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李佳宁
写在前面:尽管与文字工作打了30多年交道,但我甚少涉足影评与书评之域。盖因深知,每部作品如镜成像,观者各见其影,评者各执其词。然而,《农门》这部小说的横空出世如巨石入水,打破了我往昔的认知藩篱。它所蕴含的磅礴力量,如汹涌浪潮,激荡着我的心灵,令我情不自禁地欲将阅读之感分享出来。虽恐感悟尚浅,难及作品之深,亦望能抛砖引玉,共探其幽微精妙。
一座农家小院,仿若一方神奇的魔镜,映射出世间万象;一个农民家族,宛如一部鲜活的史书,演绎着百态人生;一个农村村落,恰似一片浩渺的沧海,激荡起风云变幻……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农门》,虽是一部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但作者丁兆伦先生却以深邃的洞察力、缜密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将这部小题材作品写出了恢宏之势和磅礴之气。它不仅是对乡土生活的一次深情回望,还是对人性本真的一次深刻解析,更是对精神情怀的一次深度呈现。读来让人惊喜、使人感动、令人震撼。
土、地、粮、食:“小故事”蕴含“大思想”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历史。千百年来,“土、地、粮、食”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寄托,已成为集权力、欲望、人性等诸多因素于一身的利益共同体。《农门》正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将这一关乎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宏大主题贯穿始终,生动描绘了农民与土地粮食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感。
故事发生在1888 年,清王朝日薄西山之际。当时,山东日照的丁氏家族可谓声名显赫。然而,家族成员丁土根却因母亲出身卑微被家族排挤,无奈携孕妻背井离乡,最终在胳肢窝村以外来者的身份艰难扎根。丁土根凭借过人的勤劳和智慧,在艰难中建新家,在夹缝中求生存,开荒拓土,创立基业,使丁氏家族成为村中与秦、冯、王三大家族并肩之望族。丁氏之兴,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引得各大家族为争夺土地明争暗斗,互使心机,让村庄风云变幻,波澜起伏。
“土、地、粮、食”乃生命之根、财富之源。丁土根以土为根、视土如命,其家族辈分“土、地、粮、食”即为明证。他对土地的深情,不仅体现在言行中,更是深深烙印在血脉里。他虔诚跪地,捧土而呼:“土地呀土地!” 临终之际,仍不忘从自家六亩地取一抔土,纳入口腹,以归土之态,与尘世作别。这种对土地的热爱和敬畏,充分展示了土地在农民心中,不仅仅是一片能够生长作物的土壤,更是他们“生必带来,死亦带去”的财富象征,承载着无尽的情感与记忆。
19世纪末期山东农民(资料照片)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耍龙耍虎不如耍土,金窝银窝不如土窝”几乎成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共识。历史上,围绕“土、地、粮、食”的纷争从未停止。胳肢窝村,便是这历史画卷的典型缩影。“蛤蟆石”的惊现、界河水的争夺、六亩地的纠葛……一系列神秘而奇异的故事接连上演,生动讲述了农民为争夺土地资源不惜以命相搏的经历和遭遇,深刻揭示了土地在农民心中的神圣地位。而对于粮食,则从物质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探讨了粮食不仅关乎个人的生计与生存,更关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每当天灾人祸,粮食短缺如恶魔之影,饥饿威胁似锋芒在背,社会动荡不安也随之而起。然而,正是这份对粮食的珍视与渴望,激发了农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奇迹。
“土、地”撑起现实之天,“粮、食”承载梦想之翼。《农门》中这些平凡的小故事,虽尘封于历史深处,然而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与智慧光芒,对于理解当下中国农民、农业、农村的社会现状,仍不失为珍贵的镜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真、善、美、丑:“小人物”展现“大情怀”
人性,是人类固有的特质和本真。在《农门》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刻画了一群个性鲜明的小人物形象。他们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似繁星点点,闪耀着丰富情感与坚守原则的光芒。这些或真或假、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的人物形象,每一个皆为人性多面的真实映照,既可见其田园生活中的质朴纯粹,也能感其特定历史浪潮中的无奈挣扎。
丁土根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兼具农民的质朴诚挚与非凡智慧。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让人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强大和坚定。以他为代表的其余家族成员,对土地、对家人、对朋友的爱与关怀同样真挚而热烈。李番家族的人缘和口碑在村里极好,收麦时故意留些麦穗让穷人“捡漏”,村里人都感恩地称他们是“活菩萨”。很多心地善良的农民,他们不善言辞,不会伪饰,不为利益而弃友,不因仇恨而伤邻,唯以行动彰显内心之善,以真情传递人性之美。这些动人的情感底色,不仅让作品充满了温情与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幸福与美好。
