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6旬夫妇举照片寻儿 3年走遍青岛大街小巷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4-08-01 13:39:00
刘磊的父母此次来青寻子暂住在济宁路一处小院内,每天他们拿着寻人启事到处打听儿子下落。
儿子刘磊的照片。
2011年5月,老家山西大同的刘磊从青岛打电话告诉家人,他要出去闯一闯,从此便再无音信。2014年7月17日,其年过6旬的父母再次赶到青岛,开始了又一次寻找儿子的行程。行囊中只有一些咸菜,他们从牙缝中省下钱来,换了寻人启事,三年来,他们用双脚把原本陌生的岛城走得比家乡还熟。两位老人说起儿子双眼含泪,他们想趁着身体还算硬朗,把患有轻微精神障碍的儿子找回身边。
说要出去闯儿子无影踪
刘磊出生于1985年,身高1.74米,微胖,说普通话。自小心气高的他,因参加中考没有考好,患上了轻微的心理疾病。2011年4月份,刘磊向父母张老太和刘老汉提出要到太原休养几天,但却来到了青岛。因为儿子带着不多的钱和少量的药,老两口就不断地劝说他回家。
当年5月25日,刘磊打通了张老太的电话说:“我要出去闯一闯。你放心,我没事。”随后儿子便匆匆挂断了电话。又过了不久,张老太的电话再次响起,打来电话的是位于大沽路一家宾馆的工作人员。对方说,房间里有手机、钱包、银行卡,人却不见了。张老太立即买了车票,第二天上午就赶到了这家宾馆,但是一连几天儿子音讯全无。
为寻儿经验越来越足
虽然警方也介入调查此事。但老两口不愿干等,他们印制了寻人启事,走上街头寻人。张老太说,那时候经验太少了,只要一有线索,就立马跳上出租车赶过去。这第一次来青寻人一直持续到当年8月底,在3个月时间里,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次得知“儿子”的消息,赶过去却失望一场。
2011年8月底,张老太磕伤了腿,血糖低到头脑发昏,刘老汉劝她,身体垮了更没法找儿子。他们坐上车回家了,可是5天之后又坐上了来青岛的火车。这几年在青岛的时间里,老两口渐渐掌握了寻人的“规律”:不能坐车到处去转,走路更有效果;儿子的样貌应该发生了变化,出来时间长了可能会变瘦、变黑;寻人启事不能随便贴,否则很容易被揭掉,最好贴在已经有张贴物的地方……
他们经常从火车站附近,一路走到了胜利桥,然后再走回来,运动鞋都磨破了几十双,不止青岛市区,黄岛、即墨、胶州都让两人走了一遍,寻人启事贴出、分发了将近万份。
寻儿花费高,天天啃咸菜
据介绍,张老太今年60岁,刘老汉63岁,退休前都是企业职工,老家有房子。“是楼房,有双气,住着舒服。现在这地方条件比较差,但有这么一个地方就不错了。”张老太说,在3年多的寻儿路上,他们早花光了积蓄。为了能够攒下钱找儿子,他们严格“管住”了嘴巴,一天三顿吃馒头、就咸菜,有时还加一根黄瓜,但这些日子一斤黄瓜需要3元左右,她嫌贵就买了1元一斤的西红柿。
这样的日子得有多苦,老两口没说,而是拿出来一个小包,里面装着儿子的照片。“最近的照片是2010年照的,这是他的身份证,还有一张二寸的照片。”张老太告诉记者,他们只有刘磊这么一个孩子,不管怎样都得找到他,说着,她的眼中已经噙满了泪花。
他乡当故乡梦中盼儿归
采访最后,老两口锁上房门来到了中山路继续张贴寻人启事,他们清楚地记得这些路名,而说起中韩、李村,他们同样说的很顺嘴,他乡早已变得比故乡还熟。
张老太小声告诉记者,她有时觉得儿子“已经不在了”,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但就像他们经常做梦梦到刘磊那样,他们要趁着身体条件允许,一直找下去,直到像梦中一样见面。如果市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名男子,或者了解相关的情况,请拨打本报热线96663告诉我们,也可以拨打张老太的电话15234922711。
文/记者 韩小伟 林刚 实习生 孙嘉 图/记者 孟达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