形成区域增长极,成为山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龙头。
    二、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首先要致力于做“高”的文章,发展高端产业
    发展高端产业的路径包括直接发展和对现有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两种。
    直接创造高端产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自主创新自主发展。通过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可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避免受制于人,但是这种方式必须建立在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创新机制的基础上,进程或许会较慢。二是通过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效果较快,但是容易受制于人,同时面临着扩散效应的陷阱,即如果东道国扩散效应的基础不存在或机制不健全,不会给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带来实际利益,只会沦为国际产业的低端代工者。因此,采用何种方式直接创造高端产业,需要政府在产业规划方面慎重选择。
    对现有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改造。现有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必然要求其产业价值链从下端往中端、甚至上端拓展,从低价值区域向高价值区域拓展。同时,某些行业、某些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也要逐步实现这种产业价值链的拓展。
    一是利用自主创新和再创新的高新技术成果,以及新的产业理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其先进性和控制力。二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业理念、生产流程等,对传统产业进行产业链再造,实现高端化。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传统产业密集地区的产业优势和就业渠道,又可以催生新的产业,从而避免因“腾笼换鸟”而出现的产业断档和真空状态。
    引进人才、技术、管理、重要资源等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特别是目前世界经济调整、增速放缓、全球要素大流动时期,是引进国内外高端要素的好时机。为此,青岛市确定了“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带入高端要素;引进大型科研院所,带入高端人才”的高端产业发展思路。
    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演进,也就是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如目前海尔提出了盈利模式转型的战略转变,即由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OEM工厂,自己则变成营销驱动型企业。这种思路就是致力于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爬楼梯,追求新的利润空间。
    此外,还可通过高端并购、战略联盟(包括产学研联盟)、借助企业搬迁改造实现升级等,走向高端。
    三、做“聚”的文章,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
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有三个阶段:聚集胚阶段——聚集核阶段——聚集体阶段。而政府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集群化战略是重要的推进路径。
    聚集胚阶段。主要特征是聚集区内以某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为主,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这一阶段发展目标是促进高端生产要素的集成,要吸引到某个有影响的大型高端企业,或者当地正好有某个智力密集的高等教育机构,或者是有意识的植入某个增长极,以埋下高端集群的种子。为此,需要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推动和促进高端产业的聚集。要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围绕业已形成的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引资,发展配套产业。政府将政策的重心放在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之上,并且为这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聚集核阶段(地方生产系统)。这是聚集区的成长阶段,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幅度增宽,出现多项产业相互支撑的局面,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链之间流动频繁。这个阶段的集成强调的是高端企业间分工协作关系和上下游生产企业供应链联系的形成,从粘滞在集聚胚的节点,到具有物流、信息流、商流功能的供应链,再到柔性专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网络,相互之间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企业网络系统,为下一阶段的高度集成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这一阶段集群升级和发展目标是促进企业及组织的中度集成,拉长产业链,做宽产业幅度。
    聚集体阶段(区域经济系统)。这是聚集区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集群表现出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和强大的产业竞争力,生产要素实现低成本畅通流动,产业集群之间的交流广泛,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聚集区发展的重点应促进社会文化的高度集成。公共政策应转向促成创新氛围的形成上来,通过营造区域创新文化环节的方式整合各要素,充分发挥系统内文化和亚文化的协调效应,以增强区域经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形成稳定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集聚体,最终完成产业聚集的高度集成过程。

蓝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