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40年”︱见证站东村翻天巨变

2018-11-15 09:0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玉清

站东社区旧貌。

现在的站东社区。

一排排整洁的楼房。

杨文海。

领奖。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东龙头城市等,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青岛大众网策划了《“回眸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分为“我眼中的40年”“10个村庄翻身记”“10家企业成长记”“40年10件大事记”四部分,以个人、村庄、企业、城市的不同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青岛故事。今天推出“回眸40年”之“10个村庄翻身记”|《“回眸40年”︱见证站东村翻天巨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云街道站东村从一个破旧、落后、散乱的小村庄发展为现在的新型社区,走过了不寻常的时光,站东村的每一位土生土长在这里的村民,都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了的富裕和幸福,在建设美丽乡村中,他们见证了它的变迁与发展。

  站东村是胶州老城区的一个老村庄,原来是一个以种地为主的农业村庄,1989年11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集体农转非。形成现在的站东居委会。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老居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曲折且窄小的街巷、全是低矮老旧的平房、没有抹水泥的青砖围墙、臭味弥漫的污水道、随处堆放的生活垃圾,窄窄街巷中央就是污水道,隔不远就是一个敞开的口子,人们的生活污水以至大小便都要从家里提出来倒进这些开口中,下水道堵塞,污水满地是常有的事。

  “据村里祖辈的老人讲,站东村相传建于清朝,姓黄的大家族从云南迁来立村,取名黄家屯。黄家屯为屯兵的之地,由于和李哥庄黄家屯重名,80年代,因为在胶县火车站东边,才改为站东村。” 站东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建国说。当年胶州是重要的商埠,素有‘金胶州’之说,很多高密、诸城、胶南、莱西、平度人都来胶州做生意,火车站里每天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40年前火车运输物资到胶县后,村庄组织身强力壮的男青年在车站里扛大包当装卸工,老人和妇女就靠捡拾火车经过时散落的煤炭和蒸汽机车用过的燃烧不充分的煤核过日子,靠着铁路乡亲都想干点活,靠双手过日子。因为离火车站很近,很多乡亲把房子改成小作坊,小吃店和地摊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是咱老胶县有名的“四多”村,跑堂(服务员)的多;剃头的多;扎腰布的多(厨师);做小买卖的多。

  改革开放后,火车站搬迁了,在 2009年站东村拆除了破烂的棚户区,盖起住宅小区,村民们看着崭新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楼间种上了绿化带,绿色植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各楼道门前配置了生活垃圾桶和保洁人员,小区内干净整洁,路面从原来的小土路换成了宽敞水泥地面。小区内有了健身小广场、各种健身器材安放到位,小区外低矮的门头房换成了整齐的网点。“旧村改造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大伙都住上了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楼房,以前的破旧村庄不见了。”站东居委会文书杨文海说,那年在回迁时大家高兴在广场上唱了两天“胶州茂腔”大戏。

  “进入新时代十八大以后,我们村变化更大了。”居委会文书杨文海说,现在社区的文化生活可丰富了,以前没有的图书室,现在配备的是电子阅览室和书报阅览室,以前没有志愿服务队,现在组建好了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以前的大喇叭宣传好人好事,现在变成了面对面的宣讲故事会,东家长,李家短的事有人管,以前饶舌头的街头“闲老婆”,也参与社区普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子女”上了光荣榜了。

  “去年创文明城市,老党员、村干部、居民群众,大家齐显身手,取得骄人的成绩,当我佩戴绶带,胸前佩戴大红花,在市委书记手里接过创城的荣誉奖牌,我激动万分,犹如中了大奖一样。”居委会文书杨文海说,现在的站东社区是文明和谐的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一大堆荣誉挂满了光荣墙,时代在发展,村庄在变迁,这40年来,他不仅见证站东村的巨变,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大众网记者 高玉清 通讯员 焦文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