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日,岛城上空出现平流雾天气,前海一线被大雾笼罩,仅有高层建筑露出顶部,不少市民错当作“海市蜃楼”。据介绍,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陆地或水面时,因下部冷却而形成的雾。平流雾与海市蜃楼、海滋并称“海上三大奇观”。 本报记者 杨宁 摄影报道 本报5月10日讯(记者 刘爽) 连日来的平流雾让市民和游客欣赏到了宛如人间仙境一样的美景。不过也有不少市民注意到,经常出现海边大雾正浓、市区北部却是艳阳天的景象。专家解释,这主要是因为风力不够大,加上热岛效应,让海雾还不到内陆就提前消散了。 10日上午9点钟,前往东海路办事的市民王楠楠发现,前海一线大部分房屋都被大雾笼罩,仅有部分高层楼宇露出顶部,犹如海市蜃楼一般。“刚刚过来的时候在香港路还看到太阳不错的,怎么就差一条街,区别这么大?” 据青岛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介绍,10日当天晴间多云,沿海有雾,海边最低能见度不足200米,10日下午4点钟,青岛市气象台继续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现在海水温度约为13℃,当南风从海上吹来暖湿气流,遇到冷海面时,就容易降温凝结成雾,这就是平流雾,即市民平时所说的海雾。” 为什么大雾只存在在沿海一带呢?专家解释,因为风力较小,导致暖湿气流吹不到内陆地区;同时,因内陆地区居住人口较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即人口聚集区温度高于人少地区如郊区、海边等),内陆温度较高,所以海雾往内陆地区转移过程中就慢慢消散了。 据了解,未来三天,由于暖湿气流仍然比较活跃,所以夜间和早晨沿海还会出现大雾天气。受弱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12日傍晚到夜间,将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其中,11日晴间多云,沿海有雾,最低气温12℃,最高气温18℃;12日多云转阴,沿海有雾,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最低气温12℃,最高气温17℃;13日多云间晴,最低气温14℃,最高气温22℃。 |
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