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个月接单 王哥庄大馒头开始“忙年”

2018-12-15 15:0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璐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12月14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张绪霞 招婷婷)“前几天已经接到今年春节的首笔订单,500箱馒头将于12月28日交货,比往年整整早了一个月。”12月14日,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二月二农场副总经理李国良说。记者采访了解到,成为“上合峰会专供”的王哥庄大馒头年前订单大增,销量预计高出往年30%,想订过年馒头的市民需提前下手。

  订单大增,王哥庄大馒头开始“忙年”

  14日上午9:30,记者来到位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二月二农场。虽然天气寒冷,但馒头坊里师傅们早已经忙活了起来。记者看到生产间里,一个个馒头在师傅的手中成了型,灶台边一个个大铁锅蒸制的大馒头热气腾腾地冒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差不多提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准备大馒头春节订单。

  “快到腊月了,我们已经开始接客户们定做过年馒头的订单了,这里面除了一些老客户,还有今年因为我们的‘上合专供’吸引而来的客户。首个订单的500箱馒头,需要在12月28日之前准备好,这不现在师傅们就在加班加点的忙活。”二月二农场副经理李国良说。

  他告诉记者,现在农场每天的大馒头产量接近1吨,由于今年订单量到目前为止已经增长了30%左右,仅二月二农场一家,今年预计将卖出1.5~2万箱馒头礼盒。据李国良介绍,近几年随着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宽,网络订单逐渐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来自北京、天津以及东北地区的订单逐年庞升。而今年除了这些地方,诸如上海、重庆等不少南方城市,也发来不少订单。

  在农场里,记者看到一台上世纪80年代使用的“古董级”磨面机,依然在运行中。李国良告诉记者,之所以高价买来这台机器,就是希望保留过去馒头的口感。“这台机器并不先进,只能去掉麸皮,然后开始磨面,可以更大限度的保留馒头的营养和口感。”李国良说。

  “上合口碑”圈粉无数,有了海内外客户圈

  上合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不仅让这座海滨城市知名度大增,也带火了很多青岛本地知名品牌,王哥庄大馒头就是其中一例。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上合青岛峰会中,二月二农场生产的王哥庄大馒头经过相关部门严格考察成为指定供应商,并被评为“食品安全保障企业”。

  记者了解到,在王哥庄街道,除了二月二农场之外,久香园馒头店、阿明馒头店、鼎盛香馒头店等正宗地道的王哥庄大馒头制作商户都因优质的产品和市场口碑获得上合的“青睐”,成为“上合峰会专供”。如今,王哥庄大馒头不只是一种青岛美食,更是作为媒介,充分展现出青岛崂山的独特文化,体现了王哥庄人的匠心。

  “今年,王哥庄街道通过面粉企业报名、现场考察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了具有国家级相关资质的10家王哥庄大馒头专供面粉企业,使用专供面粉的馒头商户将享受到政府的补贴,通过这一举措全面保障大馒头食品安全的源头关。”王哥庄街道旅游发展科负责人贾宗忠介绍说。

  除了面粉专供,街道全年还协调食药等部门对王哥庄大馒头采样抽检300余批次,重点抽检防腐剂添加情况,不仅规范了大馒头加工工艺,也为王哥庄大馒头食品安全、产品品质、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除此之外,据王哥庄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街道加快推进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以特色品牌提高王哥庄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确立了政府统一特产产品管理主体,成立了“青岛市崂山区山海小城特色产业服务中心”,设计发布了“崂山王哥庄”区域公用商标,开设了“崂山王哥庄”海昌极地海洋世界特色产品展馆……一系列的举措都全面保障着王哥庄大馒头产业真正成为市场的“放心产业”、百姓的“致富产业”、区域的“特色产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