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大战背后:抢人才不易 守人才更难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7-06-28 09:17:00
半岛全媒体记者 朱艳丽
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正在全国打响。
有着“石墨烯之父”之称的安德烈·海姆教授每年到深圳两次做科研工作,每次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得知后笑称:“一年在深圳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少了一点。”言语间,他希望安德烈·海姆有更多的时间分给深圳。
与此同时,南京、江西也向安德烈·海姆抛出了橄榄枝。在此之前,安德烈·海姆已经被聘请为青岛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并且还是高新区、崂山区、莱西市的“座上宾”。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上至各省市,下至各区县,无不参与其中。力度不断加码,招数不断出新。
前所未有的人才战
作为一项将会对工业和材料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石墨烯备受全球关注。青岛明确把石墨烯高新产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目标,包括高新区、莱西市、平度市、崂山区都在发力布局石墨烯产业。有着“石墨烯之父”之称的安德烈·海姆自然成为这些区市的“座上宾”。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某区市与一位“”专家的洽谈工作出现了一些波折——别的地区也在邀请这位专家落户。于是,能否给出更为优惠的政策,成为赢得这次竞争的关键。
“我们是求贤若渴啊!国家‘’是我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来一个‘’这种高层次人才,我们就想办法留下。而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该区市人才办负责人告诉半岛记者。
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正在打响。
石墨烯发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教授,已经深切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热情。
作为一项将会对工业和材料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石墨烯备受全球关注。青岛明确把石墨烯高新产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目标,包括高新区、莱西市、平度市、崂山区都在发力布局石墨烯产业。有着“石墨烯之父”之称的安德烈·海姆自然成为这些区市的“座上宾”。
2015年10月,青岛高新区聘任安德烈·海姆为“园区石墨烯企业技术中心顾问委员会名誉主任”,“希望他给予青岛高新区石墨烯产业大力支持和指导”。
莱西紧随其后。2016年3月,莱西市考察团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拜访了安德烈·海姆。不久,安德烈·海姆参与投资运营的青岛德安新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莱西开建。这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一家以股东身份参与创办的企业。
“市领导出面洽谈、通过其他人才做中介帮助沟通,从洽谈到签约,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付出了大量努力。等到其他地方知道消息的时候,我们已经洽谈得差不多了。”莱西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介绍。
“我们也进行过洽谈,最终没能争取下来。”青岛另外一个区市人才办的工作人员至今仍为安德烈·海姆没到本区落户感到遗憾。
希望获得安德烈·海姆垂青的不止青岛一个城市。今年以来,安德烈·海姆曾到访南京、深圳、江西等地。当地主要领导都邀请他加强与本地的合作。
得知安德烈·海姆每年到深圳两次,一次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展科研工作时,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笑称,“一年在深圳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少了一点。”他欢迎安德烈·海姆充分利用深圳的市场化优势和产业化能力,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平台。
仅隔四天之后,安德烈·海姆就受到了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的接待。后者表示,石墨烯是南京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希望与安德烈·海姆深入对接合作,共同推动石墨烯产业加快发展。
三顾茅庐的现代版
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常驻院士、外聘院士以及通过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柔性引进的院士总数达106人。院士们所从事的专业涉及电子学、地质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等近20个领域,涉海院士占全国70%。这些院士的研究项目,一旦实现产业化,每个都具备培育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链的潜力。
人才争夺的背后,是各地对于加快经济转型和新旧动能转化的渴望。
“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关键,就是要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被称作第一资源的人才队伍中,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各地争相引进的核心战略资源。
东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宏教授是平度引进的第一位“”学者。“2012年,平度成立人才科,着手引进‘’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但部门刚刚成立,还缺乏经验。”
平度市委组织部辗转很多关系,打听到王宏教授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升平度的传统产业机械制造业。市委组织部的主要领导立即赶了过去。不巧,王宏教授恰好出国。一行人在沈阳一等就是一个星期,直到与王宏教授见上面才回来。”平度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介绍。
而在接下来与王宏教授的接触中,平度展现了充分的诚意。“对于包括王宏教授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来说,平度是一个很陌生的县市。所以一开始的态度是拒绝的。我们邀请他先来平度实地考察看看。之后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只要王宏教授来平度,市领导、组织部的领导都会亲自陪同。”
处在人才高地“塔尖”的院士,是各地争抢的香饽饽,享受的待遇自然更高。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常驻院士、外聘院士以及通过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柔性引进的院士总数达106人。院士们所从事的专业涉及电子学、地质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等近20个领域,涉海院士占全国70%。这些院士的研究项目,一旦实现产业化,每个都具备培育千亿级甚至万亿级产业链的潜力。
