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开展“历史的衣橱” ——“飘飘两鬓如卧兔”古风头饰DIY文化“两创”活动

2024-11-21 08:33: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秋怡

  大众网记者 王钦峰 通讯员 倪虹 青岛报道

  为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引导辖区居民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11月19日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在大河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历史的衣橱” ——“飘飘两鬓如卧兔”古风头饰DIY文化“两创”活动,邀请中国传统服装设计师刘承娥担任讲师,30名居民齐聚一堂,学习制作“卧兔儿”抹额发饰制作工艺与绒花发钗制作。

  明清流行的“卧兔儿”,又被称为“貂覆额”“暖额”,因其佩戴于前额发髻上,宛若一只毛茸茸的兔子卧于女子乌发之间而得名。“卧兔儿”不仅能够防风保暖,还有束发功能,且极具装饰效果。活动开始前,刘承娥向大家介绍了抹额头饰工艺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以及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活动中,居民们精心缝制,制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卧兔儿抹额。大家沉浸在传统艺术的创作中,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接下来,刘老师带领居民们学习制作一支属于自己的绒花发簪。刘老师介绍道:“绒花谐音‘荣华,寓意吉祥富贵。绒花的制作,需经煮丝、染色、劈绒、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勾条、打尖和传花。本次活动中,刘老师使用扭扭棒替代原本工艺繁复的绒条,带领大家体验非遗绒花的制作过程。居民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选颜色和配饰,跟着老师的步骤,手指翻转间,几缕条棒渐渐化为一朵绒花发簪。最后,刘老师帮助每位学员调整和固定花瓣,一件件精美的绒花发簪制作成功。

  此次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社区居民感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和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未来,沙子口街道将开展更多的文化“两创”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带领社区居民了解传统文化的美,在文化“两创”活动中体验多彩非遗的旺盛生命力。

初审编辑:刘秋怡

责任编辑:李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