人穷志不短。小说中的人物虽然生活艰辛,但胸怀抱负、志向远大者也不乏其人。比如识文断字的荷花、血气方刚的王闯、报效国家的丁地广,他们免薪义务办学堂、大公无私济穷人、团结一心战土匪,为了正义和真理不惜挺身而出。在作品中,很多农民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场景,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他们以双手编织梦想,用智慧创造美好,让我们在感受人性伟大光辉的同时,也看到了社会进步的曙光。
“不忌讳愚昧,不回避阴暗”是《农门》中人物刻画的精妙所在。小说毫不避讳地揭示人性之“丑陋”,以浓重笔墨详述诸多“丑事”。冯本色欲熏心,罔顾族规伦理,强娶“仇人”之女秦小小为妾;王经腾阴险狡诈,为家族私利,不惜毁堤引患,致王家惨祸。这些人物,虽令人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但其存在却如警钟长鸣,使我们更为深刻地洞察到人性的复杂多面。对这些“丑”的刻画,不仅凸显了人物个性,也促使我们反思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正是有“丑”的衬托,方更显“真、善、美”的珍贵与美好。
赞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农门》对人性真、善、美、丑的细腻刻画,为我们呈上了一场思想盛宴,给予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它让我们明晰,唯有坚守人性的真诚质朴、善良慈悲、美好崇高,方能在尘世诱惑与压力之中,寻得生活真意而行稳致远。同时,也警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和防范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损人利己、甚至背叛国家的人。
爱、恨、情、仇:“小环境”孕育“大格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胳肢窝村,虽在历史宏卷中如同沧海一粟,但时代风云的变幻如阵阵涟漪,无时无刻不在波及这个小小村落。作者秉持“没有大家哪有小家”的至理,将“家事、国事、天下事”紧密捆绑起来,收到了“一斑窥全豹、滴水见太阳”的良好效果。小说以“爱、恨、情、仇”为经纬,在小小的胳肢窝村,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历史叙事架构,让弥漫着浓郁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小环境”,孕育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格局”,从而让人对卑微的胳肢窝村人的崇高精神品格,产生出发自肺腑的敬佩之情。
丁土根作为丁府老爷与丫鬟所生之子,从小饱受“兄弟”欺辱与“家族”轻视。这种爱恨交织的家族矛盾,如命运之轮推动着他的人生轨迹转变。落脚胳肢窝村之初,他面临着身无分文的困境,只能伏低做小、隐忍周旋,直到逐渐掌握了土地这一生存根基,才在此站稳了脚跟。这一过程中,丁土根对家族的恨与对土地的爱交织在一起,激励着他砥砺奋进,勇往直前。丁土根及其后代们不仅心怀家族兴衰,更系国家命运。他们面对外部压力时,敢于挺身而出,为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而英勇抗争。这种农民阶层的觉醒与抗争,不仅是对正义的坚守与对邪恶的抗争,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作者丁兆伦与大众网记者的对话现场
爱恨如影随形,情仇相伴而生。为争土地,五大家族尔虞我诈,硝烟弥漫,甚至诉诸武力。冯本控水源而触怒秦豹,秦豹毁湖堤而酿惨祸,这些行径令家族间仇隙深种、矛盾难解。究其原因,或源于个人恩怨,或生于社会矛盾,这些因素如利刃出鞘,斩断情感纽带,使邻里和睦不再,村庄动荡不安。然而,在仇恨的阴霾下,也不乏温情与希望。丁土根在逆境中坚持抗争,不仅赢得了村民的尊重,还逐渐发展起了庞大昌盛的丁氏家族。同时,他也与其他家族成员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仇交织的叙事手法,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宽容与谅解的重要。
亲不亲,故乡人;邻不邻,同根生。家族恩怨虽如乱麻,但是国家利益受侵之际,农民思想觉悟却如百川归海高度一致,因为他们深知“国家不安,小家难宁”的道理。于是,在日军侵华战争中,丁土根的孙女丁体香被日本鬼子侮辱后留下绝笔的悲剧,如星火燎原般点燃了胳肢窝村村民的爱国情怀,他们纷纷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为保家卫国、抵御外侮而英勇奋斗。
“爱、恨、情、仇”相互交织,编织出胳肢窝村人“关起门来七嘴八舌,打开门去一个声音”的宏大精神版图。在这个大格局中,胳肢窝村人就是真正的华夏民族,就是地道的炎黄子孙,因为他们的表现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的生动体现。
作者:李德
(如果您对文学感兴趣,欢迎联系《农门》作者丁兆伦先生,微信号:dzl15066178027)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李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