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北部的青岛院士港,是全国首个院士园区。为避免与青岛市内其他区市同质竞争,李沧区错位竞争,重点吸引国内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以及俄罗斯、乌克兰、日韩、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院士落户院士港。
神经药物权威王玉田院士是青岛国际院士港首批签约院士之一。而在去年6月,院士港与王院士接洽时,王玉田院士还在犹豫不决。去年7月27日,得悉王玉田正在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专利批件,区长李兴伟连夜带队进京奔走。7月31日,王玉田院士回加拿大前拿到了批本,合作随即拍板。
针对院士的服务,李沧区更是集全区之力:党政军企金、产学研用推十大环节全部打通,政策、融资、财税、法律,全都点对点靠上服务,有困难直接可找书记、区长……
“我们的市领导非常重视人才工作,在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市领导将‘争抢人才’代之以“掠夺人才”的说法,意思是‘不管怎样,要先把人才抢过来再说’。”青岛某区市组织部门一位领导,这样描述他亲身感受到的“硝烟味”。
某种程度上,来自内部的考核机制让这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据了解,自2012年开始青岛就对人才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每年都会对各区下发引才引智目标分解任务。“这些目标任务完成得怎样,每年全市都会排名次,排名靠后会影响年底评优、干部任用。另外,这两年青岛对人才工作的考核逐年加大。原来在千分制考核中是10分,从去年开始占到了20分,我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大吸引力是事业平台
2016年以来,在顶层设计之下,引才引智,成为青岛政策的发力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青岛市各政府部门、各区市与功能区出台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总数超过10条,这些政策具有鲜明的倾向和特点;不同政策组合下,青岛关于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早在一年前,青岛相关领导就提出,“今天的青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识到人才对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各类英才来青岛创新创业。”
进入2017年,越来越多的地区吹响号角,加入到人才争夺战中。
“浙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实施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5月21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表示。
此前一天,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则称,江苏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求人才。
在这场抢夺人才的竞争中,上至各省市,下至各区县,无不参与其中。济南人才新政30条;合肥人才新政20条;广州构建具国际竞争力引才用才机制;武汉设立招才局;上海浦东首设海外人才局……力度不断加码,招数不断出新,呈现出各地对于人才争夺的激烈之势。
6月7日,落户平度市的“”专家浙江大学付敏跃教授,顺利拿到了自己公司的营业执照。从企业注册到落户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他只来了一趟就办好了全部手续。
在此之前,平度市的人才工作服务专员已经帮付敏跃教授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在各地都在抢‘’专家,给出的待遇一个比一个优厚,说实话平度的区位等不占优势,‘硬件’不足的情况下,就得拼精准的服务。”平度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是否敢于拿出具有足够含金量的政策,意味着这个城市对人才的价值是否真正重视。2016年以来,在顶层设计之下,引才引智,成为青岛政策的发力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青岛市各政府部门、各区市与功能区出台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总数超过10条,这些政策具有鲜明的倾向和特点;不同政策组合下,青岛关于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进入2017年,山东、江苏、河南、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均密集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各个城市面对人才摆出“不差钱”态度。青岛引进首批顶尖人才团队,获1亿元财政资助;合肥5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深圳自2016年起,每年市级财政都会拿出44亿元用于人才工作,相当于2015年预算的两倍多,加上各区配套资金,数目将近百亿元。当地领导表示,还会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因为“投在人才上的钱再多也不冤枉”。
一方面是不断加码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是不断出新的招数。先是深圳邀请马蔚华、王石、王传福、徐少春等20位名人,每人每年可以向深圳推荐人选,深圳将这些人直接认定为高端人才,给予相应的待遇。
之后,青岛也表示要成立特殊人才举荐委员会,邀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委员,推荐具有特殊才能或作出特别贡献的人才。
武汉则聘请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等16人为武汉“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
从这一轮的抢人政策来看,除待遇大比拼之外,红利还包括人才松绑、人才安居、人才服务、孵化平台、激励保障等方面。
“对人才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事业平台。而高层次人才掌握的技术或成果往往是国内或国际领先的,他们需要的平台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还需要有相应的高层次研发平台、高水平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这样才能承接科技成果的转化,让高端、前沿技术由实验室走向市场。”平度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说,越是高端的人才,对创业平台和综合环境的要求就越高。
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与国家“”专家王宏教授就“两化”融合展开合作,不仅仅在于企业有转型升级的强烈愿望,还在于德盛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有自己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本身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在合作中能承接高端技术转移,并能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
事实证明,这次合作使得平度的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产业得到了提升。“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平度市最大的机械制造企业,此前管理比较粗放,‘两化融合’方面存在不足。”
