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微企下乡建厂 收编剩余劳动力解决用工慌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康晓欢   2015-03-30 07:26:00

关键词: 收编 微商 刘登高 择业 微企

青岛微企下乡建厂 收编剩余劳动力解决用工慌

青岛微企下乡建厂 收编剩余劳动力解决用工慌

   春节过后一个多月,岛城企业用工情况如何?一些企业总喊难招人,工人都到底哪去了?连日来,早报记者在企业最密集的即墨深入调查发现,条件稳定的大型企业和大酒店,相对不存在用工难问题,而一些微企和小酒店则出现招人难的尴尬。为了企业发展,即墨更多的微小企业则选择下乡建厂,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收编”,既降低成本,又解决招工难题。

   现状

   节后“微企”招人难

   春节过后一个多月,各人才市场上抢人大战的“销烟”似乎已经慢慢散去,但在一些小企业中,招人难却仍然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今年正月,即墨市一家规划不足50人的小型服装公司,一直奔走于各市场拉人,但最终不但没招到几个新人,原来的几名老工人也提出辞职,无奈之下,春节过后,这家企业老板听说省内偏远的山区招人比较容易,于是又带着人,来到沂蒙山区招人,可是一周过去了,才通过关系招到了几个人,而此时,公司的订单也因招不来人马而停滞。

   然而,像这家小微服装企业的遭遇,在即墨还有很多。在即墨城区开了10多年服装公司的刘登高介绍说,这几年并不是真的出现无人可招的 “用工荒”现象,也不是工资低等原因造成的,而是一些小微企业自身条件不好,大部分工人不愿意留在小微企业继续工作,这种尴尬的境地,将来或许还会更加突显。

   连日来,记者奔走于即墨一些小微企业调查发现,目前众多小微企业都是抱着有多少人干多少活的思想。往往根据工人的工作量,来考虑订单的多少。

   小酒店招亲属来帮工

   在即墨八里庄村一家小型酒店里,并没有一名年轻的服务人员,几名服务人员的年龄基本上都在40岁以上。酒店老板介绍说,尽管他们也打出了高薪招聘的条件,但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到这里打工。在即墨长迁村开了一家小酒店的吴经理介绍说,今年店里的服务员,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朋友亲属关系介绍进来的。为了留住人,不得不上涨工资和提高各种待遇。尽管这样,像这种小型酒店,也不可能长期将人留在这里。每年都会为招工人而犯愁。这几天,记者走访了多数小型酒店发现,大家都在喊缺人。

   条件好的大企业吸引人

   “大型企业的各种待遇和条件比较稳定,是留住工人的主要法宝。”即墨东部一家大型外资企业中方代表刘经理说,目前他们公司的职工人数有6000多人,多年来企业稳定,并不存在招人难的问题,而缺的是技术工人。即墨市最大的针织企业——即发集团,职工人数达到了近万人,几年前就建设了职工住房,并且给外地夫妻职工分了住房,加上各项待遇稳定优厚,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员前来就业。而更多的职工在这里一干就是10多年。

   调查

   原因 1

   外地工回家找岗位增多

   “随着即墨的经济越来越发达,这些年,大型企业迅猛突起,更多的成熟工人纷纷转移。”

   范雯菲是即墨人,毕业于青岛某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以前在青岛某公司从事服装行业两年多。“想回家安定下来,现在咱即墨机会也很多,服装行业工资待遇一点不比青岛低,而且我还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范雯菲告诉记者,她更注重企业的发展空间,想找个正规的企业,注重研发设计,会给员工定期培训,有进步空间。

   记者在今年众多招聘现场发现,初次就业的求职者寥寥无几,大多数是重新“择业”,而“择业”的出发点就是就业软环境。 “离家太远,老是看机器,工作太单调了,赚钱也不是特别多,回来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很容易。”记者调查了解到,与往年大规模的劳务迁徙相比,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劳动者在外出几年得到锻炼与提高后选择“回归”本地就业;与此同时,前几年所呈现出的外来务工者在春节后大量涌进的现象也大幅减少。即墨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今年的招聘会观察看,求职者虽然增多,但8成左右都是为了换岗位而求职的,这并不是说明企业存在用工荒,而是每年春节过后正常的用工流动。

