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首次证实H7N9病毒出现耐药变异 促新药研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2013-05-30 09:28:00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孙国根陈静)抗病毒“神药”达菲一直是H7N9病毒的有效“克星”,而个别患者在达菲抗病毒治疗19天后仍在其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H7N9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酸”。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今日披露,该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兼职教授袁正宏研究员领衔的应急检测与生物安全实验室新发传染病研究团队一项“跟踪”科研成果证实:这表明该病毒已出现基因突变和耐药趋势。
校方表示,该成果对中国有关卫生主管部门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H7N9耐药毒株流行,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策略,鼓励临床专家探索、应用新型治疗方案以及加快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有重大指导意义。29日,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引起高度关注。
上海市H7N9禽流感防治专家组组长、微生物学专家闻玉梅院士接受采访时认为,该研究结果说明,达菲治疗依然对绝大部分患者有效,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同时提示在达菲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对病毒载量和耐药“基因位点”进行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此外,加快新药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2月下旬起,中国华东地区陆续出现异常的系列流感样病例,该研究团队通过与国家疾控中心等通力合作,3月首次发现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本次上海地区人感染新型禽流感病毒为“H7N9病毒”。为指导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及病人出院等工作,该团队承担了检测收治患者标本中H7N9病毒“核酸”载量的重要任务。
据知,该团队收集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多个时间点的咽拭子、血液、尿液和粪便标本,并对上述标本中的H7N9流感病毒“核酸”载量进行了定量检测,还对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病毒载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发现,病症相对较轻的患者在达菲治疗中,咽拭子的病毒载量显著下降并较快转阴;而重症患者,特别是在后期需要依靠人工肺治疗的患者,其咽拭子的病毒核酸载量在达菲治疗过程中呈持续阳性、甚至载量进一步升高的罕见现象,并有个别患者在达菲抗病毒治疗19天后仍在其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到了H7N9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核酸”。
研究人员发现2例重症病例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其体内H7N9毒株的神经氨酸酶(NA)“292位氨基酸”从R(精氨酸)突变为K(赖氨酸)。这也就是说,在治疗早期,292位是R,而治疗后期这一位点却呈现为K。该实验室还发现了病人标本中“292R毒株”逐渐被“292K毒株”取代的过程。
学院方面表示,本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首次将“NA292位”氨基酸的“R/K突变”与临床达菲疗效不佳和不良预后联系起来,表明耐药的基因突变可以在临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被诱导产生,即病毒在药物“压力”下,会促使患者体内病毒产生变异突变,从而导致H7N9禽流感病毒呈现耐药。据透露,香港大学微生物学家裴伟士教授的科研团队参与了耐药基因的发现和确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