自从王宏教授的团队过来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很快。现在公司老总也表示,“向工业4.0迈进很有底气。”
能引才更要善用才
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青岛市人才总量突破160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26%,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均列全省第一。其中,在青工作“两院”院士56名,增长13%;国家“”专家140人,增长近20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18人;泰山学者115人,增长1倍。
通过引进人才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例子还有很多。
平度市引进的复旦大学国家青年“”专家董安钢教授成立了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产500吨石墨烯生产线,生产的石墨烯导电剂产品已被市场广泛认可,并已成功应用于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大型锂离子电池生产商。该公司是目前石墨烯产品销售量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65%,2016年销售收入达7000多万元。公司2016年获上市公司“道氏技术”投资1.78亿元。
又比如,引进国家“”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卢江,成立青岛泽山谷葡萄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技术培训、葡萄酒文化体验和传播等于一体的375亩现代化葡萄示范园区,带动了平度葡萄产业结构调整。
虽然深处争夺战之中,对于目前各地争抢人才的激烈态势有着切身的体会,但采访过程中,平度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有着冷静的认知:“如果仅仅把高层次人才作为考核加分的‘砝码’而盲目引进,不仅会造成财力的浪费,更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所以必须聚焦关系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开展‘精准’引才,要防止出现‘砸钱抢人’的恶性竞争,不能搞只靠待遇、只看‘帽子’的竞价挖人大战。”
“引进高层次人才,要解决‘先热后冷’问题。”这位负责人直言,当下不少地方相继出台引才新政,高薪揽才,热情不可谓不高。但人才引进以后,有的地方服务“降温”,对后续工作研究不到位或不细致,致使引进的人才不能发挥预期作用。
“所谓‘抢人才容易,守人才难’。”这位负责人感慨。
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青岛市人才总量突破160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26%,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均列全省第一。其中,在青工作“两院”院士56名,增长13%;国家“”专家140人,增长近20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18人;泰山学者115人,增长1倍。
但是,这和深圳相比差距不小。记者拿到的一组数据是:截至2015年,岛城的人才总量仅为深圳的37.9%;每万人中拥有人才数量不到深圳的一半,外籍专家数量仅为深圳的3.8%。由此来看,新一轮全国各地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青岛还有努力的空间。
政策红利之后
青岛、武汉、南京、无锡、镇江等城市也都针对不同群体的毕业生发放数额不一的补贴:既有深圳为符合条件的本科到博士生发放住房补贴1.5万至3万元,也有杭州为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家使足了劲,争抢抛出政策红利,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大学生留下来。
除了高层次人才,应届毕业生也都是各地争取的主要对象。当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采取人口疏散政策,房价等生活成本高企时,二线城市争相抛出钱、房、户口等最具吸引力的筹码,以增加自己在争夺战中的胜算。
饱尝人才流失之痛的武汉,把大学生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的武汉市两会上,“五年吸引100万大学生在武汉创新创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股年轻的力量,被视作“复兴大武汉的主力军,决定着城市的格局和高度。”
“留住大学生,我们不能‘顺其自然’,一定要‘刻意人为’。”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
2017年3月,武汉推出专项政策解决留武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
一个月后,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个省会城市在武汉召开联席会,就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大学生自愿缴存使用公积金等议题达成合作行动计划,5城市首开在校大学生缴纳缴存公积金先河。
武汉市委组织部坦言,此次新政从大学生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等九个方面破解留汉痛点,下足了血本。
之后,福州加入战团,并且甩出大招:给予博士选调生包括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每人每月2000元、期限最长5年的租房补贴、购买90平方米人才公寓且享受销售价格30%的市级一次性货币补贴等多项措施。
西安出招更狠。2017年1月15日,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批示“三不一优”原则,即落户政策不设门槛、不收费、不设复杂审批手续,实施“全国最优惠落户政策”。
6月13日,西安再次祭出大招,继续放宽落户条件——本科学历人员(含国民教育同等学历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的年龄限制,由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调整至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设年龄限制。是否有房产、是否有工作单位,都不再是人才流入的门槛,充分满足广大人才“先落户,后就业创业”的实际需求。
除此之外,青岛、武汉、南京、无锡、镇江等城市也都针对不同群体的毕业生发放数额不一的补贴:既有深圳为符合条件的本科到博士生发放住房补贴1.5万至3万元,也有杭州为新引进应届高学历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大家使足了劲,争抢抛出政策红利,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大学生留下来。
“现在政策是有了,真正落地后的效果如何,还得耐心看看。政策确实会有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工作岗位。如果光有那么多政策没有合适的岗位吸引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武汉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领导参加过政府部门组织的多次研讨,他告诉半岛记者,根据他们的统计,每年该校有30%的大学毕业生会留在武汉就业,今年的情况没有明显的增长。数据显示,去年留在武汉的毕业生为15万人。在政策的红利下是否能完成今年留汉毕业生17万的预期目标,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