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 | 2024,“榜单”里的青岛

2024-12-31 16:58:3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高瑞嵩

  大众网记者 高瑞嵩 青岛报道

  2024即将过去,对于城市来说,一年的发展又到了总结“战绩”的时刻。这一年,青岛在发展中收获了众多闪耀成果,名字屡屡出现在国家级、全球级榜单之中,让这座城在节节攀升中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个个荣耀时刻。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青岛2024年登上的各类榜单,细数青岛发展这一年。

  “品牌之都”闪耀商标品牌价值榜

  龙年刚刚开启,青岛便收到了努力之后的幸运。1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首批参加“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的商标品牌和指导站名单。青岛市“青岛”啤酒、“海尔”家电等26件商标品牌入选企业商标品牌名单,占全省总数四分之一,居全省第一位;巨峰科创商标品牌指导站、青岛市直播电商行业协会商标品牌(知识产权)指导站、胶州市电站设备协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入选商标品牌指导站名单。

  “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旨在通过企业商标品牌价值提升专项行动、商标品牌优势区域创建专项行动、商标品牌建设服务指导专项行动有效促进企业和区域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加快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青岛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量近50万件,为知识产权强国和品牌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而且青岛还专门设立了“品牌日”,成为全国首个以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设立“品牌日”的城市,可谓将品牌建设提升到了城市发展的战略层级。

  如今青岛“品牌日”已连续举办三届,在促使青岛“品牌之都”美誉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助力品牌经济收获了更强的发展动能。比如人们所熟知的知名青岛品牌海尔、青啤、海信、双星,其品牌价值已分别达到5408.29亿元、2646.75亿元、1034.23亿元、1027.39亿元。众多青岛品牌入选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可谓实至名归。

  “足球之城”荣登精品赛事案例榜

  青岛素有“足球之城”的美誉,契合正在打造的“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全民健身意识和全民健身氛围让这座城市拥有了更多时尚与活力。1月份,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正式公布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名单。青岛城市足球联赛依托赛事引领和示范作用,成功获评精品赛事案例。

  青岛城市足球联赛已经历18年发展历程,目前已形成超级、甲级、乙级以及40组、50组在内的多级联赛体系;建设了品类丰富、等级分明、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社会足球赛事体系;打造了市直机关五人制足球赛、胶东城市足协杯等赛事品牌,年度开展各级各类社会赛事超5000场,为城市营造了浓厚的足球发展氛围。

  如今随着《“赛事经济”燃动青岛发展活力》的作用愈发凸显,青岛已建立了包括竞技体育、时尚体育、海洋体育等丰富的赛事及项目,且能够与商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打造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青岛农品”影响力稳居全国十强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1月份,2023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形象影响力排行榜发布,“青岛农品”位列全国(含省级)综合排名第4位,地市级排名第2名,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十强。

  青岛农业资源优势明显,723万余亩良田,粮食总产达318.65万吨,有力确保了“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除此之外,一系列名声在外的“青岛农品”畅销全球,比如胶州大白菜、宝山蓝莓、海青茶叶、大泽山葡萄、马连庄甜瓜等。

  在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中,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榜上有名,获得中央奖补资金1000万元。

  在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的2024年第一批《中国农耕产品记忆索引名录》中,青岛18个农产品成功入选。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交会上,青岛参展企业达成采购签约超527万元,达成合作意向超1150万元。

  据统计,目前青岛市累计培育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特优新等绿色优质农产品313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4个,足见“青岛农品”实力斐然。

  “旅游名城”带动文旅产业成倍增长

  5A级旅游景区的认定是对城市文旅资源的充分肯定。2月6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新增21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中,青岛市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毅然在列。这是继崂山风景区之后,青岛第二家5A级旅游景区。

  青岛市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由青岛海底世界和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两大区域组成,包含海洋体育运动、海洋科普研学、滨海休闲娱乐等主题产品,是集帆船运动、海滨休闲、文化体验、会展旅游为一体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2024年,以青岛市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为主要载体的海上旅游收获喜人成绩,仅8个多月时间,游客量就突破200万人次,是2023年的2倍。充分见证了优势旅游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带动作用。

