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有双百双千 坊显振兴力量丨“小农场”里藏着致富“大学问”

2024-11-22 11:17:1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编者按:

  大地焕颜,山水欢笑。走进潍坊,精致大气的示范片区,发展迅猛的农业龙头企业,高端现代的农业园区,富裕和美的样板村庄……潍坊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从2024年9月起,创新实施“百区示范、百园提升、千企引领、千村共富”工程,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样板”的总体目标,坚持“片区、园区、经营主体、村庄”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强化市、县、镇三级联动,利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升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强1000家农业经营主体,推动1000个村庄实现共同富裕,全力推进由“一村美”向“村村美”拓展、“一域兴”向“全域兴”跃升。

  大众网潍坊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推出《潍有双百双千 坊显振兴力量》主题报道,与大家一起看片区发展,观企业变化,感受经营主体活力,体验共富村庄魅力。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

  坐落于山东半岛的潍坊,农业发展先天优势突出,不仅创造了引领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三个模式”,如今更是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乡村建设、深化改革等方面不断创新“三个模式”的内涵,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再探新路,被寄予了“育先机”“开新局”的厚望!

  现代化的农业,正向着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但很多农村地区的现状是,耕地碎片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谁来受益?如何“化零为整”?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农业发展这一窘迫现状,潍坊安丘率先探索,聚焦农民增收这一关键,整合土地、人才、科技、市场等各类要素资源,创新推出“农场模式”,蹚出了一条助农增收的融合发展新路,为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安丘经验”。

  “农场模式”解决现实问题

  “我们的大樱桃使用有机肥,通过标准化管理,樱桃的口感及营养价值更高。”当前正是樱桃大量上市的季节,潍坊安丘大盛厚德园生态农场的樱桃大棚里挂满了各种红的、黄的、紫的樱桃果。因为品质好,这些大樱桃不仅卖到了沿海一些城市,还通过线上卖到了全国各地,农场负责人张先生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安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建设,培育了一批生态农场,并在农场中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

  “按管理者类型分,我们的农场可以分为村集体领办、农业带头人引领、民营企业家经营、在外能人回乡组织四大类农场。”王福仁介绍到。

  村集体组织领办发展的农场,就是以村域为基本单元,发挥村集体的引领作用,引导农民以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等方式抱团取暖、集体经营,在流转土地、引导农户参与、统一投入品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具有较好优势。

  农业带头人引领发展形成的农场,农场主通常平均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达10年,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强,市场营销水平较高。

  民营企业家经营管理的农场,主要以企业模式进行农场管理,以企业渠道开拓高端市场,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外能人回乡组织的农场,则主要依托农场主自身人脉、渠道等资源,引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施,农场发展迅速、效益较高。

  这些生态农场不再是简单的、孤立的生产单位,而是市场化运营、统一科学管理,打破了原先“各自为营,靠天收益”的困境,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在景芝镇孟赫家庭农场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内,ph值传感器、纵横交错的滴灌设施……各种高科技设备实时将大棚内的数据传送到管理员手机上,省时又省力。“以前种地,施多少肥、浇多少水全凭经验,现在有了数据一目了然。”基地技术员李春生说,原本需要5名工人作业的大棚,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管理,种地变得更简单了。

  长生源生态家庭农场的管理员孙夕平表示,每天上班的任务就是通过手机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每天上班后,先看看棚里的温度、湿度,看看土壤,姜需要浇水的时候就浇水,点开就是,放风、掩棚也是点开就是,浇水、控制温度、掩棚、放风都是全自动,一个人就能操作100亩,这可比以前一两个人累死累活种十几亩地轻松太多了。”

  无论哪种形式的农场,都是依托带头人或带头机构在理念、模式、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将生态标准和物联网、大数据、现代温室等新技术植入农业生产,指导带动农户变革种植模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精准对接市场,让种地真正成为一项充满潜力的事业。

  农民收益翻番增长

  生态农场建设,一头连着现代农业,一头连着农民增收。

  “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的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海龙说。

  发展生态农场的关键就是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还是以景芝镇的孟赫家庭农场为例,农场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整合了320多亩土地,每年进行分红,还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以前我们种地费时费力,一年也就收入个一两万元。现在不仅有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发工资,一个月4000左右的工资,再加上20亩土地的流转费,一年能有6万左右的收入,心里无比踏实。”景芝镇宋官疃村村民宋学望说道。

