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对口援藏20年:为让昌都换新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8-11 14:59:00
2014年,是中央实施对口援藏决策方针20周年,也是重庆对口援藏20周年。
20年来,我市连续选派7批169名援藏干部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工作,从新农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入手,为昌都发展注入活力。
20年来,我市共建成援建项目99个,援助资金、物资共计7亿元,完成昌都昌庆街及广场、昌都图书馆等多个重大项目,对促进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项目保障民生发展
从昌都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往类乌齐县前行,经过一片蔬菜大棚和一个个在建的居民住宅,记者来到了类乌齐县桑多镇恩达村。
这里是由重庆援建、总投资117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农牧民安居示范点。记者看到,一栋栋漂亮的民居分布道路两旁,学校、小区道路硬化、太阳能节能路灯等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中。
20年来,我市援藏资金和项目不断向民生倾斜,极大地改善了昌都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如开展“促进藏籍大学生就业”活动,市人社、教育部门先后协调和动员131家企业,为昌都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
投资约400万元,改扩建了类乌齐县水厂及应急水源管道。按照日均供水能力2000吨规模设计,该水厂可满足县城8000人口日常生活及工商业需求。
总投资300多万元的芒康县电视台大楼及数字化改造项目,则实现了电视台数字化安全播出,添置了录音、采编、制作等有关的设施设备,增强了电视台的传播能力。
……
援助与培训兼顾 增强地区“造血”功能
为让支援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我市还注重援助与培训兼顾,通过科技援助和产业援助,增强昌都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20年来,我市为昌都地区培训干部1500多人次,接待昌都党政干部考察学习450多人次,安排短期挂职干部250多人次,村支部书记挂职58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藏区干部工作水平的提高。
我市先后落实科技援藏项目10余个。
重庆市科委援助的《昌都地区八宿县微水发电》项目,解决了当地56户521人的生活用电问题。
在昌都青稞收获的关键时节,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按期派出测土配方施肥援藏专家组,赴昌都地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援藏工作。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爱助童心”医疗队定期赴昌都开展义诊,并组织医疗专家奔赴类乌齐、丁青两县,对先心病患儿进行筛选,免费为他们提供手术治疗。
经济发展,产业先行。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我市动员和组织企业到昌都地区投资,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目前,我市能源投资集团、太极集团等一批企业分别与昌都地区行署和类乌齐、芒康两县就水电开发、中药材研发及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农牧产品深加工、旅游、三产服务等项目签订了投资协议。部分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今年,重庆市政府还安排北部新区对口支援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除给予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技术支持外,还出资5000万元为昌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条干道公路,并注资2000万元与昌都地区共同组建园区建设开发公司。
……
重庆20年的对口援助,给昌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昌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25.4%;接待游客96.46万人次,同比增长3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8.3亿元、46.4亿元、47.8亿元,同比增长3.9%、43.3%、2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36.4%;税收收入10.58亿元,首次突破10亿大关,同比增长62.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831元(其中现金收入4600元),同比增长17.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20元,同比增长9.8%。
责任编辑:刘宇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