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质效双升

2024-10-02 10:40:4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毛道光

  ——青岛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冰谈青岛能源集团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

  推进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集团紧紧把握国家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机遇,从三个维度加快打造“一体化”智慧能源服务和供应体系,全面构建起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格局。

  第一维度: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低碳化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全流程“认得清、跟得上、管得好”,各项能效指标居国内先进水平,连续获得中国供热行业“能效领跑者”。

  第二维度:深挖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全国首个燃热一体领域数据资产成功入表,依托数据资产增信扩大了企业融资能力。

  第三维度: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服务城市保障“一网通办”、产业发展“一网共治”、安全运营“一网统管”。

  近日,在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大赛上,青岛能源集团数字化转型案例在全国近4000个参赛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二等奖,展现了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行业引领价值与应用推广效果。

  一、聚“数”赋能,打造全领域发展新格局

  数据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在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集团依托燃热一体化优势,以数字技术的集聚驱动数据要素创新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进生产运营、服务管理主数据和核心业务数据全量接入,完成能源数据基座建设,进一步支撑“源、网、站、储、端”全过程融合贯通,在建好大平台、用活大数据、筑牢大安全三大重点上持续发力,构建了青岛能源数字引擎。

  —— 统筹推进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依托燃热协同物联网感知平台,实现7个燃气门站、12个集中热源点、2200套换热机组、930座调压站、35套燃热管线保护装置、130万套燃热智能终端等各类燃热全流程物联感知设备数据动态采集,热源点、门站、换热站等关键数据实现了分钟级上传,有力支撑了管网、设备、用户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在线监测,降低采集成本,提高采集效率,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泛在感知、信息化的全景集成、决策的全面支持,实现燃气、供热数据的“一网统筹”。

  —— 构建燃热数字管网“一张图”。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合作研发,搭建起跨单位共享的燃气、供热管网数据,实现燃气管线入库里程4000余公里,热力管线入库7500余公里,构建起坚实可靠的GIS数据服务底座及可视数字地图,实现燃热一张网、数据一个流、业务一条线,为持续提高气热一体化提供专业能力支撑。

  —— 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两级部署、多级应用”的建设模式,打造华为模块化数据中心,依托虚拟化技术实现了对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统一的云化管理,接入服务器超过150台,存储容量近620TB,为企业大数据分析、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同时开展了本地应用系统双活、异地重要数据备份和网路“扩径增量”工作,建立了“云管边端”全面融合的基础设施体系,组建了企业专网、运营商专线、VPN通道,搭建起能源数据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建立数据表1012个,数据记录量达8亿多条,存储量58GB。

  —— 守住能源网络防线,构建互联网出口多层防御体系。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实施风险评估、资产核查、安全加固、应急响应等多项安全举措,形成涵盖“威胁预防、检测、防御、溯源”的一体化闭环安全运营体系,保障业务转型快速发展。建设综合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监测拦截风险数量约400万条,防御中高危攻击200万次,封禁恶意ip3万个、封堵中高危漏洞8万余个,防御恶意文件攻击60万余次。同时,以攻促防、平战结合,常态化开展网络实战供防,以多层次、多维度安全防御能力和自动化应急协同联动,护航数字能源安全坚实防线。

  二、依“数”而治,形成全要素发展新模式

  数据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各环节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聚焦“管理信息化、运营透明化、决策科学化、协同网络化”目标,将办公、人力、财务、招采、档案等多业务数据进行互联互通、统一集成、共享应用,实现工作全过程的电子化、敏捷化、网络化、平台化,打造了可视操作、自助分析等多个大数据应用,为数字化转型“盘活”数据资源。

  —— 办公协同更加高效化。按照“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全面管控”的目标,通过低代码平台累计开发500余项合同、工程、财务、招标、科技与信息化、战略投资、行政办公、督办管理等业务审批流程,生成BI智能报表58项,仅线上报销流程时间就由过去的平均7个工作日缩短到2.5工作日,内部管理进一步提质增效。搭建企业知识库,将企业的规章制度与专业知识等进行整理和存储,方便员工学习和查询,提高全员的业务与管理水平。

  —— 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统一化。按照“集中管控、人才管理、业务协作、服务赋能”的目标,通过整合集团人力资源数据,构建全面的人力资源主数据体系,形成统一、全面、准确、共享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打造集团管控、核心人力、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共享服务集团管控模式,全面提升人力资源配置和调度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支撑。

  —— 财务管理更加一体化。围绕企业财务数字化建设,形成统一、准确、实时、共享的财务信息平台,加强资金流动、预算执行的监控与预警,防控财务风险,实现财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深度挖掘财务数据价值,为集团战略规划、投资决策、成本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和精准分析,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 招采管理更加规范化。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的招标采购流程,实现集团11 家二级单位、81类所需物资的业务互通、数据共享,进一步促进内部管理提质增效。对所有供应商的资质、业绩、信用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和考核,建立起优质供应商库,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供应保障。

  —— 档案管理更加流程化。统筹整合档案数据,打造集团数字档案馆,实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在线接收、数据归档、集中监管,推进档案资源服务便利化、快捷化、多元化,真正将档案资源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发挥档案资源价值。

  —— 移动办公更加敏捷化。完成与企业微信、钉钉的集成应用,实现集团全员“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的工作协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全方位、全过程提升企业经营精益化管控水平,有效提升战略决策数字化水平。

