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拥抱成高考送考标配 新疆班考生难舍青岛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7-06-08 09:00:00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跨越3000多公里、乘坐40多个小时火车、到青岛求学整整四年,高考对于这些远在青岛求学的新疆班考生们也具有特殊意义,除了圆梦还意味着即将分别。今年青岛66中首次作为高考考点,66中的考生也无需再东奔西跑,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考试了。入场前,66中的校长和老师们与每一名新疆班考生一一拥抱,场面感人。还给考生都发放了棒棒糖和蓝丝带,送出美好寓意。
暖心拥抱成为送考标配。6月7日,19中考点,考生走入考场时受到了老师的热情拥抱与祝福。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报道
校长老师
在家门口集体送考
今年,青岛66中的新疆班毕业生共有3个班级,95名学生来自7个民族,其中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6月7日早上7时30分,学生们吃过早餐,就陆陆续续来到学校门前的广场上。每年考前老师为他们送考已成为惯例,尽管今年是在自己家门口考试,但也不能例外。为了缓解学生们考前的紧张心情,校长薛风楼和老师们的加油鼓劲里都充满了幽默。“你们要相信,你不会做的题目,考场里绝大部分人也是不会做的。”
“大家互相再检查一下,看看身份证、准考证有没有带。今天天气这么好,大家考试肯定都会很顺利的。”老师们边说着,边向95名新疆班考生逐一拥抱,新疆班的学生们一个个都露出灿烂的笑容。拥抱之后,老师们还有惊喜送给大家,他们给每一名新疆班考生的手臂上都系上了一根幸运蓝丝带,还准备了一根红色棒棒糖作为礼物鼓励学生,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一个“棒棒”的成绩和前途。
难舍青岛
志愿填报青岛大学
青岛66中自2005年8月开始承办新疆班。学校主管新疆班的主任臧绍法说,按照规定新疆班的学生来到青岛要先上一年的预科班夯实基础知识,所以他们的高中生活是4年。除了暑假的40多天回家,其他日子里,学生一直和青岛的老师在一起,为自己的高考梦想努力。四年里,这些在异乡求学的新疆班学生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在外生病……和老师的感情也在日常点滴浸润。
备战高考的日子,每个新疆班的教室后面都写满了励志标语。“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内地上学的,求学这么艰苦就为了高考最后一站,希望自己能够梦想成真。”新疆班学生一个个都信心十足。据了解,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生是先填报志愿再参加高考,“青岛的经历已成为我人生中的重要印记,我舍不得离开青岛。”报考了青岛大学的谢日古丽告诉记者,她喜欢青岛的环境,所以希望有机会能留在这里,继续读书。学生齐乃尔·迪力夏报考的则是医学专业,她说家乡医生很少,所以想学成后回家帮助更多人。
6月10日95名
新疆考生即将返程
高考对于这些新疆班学生来说,除了梦圆还意味着分别。4年相处,大家早已亲如一家。学生们称呼班主任老师也都是以妈妈相称。“每年春节都是邹妈妈陪我们在学校过的,很多时候她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一位叫马小慧的女孩说想到即将离开生活了四年的青岛,还有教过她的老师,她这几天一直都很伤感。在临考之前,老师们也十分牵挂和不舍,对学生们的叮嘱说了一遍又一遍。“今天把孩子们送上高考战场,我也结束了这四年的使命。”新疆一班班主任邹金萍边说着便开始哽咽。
邹金萍说,由于新疆班学生受到语言影响,再加上家长又不在本地,所以就需要老师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大课间和周末,老师们都会拿出休息时间来给学生们辅导。全程陪同学生们参加高考后,9日老师们还要安排新疆班学生进行回疆前的最后一次购物,9日下午3:30将为学生们举行毕业典礼,10号还要坐火车一直把学生们送回新疆。
“能够上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生们,其实都是当地的佼佼者。他们在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就要经过一次严格的考试选拔,才能来上学。他们自己身上也都肩负着建设家乡的重要使命。”据臧绍法介绍,此前已毕业的8届19个班669名新疆班考生,全部被本科大学录取。其中,很多学生还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深造。7日~8日,他们也会和众多普通考生一样走进考场实现自己的高考梦,而他们的赴考之旅也全程都有学校老师的陪伴。
■特写
最后一次送考,她哭了
黄江萍和同学们的合影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军 报道
半岛都市报6月7日讯 7日上午,在青岛一中门口,考点,青岛二中政治老师尚群一早来到一中门口,每当有自己学生过来时,她都上前给考生一个大大的拥抱或握手,送上祝福语。尚老师说,在她执教的27年时间里,已经送过十几届毕业生。“老师在哪,学生心里就会有个安慰。最后一课时就告诉同学们,我一定会去送你们!”在她看来,同学们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她不能缺席。
上午语文考试即将结束时,在青岛一中考点外,有一位教师特别引人注目:手系蓝丝带,身着红上衣,和周边家长不停打招呼。她是青岛二中高三五班班主任黄江萍,黄老师说,她刚刚从青岛二中赶过来,早上在二中送在二中考试的同学进考场,中午在一中接在一中考试的同学出考场,然后下午送在一中考试的同学进考场,之后再赶往二中接在二中同学出考场,一天不停奔波在路上。对黄老师来说,今年高考意义特殊:明年2月她就要退休,今年是她最后一次带毕业班,有36年教龄的她已经送走过17届毕业生。
在最后一次班会上,黄老师给每一位同学送了一条蓝丝带和一封信,蓝丝带是希望同学能平静心情考试,在一整页的信上写着针对每位同学祝福。在她的学生中,很多人都带着蓝丝带和信上考场,有的女同学把蓝丝带系在头发上。看到她的学生系着蓝丝带、带着她的信进考场,黄江萍感动得落了泪。最后一次带毕业班,让她对同学们,对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充满不舍。
专员送“轮椅”考生入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恺琦 报道
半岛网6月7日讯 不到早晨八点,青岛二中考场外的送考车辆就已经排起了长队,考点门口围满了考生和家长们。当考生们正在排队进入考场的时候,一位坐着轮椅的考生通过绿色通道优先进入了考场。“因为孩子行动不方便,我们今天早点来,就怕耽误了时间,影响考试。”青岛一中学生家长王玉霞看着孩子被特派的考场工作人员顺利推进考场,心里的石头也算落了地。
记者采访得知,这位“轮椅”考生是青岛一中的学生李羽超,在二十多天前不小心右脚受伤,发生骨裂。“发生这种事情,我们也挺着急的,也担心影响孩子的高考。”王玉霞告诉记者,当得知孩子高考的考点在青岛二中后,心里便打起了鼓,“二中的地势比较高,楼梯挺多,如果孩子拄拐走的话,可能太累了,不太方便。”于是,她赶紧联系了招生办寻求帮助。“随后,我们便提前联系了二中考点的负责老师,他们爽快地答应开考前帮我们把孩子推到考场。”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