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企业开办实现“一步到位”

2019-11-18 13:52:00 来源: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1月18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张绪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正是这句话创造了深圳速度的奇迹。今天,时间和效率已成为考量一个区域营商环境的关键性指标,对于群众创业来说,政府高效的审批速度就是企业掌握先机的幸福指数。这一点,青岛协同创新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深有感触,作为与香港公司合作开展的重点招商项目,怎么能早落地、早投产一直是他最为关心的事。为此,他特意提前半个月到崂山区政务办理大厅咨询企业开办的事宜。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为他推荐了免费代办服务,代办专员全程指导他填写企业登记材料,不到1个工作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公章,甚至连银行开户和税务登记都办好了,这是他以前在其他区市从未享受过的待遇。

  据了解,青岛协同创新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6亿元,公司作为石化产业总部基地项目的运营主体,石化产业总部基地建成后将引进世界知名原油贸易商中国总部及地炼企业总部,将青岛打造成为国内外石化行业的指数、贸易、交易、金融等为一体的枢纽中心。

  这么快的审批效率得益于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思维,今年10月份,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借鉴京沪经验进一步改革创新行政审批服务的通知》,明确将青岛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理时间全国最短。收到通知后,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行动,创新推出微注册平台、免费代办、智能秒批等措施,全力打造“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将企业开办环节由4个压缩至2个,在全市率先实现营业执照即来即办,当场审批,企业开办时间1个工作日。截至10月,崂山区实有市场主体74103户,同比增长14.5%,增速居全市第三。1-10月共新增市场主体12759户,同比增长28.1%,增速居全市首位。

  掌上通办,实现企业开办“零见面”

      坚持“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探索“以掌上登记为主,以自助终端为辅,以实体窗口为补”的行政审批新机制,确保群众办事“零跑腿”、审批服务“零见面”。一方面,用“微信刷脸”迭代“窗口见面”。崂山区在全省率先推出微信端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打造E审批企业开办微注册平台,涵盖咨询类、登记类、文书类、辅助类等四大类功能15项登记服务。申请人通过“微信刷脸”即可完成企业登记业务申报、资料上传、数字签章等流程,不用“跑窗口、填表格”,足不出户就可开公司。截至目前,“微注册”平台访问量已达30万余人次,已有1642户企业通过微信全程电子化办理了企业登记业务。微信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后,现场业务受理量由2018年的日均500余件下降为150余件,企业登记时间由3个工作日缩短至0.5个工作日以内,小微企业设立实现“立等可取”。

  专业代办,打造开办服务“直通车”

      企业开办受理服务不优、政策不明、效率不高的问题,是营商环境建设的一大痛点和难点。对此,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优质代办机构,在全省首创企业免费代办服务,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材料齐全马上就办,材料不全免费代办”的“店小二”式无忧服务。坚持咨询服务前置、一对一专属服务保障,由代办专员主动为办事群众提供企业登记流程指引、名词解释、业务咨询等工作,投资者只需进入“e审批”企业开办微注册平台,点击“免费找代办”,即可一键查阅代办机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在线“下单”后,系统会短信通知代办专员,代办专员将第一时间与申请人进行联系,根据企业需求免费为其提供代办服务,整个过程如同“滴滴打车”般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每次服务结束后,申请人可以对代办专员的服务内容进行评分,评分结果纳入对代办机构的考核中,对服务投诉率过高、违反工作纪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采取警告、暂停服务或取消其代办服务资格。确保代办机构规范、高效服务。目前,已有4055户企业通过“免费代办”方式办理了企业登记。按照原先有偿代理中介机构每件代办事项至少400元的收费标准计算,“免费代办”服务已累计为企业节省160余万元费用。

  秒批秒办,搭建企业登记“快车道”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办便利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全市率先试点企业智能登记“秒批”模式,将标准化的经营范围词条进行逐条维护,协助建立了商事主体智能登记经营范围标准库,实现了新设企业网页端申报、无人工干预自动核准,行政审批从人工审批模式向电脑智能审批模式转变。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审批方式,“秒批”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快”,从企业信息填报到业务系统自动核准,只需要几分钟,可以说,“秒批”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壁垒,优化了政府的治理架构,为群众节省时间、人力成本,为行政机关节省行政资源、提高审批效率,最终推动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建设的典型代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