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布最新食品安全大数据 总体合格率96.5%
来源:半岛网 2015-05-14 06:31:00
半岛网5月13日消息 什么时间最容易发生食安事故;哪些食品的抽检率最低,哪种食品最让人放心;在哪里购买食品最省心放心……今天,青岛最新的食安大数据--《2014年青岛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出炉了。市民最关心的食安热点问题,在其中都能找到答案。同时,调查显示,青岛目前的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和群众满意度达到了最高峰,而食安事故发生率降到了最低点。
统计:
“三最”打造“最安全舌尖”
年,全市共完成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76982批次,总体合格率96.5%,为历史最高水平。市民对青岛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为68.83%,也是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点。
2014年,青岛未发生重大以上级别食品安全事故,未出现死亡病例,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62%,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十万分之六以内。事故起数、涉及人数和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监管:
1372人一线查食安
监管队伍从684人增加到1660人,其中有1372人配备到区(市)执法一线,占总人数的82.7%,基层执法力量比体制改革前增加了2.7倍。
在镇(办)一级,建立了136个食药所;在村(社)一级,全市6000多个行政村和城市社区都建立了协管员队伍。还首次建立了“食药警察”队伍。
严惩:
343人涉嫌食安犯罪
全市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4987起,罚没款3741万元。公安机关采取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343人,同比增长198%。对抽检不合格的473家单位公开曝光,并全部进行处罚。
制定了全国最严的退市政策,凡在批发市场抽检三次不合格,在商场超市抽检两次不合格的,终生禁入。目前已对20家供货商实施了退市。
风险:
日常监管“扫描”到三大环节存14大食安隐患
在食品生产环节,有生产《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如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致病性微生物超标的食品等;无证生产;未建立并落实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不能按照许可标准组织日常生产4个隐患。
在食品流通环节,有小食杂店无证或超许可范围经营食品;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以及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无质量合格证明的“三无”食品;销售无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及其产品;以现场制售的名义进行规模化生产;食品摊贩经营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这5大隐患。
在餐饮服务环节,有无证和超许可范围从事餐饮服务;索证索票和进货验收不规范;加工条件和过程不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要求;容易致敏或中毒的食品加工不当;集体就餐留样不规范这5大隐患。
抽检:
豆制品合格率最低
2014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完成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23107批次。从抽检结果看,导致青岛食品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及污染物超标、特征指标不达标、非法添加等。
在主要不合格食品中,豆制品和熟肉制品的合格率最低。其中,豆制品的不合格为10.81%,熟肉制品的不合格为10.09%。
在生产环节,小作坊合格率最低,为79.96%,但相对2013年提高了0.65个百分点;在流通环节,食杂店的合格率最低,为93.04%;在餐饮方面,食堂合格率最低,为93.31%。
举报
快来抢食安举报大奖
年,全市共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8358件。食品流通环节是投诉举报的重点对象,占了总量的4成多。七八月份是投诉举报最热闹的月份。市北区参与举报的市民最多,市南区排名第二。
2014年,全市投诉举报累计72143元,其中市级发放举报奖励12600元,单笔最大奖励金额3400元。消费者有奖举报意识不强。今年,提高了举报奖励金额,(加一点今年食安奖励政策),市民快来参与,抢食安举报大奖。
支招:
找“笑脸”去就餐消费
青岛即将进入高温高湿季节,这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的高发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建议市民,购买食品要到持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妥善保存有关收据、发票等凭证,以便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进行维权;在外就餐请您选择“笑脸”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进行投诉举报或者关注青岛市食药局官方微信,通过微信来次“无声”举报。
误区:
专家解读食品安全认识误区
1、安全≠营养
陈君石:食品安全一般不讨论与“健康危害”无关的事。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它的核心是“健康”,它和产品的质量或营养是有一定区别的,虽说质量不好或营养不好的食品也可能造成健康问题,但营养不好的食品也可能没健康问题,这之间不能划等号;它也不讨论商家的经营方式和诚信问题。
2、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
陈君石: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甚至是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都可能面临风险,何况是“吃”。且不说人类自身、人类的食物无时不在面对着复杂的客观环境(空气、土壤、微生物等等),有已知的,还有未知的,即使是属于主观能动方面,也有偶发事件、人力不可及的范围及操作成本问题。零风险只是个美好的愿望——无论你是自己种植还是大规模种植,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还是深加工,无论谁来生产谁来监管,都没有零风险。没有零风险,我们还是要种植,要生产,要消费,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是吃货,不能不吃。
所以食品生产不是要承诺零风险,而是要将风险降得越低越好,降到风险可控的范围。对于食品安全“事件”要进行具体分析,因为具体情况很复杂,有些是人为的、主观恶意的,但也有其它原因——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会认同,但在实际中,大家往往就没这么冷静了,只要一有报道哪个企业的产品出了问题,经常是事件还没查明,大家就开始表态,开始批判,开始给企业定性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企业是完全不应该发生任何事件的,所以尽管骂,骂错了没事!
