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修鞋摊贩供出三个大学生 酷暑寒冬天天出摊十小时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云云   2015-02-05 14:32:00

关键词: 于希良 商河人 大学生 小摊 拉锁

  于希良认真修鞋中。

  于希良给顾客换拉链。

  走下商中桥,就是于希良夫妇的修鞋小摊,他们已经摆了25年摊。无论酷暑寒冬都是早上7点摆摊,傍晚6点收工,一年365天几乎日日如此。靠着修鞋换拉锁配钥匙,夫妻二人一分一毛地积攒,供出了三个大学生。49岁的于希良常说:“我没给孩子留下存款,但让他们学会了攒本事,人只要靠本事就能吃饭,所以咱们都饿不死。”

  一小时来了20名顾客

  在商河县城,要想找个修鞋换拉锁的地方,地道的商河人都会说“在商中桥下面,有个小摊,他们都做了好多年了”。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商中桥附近,看到了于希良和他不足两平米的小摊。于希良笑着说:“别看咱摊位小,顾客热情很高。”短短的一个小时时间里,于希良的小摊上来了20名顾客,其中大多数是换拉锁的。 

  一个修鞋机器、一张桌子、两个小板凳、一辆堆满杂物的电动车和一盒散落分布的拉链,就是于希良全部的家当,他的小摊设在胡同口上,四处没有遮挡,小摊周围也没有任何防寒措施,风从四面八方吹向小摊。记者来时,他正坐在小板凳上修鞋,腿上盖了一件破棉袄。雪后的商河气温有点低,大街上闲逛的人比平时要少得多,于希良的小摊上却挤满了顾客。粗略一数,有七八名顾客在等待着。

  客人张先生将手中的鞋放在摊位上,很自然地和于希良聊起了天。他笑着说:“本以为天这么冷,你不来了呢,没想到还在。”于希良往上揪了揪衣领,乐呵呵地说:“今年这天不算太冷,前几年下大雪的时候我都没耽误,除了过年那几天,你天天都能见到我。”据于希良介绍,除了过年那七八天,他几乎每天早晨7点左右出摊,傍晚6点左右收工。 

  说话的空当,于希良已经将手中的鞋修好,对顾客说:“您把鞋拿好,3块钱。”记者发现,顾客把五块钱放进于希良的钱袋里,自觉拿走2块钱,全程于希良看都没看一眼,一直做着手里的活。记者不禁好奇地问,“你都不看一眼吗?万一少给或者多拿呢?”于希良摆了摆手说:“不会的,都是老主顾了,再说了谁会在乎这点小钱,我摸鞋摸得手脏,就不给他们找钱了,我这从来没出过啥差错。”

  从不嫌鞋脏,脚比手干净

  在于希良的小摊旁堆着各式各样的鞋,鞋的干净程度也大相径庭,很多鞋都沾满泥巴,白色休闲鞋都穿成了黑色,记者旁边一双男士运动鞋隐约传来异味。好不容易等到一群顾客离开后,记者不禁感叹“这鞋也太脏了吧。”

  于希良说:“慢慢就习惯了,我现在很多时候都闻不到。”于希良每天平均修10双鞋,这25年修的鞋也得八九万双,他笑称“八九万双鞋,啥样的都有。”据他讲述,有很多顾客来修鞋时,都会特意洗洗鞋,让他最感动的就是有一次一位60岁的老人来修鞋,他一直等在鞋摊旁,等到周围的人都走了,才让于希良修,老人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的脚臭,怕熏着大家,也怕熏着你,昨天洗了今天才穿上,但是又有点臭了,真是不好意思。”于希良拿起老人的鞋,二话不说就埋头修了起来。他说:“没事,不臭,您慢慢等着就行。”

  但是也有很多顾客不会讲究这些,觉得既然花了钱无论啥样都得修。于希良刚开始时,也不是很适应,尤其是很多男士鞋味道特别大。要是一天三五双下来,熏得头疼,收工回家洗好几遍手,还是觉得有异味,吃饭也不踏实,后来渐渐习惯了,也就没事了。 

  于希良说:“我现在觉得脚比手干净,脚穿在鞋里啥也不接触,手这也摸那也摸的。”谈到最开始修鞋,那时于希良才24岁,他说:“一个小伙子修鞋,总觉得不是很体面,当时一天能挣三五块钱,能养家糊口,就觉得很不错了。”后来三个儿子陆续出生、上学,他也就没心思再换行业了,他说:“干一行精一行,我就慢慢琢磨怎么把鞋修好,没想到一干就是25年。”

  没给孩子攒钱,让孩子攒本事

  于希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天能换30多个拉链,每个5角到2元不等,大约每天能修10双鞋,每双2元到5元不等,再加上配钥匙、修些其他东西,每天大约能挣一百块钱。他说:“我就是靠这个小摊慢慢攒钱供三个儿子上大学的,这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

  于希良的三个儿子都是本科毕业,现在都已经找到稳定的工作,大儿子已经成家。有时候会看到于希良领着他的小孙女在鞋摊上玩,他的老伴张训荣在摊位上忙活。于希良说:“我觉得现在特知足,孩子们都出息了,我也就满足了。”

  于希良说:“我周围的人都攒下钱了,只有我干了25年还是一身轻啊。”他说前几年邻居去银行多数是存钱,而他去则多数是打钱,三个儿子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是两三万。他说:“我有时候都能把自己给逗笑了,三个账号一个个输,来时兜里鼓鼓的,出门时兜里空空的。”据他描述,后来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他每次来,工作人员都说:“于叔,是不是又打三个账号啊。”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朋友劝他少供一个儿子上大学,负担太重了。于希良说:“我不给他们攒钱,让他们好好上学攒本事。”为了让儿子好好读书,于希良从来不和孩子们讲家里的情况,无论谁问都是“放心读吧,家里有钱”。无论是哪个儿子回家,他都是做好满桌子的菜招待他们,嘱咐他们吃好喝好。所以直到儿子毕业,也不知道家里的实际情况,都以为家里经济状况很好。于希良笑着说:“有时候家里连500块钱都拿不出来,但是他们都不知道。”现在儿子们都买了楼房,首付都是于希良出的,他笑称,“刚好了几年又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了。”

  来修鞋的刘女士说:“老于是个实在人,一心想让孩子们读好书,老于还是个见义勇为的英雄呢,他自己都不说。”据刘女士讲述,去年的冬天,有小两口在河边吵架,妻子一时想不开就跳河了,丈夫紧接着跳下去,可惜小两口都不会游泳。听到岸上人的喊声,于希良二话没说就跳下去了,在路人的帮助下救下了小两口。于希良不好意思地说:“都过去了,没啥值得说的,谁遇到了也会救的,后来小两口和好了,过年的时候还来我家给我拜年,可惜我没在家。”见习记者 李云云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