  青岛是“世界旅游名城”,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城市的名片和自信。2024年,青岛接待游客总量达1.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突破2100亿元。

  而且,2024年青岛在旅游方面收获了众多殊荣,比如五一假期登上“00后”十大热衷旅游目的地;端午假期登上“国内热门目的地TOP10”“入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暑期登上“05后”的毕业旅行热门国内目的地TOP10、国内亲子游热门目的地TOP10;中秋假期登上国内游十大热门目的地等。

  《“00后”为何热衷游青岛?》或许因为这座城的时尚与活力,也或许因这座城的浪漫与风景,总之,来到青岛会有一种“东方瑞士”的感受以及宾至如归的惬意。

  在2024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中,青岛获得“游客满意十佳城市”,充分彰显了青岛这座旅游名城的魅力所在。

  “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5年接连上榜

  青岛被誉为镶嵌在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其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保障举措完善、发展前景广阔、交通通达便利等优势,共同让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加鲜明,这也是助力青岛连续5年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原因。那么,《“幸福青岛”缘何而来?》

  “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以城市居民为参与主体,聚焦共建人民城市、共创幸福生活,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行调查分析,展现中国城市增进民生福祉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绩。居住在这座城市,人们不仅可以收获“红瓦绿树 碧海蓝天”的美景,也可以获得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多方面政策及资源的眷顾,幸福感便蕴藏其中。

  而且,随着如今老龄化持续推进,青岛在这一方面同样有着自身的优越之处。12月,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4)》中,青岛在政策措施支持度、财富储备充足度、服务体系完善度、社会环境友好度、银发经济成长度等五个维度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综合引领型城市榜单中位居全国第一。

  人们常说,在幸福感提升方面,抓好“一老一小”是关键元素之一。近三年来,青岛市新建改扩建学校228所,增加学位约19.73万个;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04家。建设老年助餐机构达到1394处。切实让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成为现实,幸福感同样由此而生。

  消费环境成为城市发展“最佳拍档”

  去往一座城市,消费是必需行为。而一座城市消费环境怎样,不仅代表着其经济活跃度,同样也蕴含着这个城市的形象与温度。特别在促消费举措接连加码的当下,好的消费环境的营造尤为重要。

  3月份,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中,青岛排名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该榜单针对全国100个城市进行量化考核,将“消费者满意度”定义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消费供给、消费环境和消费维权的情绪反馈,是以百分制的形式测度出来的消费者主观感受。青岛能够挺进前五实属不易,说明这座城市拥有和谐的消费环境,能够为市民游客提供舒适的消费场景。

  “交通枢纽”助力行业发展提档升级

  到青岛来,除了消费场景满意,交通便捷同样是直观感受之一。空间广阔的胶东国际机场可以让你的旅途高效且及时;通达四方的高铁如游龙般急速飞驰;胶州湾跨海大桥气势磅礴,联通东西;深邃的海底隧道横穿大海,紧密城际,“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已在青岛成为现实。

  借力于此,海陆空铁物流运输业同样蓬勃发展,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空港国际等货运枢纽快速发展。3月份,在中国民航局发布的全国首批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试点项目中,“青岛机场超级货站”成功入选。

  此举将机场航空物流服务延伸到生产企业“家门口”,将实现青岛自贸片区与空港之间的“区港联动”,促进航空物流服务、保障模式的创新升级,可最大限度提高集疏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更好地满足自贸区内企业在国际贸易、港航物流、现代服务、加工制造等方面的航空物流需求。

  而且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中,青岛同样被选中,获得中央财政10亿元奖补资金;在财政部、商务部发布的2024年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名单中,青岛也是其中之一。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位次持续提升

  物流畅通了经济路径,金融却能够助力经济提升。3月份,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第3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5)”中,青岛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31位。

  城市的高水平开放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赋能。青岛重视从扩大金融业规模、促进金融业科技创新等层面入手,推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

