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毕业聚餐成告别主要方式 专家:不应只是吃喝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6-06-14 07:08:00

关键词: 聚餐 专利 大学生学习 饭局式 班级

  

  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季又到来了,扎堆聚餐成为很多大学生告别大学生活、告别同窗的主要方式。除了“眼看着就毕业了,咱们班周末再聚聚,以后想见面都没机会了,一定要来啊!”记者发现,大学的“饭局式”社交并非只是毕业生的“专利”。如今,在大学生活中,聚餐早已成为大学生们的“家常便饭”,每逢周末,学校附近的餐馆更是座无虚席。

  毕业季成聚餐由头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调查,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其中一人1个月竟然有20多次饭局。大学聚餐似乎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昨天晚上7点左右,记者来到麦岛路餐饮一条街,一家烧烤店已经被几群大学生挤满。“今天是我们社团聚餐,马上毕业了,社团的伙计们一起吃个饭,明天是篮球队的聚餐,这几天天天喝酒。”正在点菜的青大学生李光告诉记者,他这个月已经参加了5场聚餐,后面还有还多场在等着,毕业季里聚餐成了大家都在忙乎的事之一。毕业季里聚餐请客也成了这个月最大的开支。不少毕业生表示,进入大四下半学期,生活费明显增多了。李光说,这两个月每月至少多花1000元。毕业前一两个月大家就已经开始了 “聚餐模式”,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聚餐一次,而每一次聚餐的理由都让人无法拒绝。班级大聚餐、向学弟学妹道别、社团聚餐、好朋友小范围聚餐……虽然每次聚餐是大家一起出钱,花费也不过百元,但是加起来,整个毕业季在聚餐、请客上的花费每人要一两千元。

  聚餐成大学社交第一步

  “其实,聚餐并不是我们毕业生的专利,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聚餐已经成了离不开的话题。”王明告诉记者,刚进大学那阵,他本着提升自己能力的原则加入了学生会。不久,会里通知他:“新会成立,部门聚餐。”聚餐中,王明和同部门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了初入校的感受、对部门工作的理解和想法。“学生会的各个主席挨桌向我们敬酒,跟我们讲学生会的人和事、工作方向以及对我们的期望。这次聚餐既和同届的同学交流了感情,又听了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收获蛮多。”谈到这次聚餐的感受时王明说,虽然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且有学生会主席在,多少有些拘束,但是部长们给他们强调的礼仪还是蛮实用的。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每天下午六点放学后,是一天中学生聚餐的高峰期,学校附近的大小餐馆皆座无虚席,尤其是周末,总能在一些餐馆看见一群群聚餐的学生。

  “如果你拿了奖学金却不请同学吃个饭,同学们大多会觉得你抠门。”王明给记者看了他长长的月计划表和惊人的预支账单,第一个周末:舍友生日,邀请全寝室四人吃火锅,为表达祝福和谢意,还买了蛋糕;第二个周末:社团例行聚餐;第三个周末:请女友吃顿浪漫的西餐……

  改善伙食交流感情

  记者采访了岛城几所高校的20名大学生,他们大多表示,平时聚餐主要是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去“吃点好吃的”,以社交为目的的聚餐现象在自己身边并不多见。青岛科技大学的张娟告诉记者,平均每个月她都会和关系要好的同学聚餐一两次,“每天吃食堂真的太腻了,所以一般周末或是没有课的下午,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会一起改善一下伙食,趁机在一起聊聊天,费用都是AA制。”张娟说,学校附近的饭馆消费一般不会很高,一次聚会每人平摊下来也就30到50元。而读研之后,经济条件宽裕了,聚餐次数比本科阶段更频繁些,但同学间聚会也不会去很高档的场所,费用基本都是实行AA制。张娟认为,偶尔的聚餐有利于增进同学感情。

  聚餐多 有欢喜也有无奈

  “大学生活本来就和高中生活有很大差别,时间相对自由。班级的聚餐活动每年很少,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但宿舍的同学会经常出去聚餐,有时候同学或朋友过生日,聚餐肯定是免不了的。”上大三的王飞告诉记者,各种聚会频现校园,被很多同学理解为校园生活的过渡和转变。“班级聚会、宿舍聚会、社团聚会、老乡会,上大学以后有了聚会才能体会到和高中的差别,毕竟我们都满18周岁了,不会社交、不谈恋爱,不算完整的大学生活,像班级聚餐这类的活动,喝酒肯定无法避免。”王飞说,在大学校园里相遇、相聚是一种缘分,更何况迟早要进入社会,所以多学一些社会交际方面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坏事。他认为聚餐还是很锻炼人的,是为进入社会提前练兵,好处还是很多的。

  “现在一听到要去聚餐,我就头大,真想原地消失。”大二学生刘萌萌告诉记者,光上个月的聚餐费她就花了1000多元。其中,领到奖学金请客吃饭花了400元,社团聚餐花了100多元,请闺蜜吃饭花了300多元,还有些杂七杂八的小聚会花了200元左右。这么算下来,光聚餐花的钱都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聚餐对于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我来自农村,家里的收入低,父母供我上学已属不易,像班级聚餐这样的活动,我总是一再婉拒,面对推不掉的聚餐,我只能从本已不多的生活费里挤出一部分了。”刘萌萌尴尬地对记者说。

  身为学生会的干部,小刘在换届当口的一个多月内,奔赴了大大小小10多次饭局。“社联的职能就是管理学校的大小社团,每个社团聚餐肯定都会喊上我们,我们社联各部门的聚餐也不能不去。还好整个学校的近百个社团好多都是联合聚餐,要真是一个社团吃一次,我们就是吃到明年也吃不完呀。”小刘无奈地说,大多数聚餐都在晚上,可学校晚上也有课。他为了聚餐都逃了好几次课了,他认为这有点本末倒置。

  大学社交不应只有饭局

  聚餐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记者随机调查了一番,四成的受访学生认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放假,聚餐都是“结交朋友,联络感情”的好时机;近六成的学生表示,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接到聚餐邀请还是会去,一方面是想多认识一些人,另一方面也担心被人说“另类”。

  对于大学生流行的拼酒、请客吃饭等现象,岛城著名心理专家张泮民并不赞同,认为正常的同学间聚餐吃饭无可厚非,但如果频繁地把聚餐当成培养人际关系的方式,对大学生来说不太合适,毕竟这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而且真正的朋友也不是靠吃饭就能交到的。“青涩、美好才是真正属于大学校园的元素,拼酒等行为会给原本纯粹、学院化的校园生活增添不少世俗气息。”张泮民说,大学生聚餐成风,凸显了当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缺失。由于大学生经济不独立,依赖父母提供生活保障,频繁聚餐,会给家境不太好的学生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请不起客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对人际交往产生无形的压力,严重者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例如“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圈子文化”已不止是外界社交方式的鲜明写照,正在逐渐深入平静的校园。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并未完全与社会接轨,处于思想还未成熟、价值观还未定型的阶段,出于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和敏感,加之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很容易让大学生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感染。张泮民表示,同学之间增进感情的方式有好多种,不仅仅是一起吃吃喝喝。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偶尔聚餐交友也无可厚非,但大学生毕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过分频繁地聚餐,必然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这种不合理的大学社交方式,学校和家庭也要有正面引导,以及开展一些有特色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来改善。其实对大学生而言,“餐桌社交”并不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唯一途径,有意义的社交活动有很多,如:学术报告会、户外爬山活动、文娱比赛、各种社团活动等。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