   伴随着前几年规模不小的产业转移步伐,一些中部省份或者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承接了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纺织服装产业,特别是在中部的人力资源输出大省,工人回流到家乡,重新实现稳定就业,导致了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劳动力短缺。

   原因2

   大学毕业生进车间少见

   今年3月上旬,即墨工商部门发布一组数据:在即墨注册的电商、微商数量已经超过了千家,而一名基层的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在这些电商中,一半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年龄都是25岁到30岁之间,还有相当人群是从企业辞职后重新创业的。这些数据说明,企业的工人在不断流失。根据早报记者连日来走访的众多企业发现,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几乎不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考虑之中,而在即墨的一些中小型企业里,也很难看到大学生的身影。

   “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喜欢做一点轻快的工作,说到底还是就业观念出了问题。一些企业重视大学生,都想让他们成为公司的管理者,可没有几个大学生愿意从车间做起。”即墨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上,都会有企业出高薪聘用,但一些大学生宁愿去房地产和商业公司做销售工作,也不愿意到一线做工人。

   原因3

   “微企”靠涨工资待遇不行

   记者调查发现,与往年相比,8成以上企业的大部分工种工资一般都在2500元-4000元之间,提高幅度较大,同时用人单位在人文关怀方面有所改善,不少单位打出包吃包住、住宿环境优越、文化生活丰富等“软环境”招聘条件。尽管一些 “微企”将工资调到了历史新高,但一些人为何还是在考虑进不进来上班。济宁市一名务工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只要有个工作能赚钱就行了,现在大家都在选择条件好一点的企业,那怕工资待遇低一些,更多的人也愿意去条件舒服的企业上班。

   办法措施一

   微企下乡收编剩余劳动力

   即墨人社局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几年前,就有少量的小型企业下乡办厂了,从去年开始,这种情况更为突出。一些小微企业考虑到,在人员密集的城区办厂,环境条件等虽然不错,但生存于夹缝中的微企,招工问题一时还得不到解决。即墨人社局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型服装公司扎根于城乡结合部,这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即被利用起来。近年来,也有一些小企业把公司直接建到了村里,村里长年出不去门的中年妇女等剩余劳动力,稍作培训就可以“收编”成了正规职工。

   “下乡建厂不仅土地便宜,而且工人工资还低,成本降低了,企业获利就多了。”即墨一家小微服装公司吕经理介绍说,原来他在即墨城区租来厂房,办了一家不足60人的小服装加工厂,后来每年都要为招工犯难,加上企业租房费等成本增多,去年直接将公司搬到了乡下,周边几个村子里几十号人都争着来报名上班。在当地劳动部门的帮助下,对这些剩余劳动力培训后,企业的生产效益比城区要好得多。

   措施二

   微企老板转型做服装研发

   “今年刚刚成立了新的公司,原来的服装厂也即将关停了。”在即墨做了10多年服装企业的老板刘登高介绍说,小微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尤其是在即墨服装企业这么密集的区域,比其他地区更加困难。去年底,他就决定转型,将自己的企业从生产车间改为研发公司,专门研发婴儿服装,而他的订单多是分给了几个建在农村的服装生产企业。这样不仅成本降低,而且他不再为招工犯愁。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家表示,企业用工难问题,只有通过企业自身转型升级、想方设法去解决才能一劳永逸。同样,只涨工资而不考虑“涨”后面的文章,势必会让企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有一些企业,为了解决招工难等问题,干脆将企业办到了一些容易招工人的海外,借助国外的人力资源发展企业本身。(摄影 记者 康晓欢)

   原标题:微企开进村 收编劳动力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