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大类招生"渐流行 海大、青大等多所高校试行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孙雅琴   2017-06-07 09:35:00

关键词: 招生计划 高校 通识教育理念 青大 考生志愿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少考生经常对专业选择举棋不定。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今年两所广受关注的驻青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大学今年均会按“大类招生”。海大今年延续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以及新闻传播学类三个专业按大类招生。而青大今年将会有半数专业试行大类招生,54个专业将被分到18组专业类中。此外,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也从今年起全面试行按大类招生。2017年“大类招生”越来越普遍,这又将会对考生报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起来看。

  招生新政

  海大、青大今年均按“大类招生”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可在本科前一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而从目前已公布2017年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这种招生方式今年渐为流行。

  6月6日,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招生计划正式发布,今年海大有三个专业按照大类进行招生。按照大类招生的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以及新闻传播学类。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下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三个专业;数学类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两个专业。

  除了中国海洋大学,另外一所备受青岛考生、家长关注的青岛大学今年更是有54个专业被分到18组专业类中,拿出半数专业试行按类招生,里面融含了计算机、电子、经济、金融、数理化、材料、管理、生物、机械等专业。此外,对于今年青大综合评价中即将招收的考生,青岛大学也将开设六个创新实验班,进行统一培养。

  深入解读

  通识教育理念可培养复合型人才

  对于按大类招生的模式,海大招生办主任刘贺介绍,按照山东省的综合改革方案,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2020年参加高考时要采取专业优先的志愿填报方式。“所以,按专业大类招生,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另外高校可以招到适合本专业的学生。”据透露,目前海大暂试行三个专业大类,明年可能还会适当增加。

  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交叉培养

  “大类招生和创新实验班都将通过破壁、拆墙、交叉等方式,打破学科界限和壁垒,实现跨学科交叉培养。”青岛大学招生办主任解涛介绍,在新的招生模式下,学生进入学校后先接受为期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培养,后期再进行专业分流,可以给学生一个熟悉学科、了解专业的过程,也更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规划学业生涯发展方案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案。

  记者采访多所高校负责人发现,使不同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贯通的通识教育理念已成高校共识。这种教育理念打破了以院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多选择,从而有利于培养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而其实这种通识教育并不是今年才兴起的,只不过原来试行的院校没有今年这么多。”据介绍,像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采用的就是这种招生模式,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招生。入学后,主要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实施通识教育。

  已成趋势适应新高考改革

  记者从全国范围内查询发现,今年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还真不少,除了海大、青大两所驻青高校之外,全国范围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东南大学等名校也均有全部或部分专业试行大类招生。除了按院系专业类招生、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方式之外,还有按“基地班”“实验班”的招生模式,比如,北京大学的“工科实验班类”、北京科技大学的“理科试验班”,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等。尽管各高校实施程度不同,但可以发现大类招生近年来已在高校渐成趋势。

  为什么今年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类招生?据一所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介绍,这是因为大类招生是对接新高考方案的需要。据了解,去年全国范围内已经有27个省份相继公布高考改革方案。而今年从上海、浙江起,各省份逐步实施文理不分科、逐步减少本科录取批次、逐步过渡到按专业录取的高考新方案,山东省也将在三年之后的高考中全面实行新高考方案。因此,实施本科大类招生能扩大考生在填报志愿环节的选择面,也能让考生进学校对专业有深入了解后再做理性选择。

  

  报考影响

  给了考生更多自主选择权

  据高校权威人士分析,“大类招生”延迟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它的最大好处,就是把确定具体专业的环节推后。学生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充分了解专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而另一方面,“大类招生”提高了考生的志愿满足率,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因为学生在填报志愿选择的是大类而非专业,这样考生志愿涵盖的专业数会远远超过往年的6个,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一些非按“大类报考”的专业,还要考虑专业级差问题。而按大类填报志愿,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就不存在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录取的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

  不过,“大类招生”也并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虽然“大类招生”暂时延迟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时间,但学生最终还是要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的。有的院校是双向选择,而有的院校则要看学生的综合成绩来确定。

  而从目前来看,国内高校大类专业分流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基于学生成绩、平时表现等综合因素分专业。这种模式最直接的影响是,排名在后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实际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却难以选到目标专业。

  二是直接按照学生意愿选专业。这种方法看似更科学,但操作起来很困难。在实际中,大部分学生更乐意选择“热门专业”,这样一来,“热门专业”扎堆,人数太多难以吸纳。所以,考生今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涉及大类招生,需要提前了解自己所报考院校将来分专业的相关规定,这也直接关系到将来学生的专业去向。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