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城迸发活力 产业升级带来便利百姓得益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09-26 11:16:00
青岛高新区蓝湾智谷。
文/图 半岛记者 娄花
总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的优化调整,不能不提的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015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议上提出,要把青岛打造成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作为一个城市来讲,创新也是这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之都”就是指能实现大众创业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形成众创生态,形成千方百计谋创业、千军万马兴创业的城市生态和氛围。打造“创客之岛”,就是让更多有想法、有点子或者是有梦想、有创新意识的人,能够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
创新之城迸发的活力
因为创新的厚积薄发,创新的青岛模式8个月内两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引起举国关注。
数据显示,这些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井喷式上升,是青岛创新驶入快车道的重要证明。可供参考的对比是,2010年,青岛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850件,居副省级城市第十三位;2015年达44962件,申请量连续3年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专利数量飞速增长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看重创新直接带来的红利。
青岛有屋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总监杨志强告诉记者,他们发布的智能家居有屋虫洞系列一共会申请124个专利,“这是一款家电和家居结合的智能产品,在国内国外都还没有相似的产品,所以我们在对手还没有睡醒之前,通过专利来设置门槛,等对手醒来想追上我们的时候,也很困难了。”
通过积极培育,青岛的创客空间也开始涌现,目前已达到20多家。比如,位于红岛经济区的盘谷创客空间,是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他们为入驻项目提供免费办公场地,优惠租住人才公寓,定期开展创业沙龙、技术交流等活动,目前已吸引了100多个项目入驻。再如,在旧厂区上建设的李沧区托普科技创新工场,实行“一条龙”创业服务,现已孵化培育企业52家。
非常可喜的是,有十几家从创客空间进入到孵化器,甚至有的企业已在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上市。另外,海尔海创汇众创空间、胶子驿站创客空间、工业设计ID创客邦等也都各具特色,成为企业孵化成长的摇篮。
这也带动了无数创业者来到青岛寻求机会。
给美国硅谷写信,获得两万五千美元的赞助资金;到旧金山和深圳培训,了解整个生产流程和市场线索;和小米科技合作,获得千万级人民币投资;没有生产厂房,产品却远销美国和澳大利亚……这是一个33岁青岛工程师的创业故事,也是一个典型的青岛创客成长史。
2014年5月28日,在青岛国际创新园内的办公室里,33岁的创业者姜兆宁已经看到了创业成功的曙光。在青岛20多个创业园区,像姜兆宁这样的创客数以千计。三五个人的小公司,一两个闪光点,如同天上的点点繁星,每一次闪光都让天空更加明亮。
在这种氛围下,创新创客在青岛的飞速生长,让青岛的经济更加多元化,生命力更为强劲。
更为可贵的是,青岛的创新创业已经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一种体系和生态,他们带给青岛和青岛市民无限的可能性。
产业升级带来的便利
一座城市经济的转型,最大的受益者是这座城市的百姓。
于乐深家住在黄岛区王家岗附近,工作单位在市南区青岛大学附近。两个地点正好是青岛的一东一西,直线距离最短也有30多公里。
青岛地铁3号线即将全线开通的消息让他感到振奋,地铁3号线起自青岛火车站,经由南京路向北终至青岛北站,很多和他一样经历过“西宿东工”、“北宿南工”的人至少可以通过地铁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时在主城区内无法预测的交通拥堵,“同城生活”的梦想真正照进了现实。
第一时间穿上含有甲壳素的高科技内衣;坐上了时速高达380公里的新一代动车;用上了最新的石墨烯产品;每天都能通过手机判断道路拥挤情况……市民石小勇是个“极客”,他的这些最新的体验全部来自青岛的企业所研发生产的产品。
“十二五”期间,一道道文化大餐新鲜上桌、一件件创新科技改变百姓生活,让市民领略到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青岛知名企业的再出发,给市民带来了惊奇和惊喜,也给企业带来了效益和竞争力。
在智能交通方面,率先设立国际标准的无人值守自动化码头、不需人工介入就能自动控制的智能交通,这些智能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给岛城的产业和城市治理带来重大革新。
智能交通的第二步,是通过用更加智能、先进的综合技术,在港口、交通、养老、医疗等诸多方面,实现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青岛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要结合这两大战役,打造千亿级的智能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让青岛的产业能级和城市面貌等发生质的飞跃。
青岛的海洋科技“十二五”时期迎来了爆发期,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对全市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
而随着万达东方影都项目的立项,石小勇期待青岛电影节的到来。李群表示,青岛作为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引进了一批高端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与文化、科技与艺术得到很好的融合,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
青岛发展影视产业的资源和条件得天独厚,为加快影视产业发展,青岛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发展政策,努力建设发展环境最优的城市。下一步,力争让青岛的影视产业尽早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并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好中国声音。
青岛经济转型带给普通市民的影响还会持续到来。比如,设计产能60万辆的一汽大众华东基地落户即墨,带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0%,将形成一个三千亿量级汽车产业集群。
而青岛签约的空客直升机项目,根据行业权威测算,直升机制造的产业拉动比高达1:10,拉动作用巨大。
这些在家门口的大项目无疑将会带动更多就业,更多高层次的人才被引进到青岛,反过来又会带动青岛更快发展。
已经受益于青岛金融业发展的卜雷以自身经历表示,“毫无疑问,青岛的这些大项目肯定会吸引很多北上广的高端人才回到青岛,青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数说
26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孵化器建设新开工76.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77家,毕业企业589家,全市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达26家。
1.1万件
今年上半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11824件,增长30.3%,发明专利授权3335件,增长58.6%。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