  “我有不到14亩地,全部流转到长生源农场了。一亩地是800块钱,一年就1万多块钱,到年底还有一定的分红在里边,我没事还在长生源农场打着工,一个月光工资就4000多块钱,另外再加上年底的奖金,总体上来说(每年)收入在8万至10万,比以前单纯种地多挣好几倍。”在安丘市官庄镇长生源农场打工的一位农户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开发生态农场的同时,安丘还鼓励村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民宿露营、教育研学、文化体验等体验式、沉浸式融合新业态,开发农业新功能,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多途径创收。因此,除了流转费用和工资收入,节会和文旅收入也占据了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我们村梨树多,在集体规划农场运营的同时,打造了梨园观光区、梨园垂钓中心、梨园酒店、烧烤广场等活动区域,定期举办梨花节、采摘节活动。这样一来,原本批发价1.5元/斤-1.6元/斤的大梨,在采摘、摆摊等形式的带动下,均价超过了3元/斤,全村800亩梨园年实现纯收入640万元以上。”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西许戈村赵德胜介绍。

  西许戈村的节会活动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有的村民在梨花节期间通过摆摊售卖爆米花、烤肠、冷饮等美食,10天就能挣到7000元,有的甚至一天就能收入2000元。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安丘按照“以点联片、积片成面”的思路,以创新培育的80家示范农场为联结点,探索形成了“生态标准+物联网+市场资源+小农户”的共富样本。

  去年以来,安丘一产增加值增幅连续4个季度列潍坊8县市前2,其中3个季度第1,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

  产业效应叠加显现

  走合作道路、集中对接市场、发展融合型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大势所趋。安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探索“规模化生产+集中式营销”的发展路子,实现农业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化发展走深走实。

  “我们是村集体领办泊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整村流转土地,统一选择品种、统一把控质量、统一定价销售,村民自愿承包管理,最终收益由村集体和农户按1:9比例分成。”金冢子镇北南戈村党支部书记孙瑞春告诉记者。短短5年,北南戈村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了“家家小洋楼,户户种果园”的富裕村。目前,村里发展起了黄金蜜桃、维纳斯黄金苹果等产业,其中种植黄金蜜桃468亩,批发价3.6元/斤,高出市场价20%以上,年实现村集体增收77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近700万元。

  安丘以“农、工、商、旅”深度融合、一体发展为导向,推动生态农场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兼有加工、休闲、观光等多样功能转变,打造集农业种植、精深加工、商贸物流、观光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农场。

  以汇海生态农场为例,在300亩的土地上串联生态温室大棚、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农业研学、采摘观光等一系列要素资源,生产的生态西红柿、青椒等20余种农产品直供青岛、济南等高端市场,平均售价高于传统农产品20%以上。加工的生态大姜、甘蓝菜等净菜产品常年出口日本和韩国,年接待游客4万人以上,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

  产品产出来,还得销出去。产品销得越多越远,农民才会越富,产业才会越旺盛。

  40年前,由村干部带头,石埠子镇河北营子村率先发展草莓冬暖式大棚种植,拉开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石埠子草莓”种植的序幕。40年来,通过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建立了“种苗选培、蜜蜂授粉、农资集采、地头销售”等一条龙社会化服务模式。该村草莓生态大棚种植面积已达到600亩,抱团抢占了滨州城区1/2的草莓市场,全村130户年纯收入超过2000万元。

  安丘借助潍坊国家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优势,拓展线上线下两渠道,创新采用订单生产、直采直销等方式,每天直供长三角等高端市场安丘名特优新农产品20余吨,平均售价增长20%以上。实施“互联网+营销”“电商+直播”行动,推广“网红带货”“书记、镇长直播带货”,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出村进城。

  一系列产业效应的叠加带动下,2023年安丘农产品出口货值达39.7亿元,同比增长16.9%,连续15年领跑全省。

  近年来,潍坊依托工业融合的既有经验,举全市之力提升农业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水平,把工业资本、技术、管理和服务业态全面融入现代农业。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农户、接市场优势,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雁阵格局”,打造了蔬菜、畜牧、农机、花卉4个千亿级产业链,生姜、果品、种业、奶牛等10个百亿产业链,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的“潍坊路径”。

  让千家万户的经营与千变万化的社会化大市场畅通衔接,让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联结更加紧密、行业协同水平持续提升,让农业与其他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化发展,让优质的农产品始终能在农民致富、农业增效上得到价值体现,潍坊安丘的这份实践值得一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