  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求,青岛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在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如今,作为青岛金融核心区的崂山区金家岭金融区已吸引百余个金融及类金融项目落地;市南区聚集的各类金融机构近140家,金融企业集群效应正陆续显现。

  国际化标准引领城市影响力提升

  3月份,国家标准化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同意青岛市通过“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验收,青岛成为首批通过验收的城市之一。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青岛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06项,占全省近70%以上,国家标准3100项、行业标准2900项,占全省1/5。

  自2017年起,青岛连续举办四届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包括三大国际标准组织领导人在内的国外嘉宾累计220余人参加;共有39个国家的137位专家参加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培训,让青岛企业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国际标准服务。

  目前,青岛承担国际和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25个,居计划单列市第一,承担国家级试点示范15类94项,居同类城市第一。充分凸显了青岛在国内国际标准化领域方面的实力。

  中医药传承创新开辟发展崭新场景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受到愈发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成为业界普遍探寻的赛道。青岛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建设中医药强市,在载体建设、服务举措、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深耕,收获了良好成果。

  目前全市建成中医医院57所,数量居全省首位。4月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名单中,青岛成功入围,将在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为健康山东作出青岛贡献的路途上持续深耕。

  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也开辟了其他健康产业新赛道,如文旅康养产业的崛起。青岛拥有优势文旅资源,以此为基础,康养产业借势兴起,成为城市发展中一条新赛道、一片广阔的“蓝海”。那么,《康养产业“蓝海”,青岛如何深耕?》

  以青岛市南区为例,为了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文旅康养路线、产品、载体进行链式打通,形成了“山海湾城自在市南”文旅康养品牌。通过实施“医养结合”“中医药+”等发展策略,开创了全国公立医院养老的先例,并获得了“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的殊荣。

  如今,来到青岛不仅可以游览赏景,同样可以享受人文疗愈、养生度假、养老医疗等多重收获,可谓舒适而惬意。

  出入境流程简化助力世界“朋友圈”扩容

  青岛是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走在前沿,国际接轨水平较为突出。随着旅游实力、经济发展实力的跃升,出入境业务办理量愈发繁忙。为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最大限度便民利民,4月份,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试点城市中,青岛成功入选,实现了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

  此外,随着中国陆续对韩国、日本等9个国家实行免签政策,青岛同样从中受益。在携程发布的9个新增免签国旅客入境TOP10目的地中,青岛名列榜首,充分凸显了作为重要出入境口岸的城市能级。

  据统计,目前青岛已开通往返日本、韩国多条航线,且航班往返频次持续增加,吸引了众多境外旅客来青,再次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国际枢纽作用,带动了城市经济有效提升。

  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成为引才“名片”

  5月份,在财政部、人社部组织的2024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申报评选中,青岛成功入选,获中央1亿元资金支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2023年,青岛市统筹各类资金,每年对公共就业投入达到20亿元以上,累计投入79.5亿元,支持构建高效公共就业扶持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打造“就享家”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实施“技赋青岛”“强基提质”“数智就享”三大工程,构建起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内外协同、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次获评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最佳引才城市、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等殊荣。

  不久前,青岛入选“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说明青岛对青年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据统计,2024年,青岛共引进集聚首次来青青年人才17.05万人,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充分回答了《青年为何选青岛》的原因。

  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沃土”

  青年人才的聚集在于城市的引力,也在于企业的引力,这就不得不提到青岛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6月份,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青岛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第8位,市场环境方面前5位。

  在扶持企业发展方面,青岛着力构建“专精特新+四新经济”双重赛道培育体系。目前青岛市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1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00余家,累计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190余家。

  在企业发展氛围方面,青岛尊重企业和企业家,自2021年开始,青岛将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以最高礼遇致敬企业家,同样为良好企业发展氛围的营造提供了有效助力。

  此外,青岛还注重在政策、金融、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积极助力,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种重企、助企、兴企的市场环境让企业真正有了获得感、安全感。

  城市更新建设助力家园“焕发光彩”