  三、以“数”提质,塑造全方位发展新动能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要素创新升级和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青能E网(燃热一体)、青能E家(智慧客服)、青能E安(智慧安全)三个数字化赋能平台及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技术支撑能源供应与保障各环节协同互动。

  —— 建设“青能E网”燃热一体协同平台。将数据可视化管理驾驶舱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燃热行业,实现了燃气、供热能源传输全流程的数字全景可视和实时感知,推动实现数字技术和物理能源系统的深度融合,为能源决策智能优化、能源管理协同高效、能源业态共享开放、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增强传统燃气热力管网的灵活性和柔性。通过燃热一体负荷预测,灵活调整气源采购策略,2023-2024供暖季气量累计日计划偏差低于0.3%,有效节约采购成本3500余万元;并对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实时补水量监测,大幅减低系统失水,上一供暖季减少耗水约67.5万吨,降低供热成本2200余万元。平台取得知识产权3项,先后入选中央网信办全国“企业双化”协同典型案例、《城市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典型案例、山东省重点打造应用场景。

  ——打造服务燃热百万用户的智能客服“青能E家”平台。实现28项业务线上一站式办理,满足“服务一个入口、客户一次注册、业务一网通办”,全面提升供气、供热、便民收费服务事项办理的便捷度、满意度。搭建基于309条服务热线+52个标准化服务窗口电话的分布式坐席服务,并应用RPA流程机器人、AI客服等智能化手段,客服热线最大接通量提高36%,单位时间接线能力提升40%,闲时智能AI外呼满意度回访率100%。实现指尖上的热力、燃气业务跨渠道、全覆盖,让“一网通办”的“零跑腿”综合能源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将营商环境一优到底。

  ——建立集团“青能E安”智慧安全管理体系。坚持数字赋能、科技兴安,打造了“多维度立体化”燃气安全防护体系。依托基于AI算法的无人机巡检+主干管道铁塔高位监控+巡检车高精度激光检测,对燃气管道和设施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构建了一套空中、地面和地下多层次的立体化监控体系,为青岛的城市运营和市民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同时搭建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一个平台、两端应用、多级安全监管”,对安全监测和隐患处理记录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覆盖安全生产的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实现了从目标制定到实际执行的全过程管控。依托平台组织线上考试266场,排查一般隐患347项。

  ——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清洁能源示范应用。在主城区全面实现清洁取暖的进程中,数字技术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PVSS升级改造、二网平衡技术应用,单位面积热耗下降2%、水耗下降15%。搭建全国首个“零碳”社区智慧能源数字孪生平台,与多种清洁能源技术应用融合,每年实现能源系统碳减排2200余吨。以“就地控制、远程监视、定期巡检、无人值守、按需供能”为目标,实现能源站运营方式及数据的共享,自动生成基于外部温度补偿及调节的系统温度运行曲线,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精准供热。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在智慧物管、工程安全管理、波纹管更换小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用数字为业务状况进行“实时体检”,用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精准导航”,在服务集团生产经营中发挥了数字化支撑作用。

  集团在开展数字化场景建设和应用的同时,还积极输出各类科技成果,打造智慧能源典型示范,依托数字化转型成果累计取得软件著作权8项、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中央网信办“双化协同”典型案例1项、山东省重点打造应用场景1项、智慧城市典型案例5项、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3项。

  四、向“数”而行,建立全链条发展新生态

  依托能源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建设,推动上下游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数据共享清单,推动数据规范授权,同步加强数据共享状态跟踪和数据共享应用全过程监测管理,探索应用数据安全技术数据脱敏和追溯,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管控水平。

  ——加强合作创新,与内外部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形成融合、共生、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推动集团内部各级单位燃热板块数据交互应用,信息交换数据量达30万余条,数据共享需求响应率达100%。开发数据标准接口6项,通过政务专网将燃气供热泄漏报警数据、工商户远程等物联感知数据接入市城管局数字化平台和市应急局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有效监测燃气泄漏情况,累计提供预警监测数据近23万条,减少燃气泄漏事故发生,守好岛城燃气安全第一道防线。开展光纤振动监测和基于AI算法的燃气主干管道多层次监控,由不同类型的光学传感器采集实时数据,快速分析数据结果,提升燃气安全的可行性和使用价值。

  ——实现阳光采购平台数据对接工作。招标采购业务产生的所有数据均传输至政府“阳光采购”平台,实现了数据打通,对集团电子询价全过程进行监督监管。完成市民政局“市办实事”,将特定人群燃气数据接入市民政局专项监测平台,通过对用气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辅助政府精准施策。

  ——聚焦国企国资监管数字能力建设,推动集团信息化与国资监管业务的深度融合。建立集三重一大、债务风险防控、投资管理等7项业务管控模块在内的国资监管平台,扎实推进各版块之间信息、资源、平台的融合与一体化管控力度,建立横纵实时动态监管机制,强化集团管控能力集成,以信息化助力构建国资监管新格局。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是跑好数字经济新赛道的前提,集团将紧紧围绕“双碳”目标,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厚植数字经济发展“沃土”,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样板”,让能源更“绿色”、让用能更“美好”,当好国企数字化转型实践的生力军,在更高水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筑城市保障、产业发展、安全运营“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总体布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