3、不合格的食品≠有危害的食品
陈君石:一个产品被判为不合格原因很多,标签问题、超过保质期、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等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有可能只是风味不佳了,未必就有害;至于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因为标准的制定一般都会留“安全余地”,所以只能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会有引发健康问题的“风险”,但并不绝对致病。举个例子,闹得很凶的含菌水饺,它是不符合当时的国标,属于不合格食品,但考虑到当时国标规定得太严,而且水饺煮着吃就可以杀灭那些病菌,所以这样的“不合格产品”基本是没事的。对于媒体报道的不合格食品,不要直接下定论有危害,也用不着马上恐慌。
4、离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
陈君石:科学松鼠会的作者们常说“离开剂量谈危害就是耍流氓”,就是说,是否产生危害要看该种物质的剂量。所谓的致病物质(包括“致癌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不是说一种食物中含有某种物质就有一定致病,致病还要考虑其剂量、致病条件,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你可能会说,也许一两次不会致病,但长期食用谁能保证不致病呢?(长期食用可能致病是媒体最常用句子)——确实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制定标准,标准的制定一般都会考虑“长期食用”的问题(包括照顾到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孩),所以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量值一般是不用担忧的,也不用盖上毒食品的帽子。
5、是不是以前的食品就更安全
陈君石:这个问题跟问“是不是以前的交通更安全”有异曲同工之处。现代食品更丰富了、流通更广泛了,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上,无论以什么概率来算,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剧增”了,再加上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媒体曝光增多,能看见的食品安全事件当然是更多了。不过,就算从绝对的角度来看,以前的食品也未必就更安全。网易曾经做过一个专题叫“谁说改革开放前的食品就靠谱”,从我们最日常食用的大米、蔬菜、茶叶、酱油来说,“以前的”都不见得更安全,那时候的陈化米比现在的多,发霉的粮食都不舍得扔。很多人以为那时候农村的蔬菜就更“绿色”,有一部分当然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的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还很少,但那时候使用高毒农药(敌敌畏、66粉之类现在已经禁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其实是不太顾得上食品安全的。以前的冰棍里多放点糖精色素,那叫有滋有味,现在多放点色素,叫做乱添加。冰棍外面用层薄纸片包着,管它什么食品安全。大家也不会想回到那个贫乏的年代了,好比大家都说路上太堵,也没听谁说想回到那个一上午只见到两辆东风货车的年代。
6、被“妖魔化”的添加剂
陈君石:大家生活中能看到很多糖精超标、甜味剂超标、防腐剂超标等的报道和食品不含防腐剂、添加剂等的虚假宣传,其中隐含的意思就是要警惕食品添加剂。但科学要讲循证,什么时候看到食品添加剂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了?可以告诉大家:没有。
然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消费者下意识地认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当前最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消费者最关心食品添加剂?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大家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正面介绍、宣传,少之又少;第二是食品添加剂的违法使用,造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事件,比如“染色馒头”;第三是大家把非法添加物混同为食品添加剂了,比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其实都不是食品添加剂。
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食品添加剂是有其法律地位的。有的消费者说“最好什么添加剂也不要加”,其实不能这样。就像坐飞机,每年都有飞机失事的情况,但大家还是要坐,因为觉得好处大于风险。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灵魂,有了食品添加剂才能满足各种人的需求。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保质期长、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价钱相对合理的食品。所以,食品添加剂的关键就在于评估其风险,制定出一个“限量值”,让人在按照规定食用的情况下,好处能远远超出风险。
责任编辑:刘宇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