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首次外出打工命丧昆山爆炸 留下10岁女儿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08-07 09:13:00
8月2日早上,唐志平和往常一样,5点50分起床,做饭。和妻子罗吉会吃完早饭后,他用电瓶车把她送到中荣金属制品公司门口,罗吉会6点50分就要上班。
唐志平以为,这天会和往常一样,他下班去等妻子,“她们有时晚上要加班到十一二点”。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打破了这个打工家庭的平静……唐志平等来的,是罗吉会在爆炸中遇难的消息。
趟无奈的远门做生意折了本第一次外出打工
据唐志平介绍,两人也曾拥有一段幸福快乐、甚至富裕的生活。“在老家做小生意,收猪毛,做了有二三十年了。以前生意很不错,每年都能赚一些钱,日子也过得还可以。”
然而,一场家庭变故让老唐几乎崩溃。“我们有一个儿子,都16岁了,得病死了。”唐志平告诉记者,儿子的病花了他们几十万,最后还是没有治好,“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几万元的账”。后来,夫妻俩又有了女儿,今年才10岁。
“前两年生意开始不好做了,本来想做大一点,就在银行贷了20万,没想到不光利息折了,连本都亏进去了。”唐志平说,他和妻子罗吉会这才出去打工的。
“我们都是第一次出来打工,第一次出远门。”唐志平说,原本是打算在昆山多干两年,把贷款还了,然后有点积蓄,做点小生意,“至少可以让手头宽裕一点嘛。”
场意外的爆炸约好厂门口见 等来的却是妻子遇难
8月2日早上6点20分,唐志平的电瓶车载着妻子罗吉会在中荣公司的大门口停下。看着妻子走进厂门,唐志平这才向着自己工作的厂子骑车而去。“每天下班都要过来接她或者等她,她们6点50分就要上班,下班时间不定,早的话晚上八九点就下班了,有时候加班到十一点。”但唐志平没有想到,意外发生了。
“我当时正在修胶圈,一个工友把电话递过来,说是我妹夫找我,这才知道老婆她们厂爆炸了。”来不及多想,唐志平一边往厂外跑,一边给罗吉会打电话。“打了好几个电话,她都没有接。”这让唐志平更加着急。8点20分的样子,也就是在爆炸发生后差不多50分钟的时间,唐志平终于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话,“你快来,厂里爆炸了,死了好多人……”罗吉会在电话里告诉他。“你莫慌,往外面跑,在大门那里见。”唐志平说,挂了电话,他继续往中荣公司赶去。
但到了厂门口,唐志平却没有见到妻子。焦急的他,一遍又一遍地拨打妻子的电话,始终没有人接。“不断有受伤的人被救护车接走,我想可能她也受伤被送去治疗了。”唐志平便开始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找,找遍了5家医院,也没有找到人。8月5日早上,唐志平终于等到了妻子罗吉会的消息,她的名字出现在昆山爆炸的死亡名单中。
不信妈妈走了 10岁女儿在等她回来
得知妈妈可能出了意外,女儿小丹和婶娘连夜乘飞机赶往昆山。“妈妈不会有事的,她头一天还给我打电话呢。”在电话中,小丹告诉记者,妈妈在8月1日还给她打了电话,让她在老家要听话,要认真做暑假作业,要好好学习,“我都有一年多没有见到他们了,妈妈说今年过年回来看我呢。”小丹还安慰爸爸,“爸爸,妈妈一定还活着,你放心,这电话都还能打通,只是她可能没法接而已。”
6日下午,唐志平在昆山殡仪馆见到了罗吉会的遗体,人一下子就瘫坐在了地上,憋了几天的他,嚎啕大哭起来。小丹不愿跟爸爸去殡仪馆,“我希望他们去殡仪馆找不到妈妈,这样就说明妈妈还活着。”
新闻背景:
8月2日上午7时37分左右,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截至8月4日,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47岁的德阳人罗吉会就是这家公司的抛光车间女工,爆炸发生后还跟丈夫唐志平通了电话,然后便失踪了,直到8月5日出现在死亡名单上。
段心酸的话语岁数大了难找工作 环境差是无奈之选
从2013年年初出门到现在,唐志平一直在一家修理胶圈的厂子工作,而妻子罗吉会则在中荣公司,“她一个月可以拿5000多元,我差不多可以有4000元左右。”而如果在老家附近打工的话,两个人最多一月能挣四五千元,加上生活消费和家庭开销,一年到头也存不了两个钱。在昆山一年多的时间,两人已经还了十多万元的债务和部分贷款,“还有一大半,再干两三年就可以还完了。”
唐志平说,他去妻子的车间看过,“脏得很,到处都是粉尘。”但由于“还挣得到钱”,这一年半多时间以来,两人都没有换过工作。“也不好换,我们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不好找工作,只有吃苦耐劳,人家才要你。”
为了攒钱,他们2014年春节没有回德阳老家,“回一趟老家至少要花一两万。”唐志平说,虽然家里有快80岁的老母亲和刚刚10岁的女儿,他们还是选择留在昆山过年。唐志平说,原以为再干两年就可以回老家照顾母亲教育女儿了,没想到却发生了这么惨烈的意外。
虽然不愿相信母亲已经去世,小丹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我会好好读书,今后找个好的工作,好好孝敬奶奶和爸爸。”记者手记
在外打工的亲人们,请平安回家
看到昆山爆炸的消息,我想起了在外打工的姐姐和姐夫,他们在无锡江阴,距离爆炸发生的地方不远。他们出去已经很多年了,从曾经的年轻姑娘小伙变成了如今的中年人,一个酷暑里仍在高温下烧电焊,一个在满是噪音和粉尘的纺织车间。
他们也是一两年都不回老家的,确实如唐志平说的,回来一趟至少要花一两万甚至更多。这次,我给姐姐姐夫打电话表达担忧的时候,他们也叹着气,“再干几年吧,然后就回来做个什么小生意吧。”我想,这也许是不少打工者的心里话。虽然工作环境差,噪音、粉尘、高温和有害气体……但他们总说“再等等吧”。
在外奔袭,是他们做出的一种选择,但我真心希望,出门在外的亲人们,请照顾好自己,平安回家。
华西都市报记者 唐金龙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