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层轻罪治理“一站式”诉讼模式 优化司法资源 减少讼累

2024-12-13 13:29: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唐嘉宝

  大众网记者 陈晓 通讯员 刘丽丽 青岛报道

  近年来,青岛检察机关将探索构建轻罪治理体系作为助力法治青岛的检察实践,围绕建立更好更快高质效办案机制、贯穿办案始终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治罪与治理并重源头治理机制,打造法治化、系统性、高质效的青岛特色轻罪治理模式,培育形成“鲁枫和畅·正义青枫”检察品牌。工作经验获最高检、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转发推广,做法被《检察日报》《山东法制报》等刊发,连续2年荣获全省检察机关工作创新年度创新奖。

  高质效办好轻罪案件,提升轻罪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一站式”办理,释放资源整合优势。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立“一站式”速裁办案中心,探索简案快办新路径,联合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出台《关于适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和刑事速裁程序的指导意见》,全流程开展提前介入、繁简分流、认罪认罚、矛盾化解、犯罪预防等工作。即墨区检察院建立3500平方米的“一站式”办案中心,办理速裁案件4135人次,开庭550余场,实现了“轻案快侦”“轻案快诉”“轻案快判”。二是繁简分流,全流程提速增效。完善轻微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整合办案资源,推动案件办理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成立2个简案办案团队,专门办理危险驾驶、盗窃等简单案件,确保轻微刑事案件集中快办。成立扫黑除恶、环境污染等26支专业化办案团队,对重大复杂案件实行专业化办理,确保简出效率,繁出精品。对办案组人员定期轮岗,每周集中研学,促进综合能力提升。2024年全市速裁适用率达到了53.39%,办案平均时长缩短20%,打造了刑事简案快结“青岛模式”。三是协作配合,凝聚轻罪治理合力。一方面推进轻罪检察履职由“条线分割”“单兵作战”向“融合履职”“联合作战”转变,在轻罪治理领域推动刑事检察与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融合履职,形成“数治小案”矩阵。另一方面,加强司法机关沟通配合,与公安机关会签《普通刑事案件证据收集与审查判断指引》《常见罪名证据标准指引》等意见10余项,明确交通肇事、危险驾驶、诈骗、故意伤害、黑恶势力犯罪等23个常见罪名取证标准,为检警双方办理类案提供指导。

  高标准做好矛盾化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是开展“检调对接”多元矛盾化解工作。联合相关部门会签《关于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暂行办法》等文件,检察官“携手”人民调解员,解“法结”了“心结”,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前端化解、实质化解,增大轻罪案件“含调量”,发挥好检察机关稳控器、减压阀的作用。市北区检察院成立全市首家“人大代表工作室”和“政协委员工作室”,组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解员队伍,形成了覆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工作网络,现有20位调解员、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刑事和解矛盾化解工作,占和解案件的50%,做法获《检察日报》报道。二是构建“行刑衔接”双向畅通机制。制定《关于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常见多发轻罪案件相对不起诉参考指引》,聚焦“非法捕捞水产品”“养老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刑事案件,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小专项”检查活动,监督撤案25件、纠正违法362件。将线索移送至行政检察部门,对接行政执法相关单位,对不起诉案件提出行政处罚检察意见225件,做实不起诉“后半篇文章”。三是完善“刑事和解+司法救助”机制。一方面,制发《关于在全市刑检部门开展法律文书说理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开展释法说理、公开听证、人大代表联络、联系街乡检察开放日等工作,创新运用“上门听证”新形式,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另一方面,推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有效衔接,办理的高某某刑事申诉案,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积极通过司法救助解决被害人困难,该案被最高检评为“第三批“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典型案事例”。2024年刑事和解468人,同比上升20.93%,刑事和解率9.37%,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高效能推进源头治理,助力轻罪检察服务大局

  一是制发治理工作建议。积极研究轻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监管盲区和制度空白,探索“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新路径,聚焦党委关注、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开展类案监督,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示函等,推动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2024年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90余份,均得到采纳落实。对医保诈骗案件进行深度调研,全链条追踪打击刑事犯罪24件80人,追赃挽损700余万元。就私搭乱建及公职人员未依法履职问题向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有效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效能,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斗争优秀检察建议。二是构建数字监督模型。将数字赋能与轻罪治理紧密结合,针对轻罪案件中占比最大的醉驾案件,升级研发高效办案助手,实现了一键式生成文书、自动量刑测算、自动监督醉驾违法犯罪前科等功能,数字赋能醉驾案件轻罪治理。积极探索“不起诉+公益服务”,以完成相应公益服务作为评估是否认罪悔罪的重要因素,有700余名犯罪嫌疑人自愿参加交通引导、养老服务等公益服务,计服务时间累计2万余小时。三是抓实普法责任制落实。组建检察官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法治宣讲,警示防范犯罪风险,引领教育群众防微杜渐、远离犯罪。打造“青苗·育林驿站”品牌,开设“青苗课堂”精品法治课程专栏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服务学生2万余人,形成法治宣传的“青苗样板”。开发应用“轻罪数字地图”,将轻罪犯罪数据注入到电子地图中,实现犯罪信息在地理纬度和行业领域的可视化呈现。

  高要求打造检察品牌,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一是强化政治建检,驰而不惜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明确轻罪检察工作履职风险点,通过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等机制制度,压实对检察官办案主体责任的激励和监督,塑造轻罪检察队伍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二是全力打造 “1+10”青岛特色轻罪治理品牌矩阵。打造“正义青枫”轻罪治理品牌,深化品牌内涵,制定品牌培育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建立10个具地方检察特色的子品牌,如即墨区检察院打造“即简致和”品牌、市北区检察院打造“和融四方”品牌,平度市检察院打造“检平法度·润和”品牌,形成“立足务实+大小配合+追求实效”轻罪治理品牌矩阵。三是强化人才强检,坚持不懈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以“齐鲁公诉登峰工程”为契机,结合百庭观摩、千庭评议”专项活动,制定公诉人才常态化培训方案,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刑事检察办案人员50余名,常态化开展比武练兵、论辩对抗、案件庭审观摩等活动20余次。现已有47名刑事检察人员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库,30余人获评全国全省优秀办案检察官、业务能手、业务标兵等称号。

初审编辑:侯祥家

责任编辑:李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