  选择青岛是一种幸福,不止于“碧海蓝天”的景色,还在于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惬意的城市氛围,城市更新行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6月份,在财政部公示的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中,青岛榜上有名,获8亿元中央财政支持。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涉及老城区保护更新、旧村改造,也涉及道路建设、环境治理等,青岛在这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青岛共完成了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核心区保护更新、对15个老街区进行改造提升和新业态引入、完成800个小区的改造任务、对60个山头公园进行了改造提升,切实让城市变得更美,让市民幸福度大幅提升。

  以市南区中山路历史城区为例,经过保护更新后,新旧业态融合发展成为主要特色,也带动这片老城区成为人们乐意前往的必选打卡地,真正让城市更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照进现实。

  制造业技术改造引领绿色发展先行

  城市更新提升的同时,产业也要改造升级,如此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收获更高质量的突破。今年,青岛成功入选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连续三年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获得中央3亿元支持资金。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不论是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制造业研发中心建设,还是产业集群数量、绿色制造业企业数量等,均居于全省首位。

  同样在今年,青岛还陆续入选了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等。充分彰显了青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加快培育“数字领航”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取得的切实成绩。

  据统计,目前青岛规上工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0.9%,累计培育智能工厂64家、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569个,“工赋青岛”模式得到全国推广。

  12月,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以及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青岛成功进位,由去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六位,是榜单前十中唯一的北方城市。

  海洋产业赛道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

  海洋是青岛的典型特色,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地理环境也让青岛获得了“黄海明珠”的美誉。7月份,在《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2023)》中,青岛位居全国第11位,且因极具辨识度的海洋城市形象,获得“海洋资源机遇之城”评价。

  不得不说,这一评价可谓实至名归。那么《海洋何以成为青岛发展新名片》呢?

  青岛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如今在港口航运、海洋产业、海洋医药、海洋科技等领域都收获了长足发展。比如青岛港已位居世界第四大港口;海洋渔业养殖产出丰硕成果;海洋药物研发实现重大突破;海洋科技集群打造迈出关键步伐等。

  据了解,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近1/3的涉海科研院校、1/2以上的涉渔工程院院士,海洋人才总量近40万人。

  不久前,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举行,这是海洋领域的国际盛会,同样也是引领海洋发展走向更高水平的坚实载体,雄厚的海洋资源禀赋、深厚的海洋文化积淀以及众多的海洋发展机遇,带给青岛的必定是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跨境电商成为蝉联第一档唯一北方城市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成为主流形式之一,在这条赛道上,青岛同样拥有坚实基础。9月份,在商务部2023年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成为连续三年蝉联第一档的唯一北方城市。

  截至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备案跨境电商企业已达2361家,其中近40家企业已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布局82个海外仓,仓储面积约50万平方米,拥有18个“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公共海外仓”,基本形成覆盖全球、协同发展的新型外贸物流体系。

  百强科技集群榜5年实现60个位次提升

  10月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百强科技集群榜,青岛名列全球第20位。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是衡量全球130多个经济体创新能力表现的权威榜单,主要从知识产权维度分析相关集群最近五年PCT专利和SCIE论文数量,从而确定全球科技活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城市或地区。

  青岛自2019年首次入选百强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80位,到如今跃升至全球第20位,5年时间60个位次的提升,让青岛成为全球上升最快的集群之一,也充分说明这座城市在科技实力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据榜单显示,2019—2023年间,青岛PCT专利申请量8442件,在百强科技集群中位居全国第5位;2018—2022年间,SCIE论文数量为4.7万篇,在百强科技集群中位居全国第13位。

  实际中,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始终保持高度活跃。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赛迪顾问发布的“科技创新百强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科技创新引领力”、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双创领跑型城市”等榜单中,青岛都处在“第一梯队”。

  发挥节点作用助力“海上丝路”经济持续繁荣

  龙年接近尾声,但“榜单”青岛的闪耀时刻却仍在增加。最近青岛再次上榜国家级榜单,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年度榜单(2024)”中的一员。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举办“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等会议,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全面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农业、海洋等方面合作。

  同时,依托“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不断增强,青岛港累计开通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42条,集装箱航线总数约200条;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3200列,常态化开行31条线路,通达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胶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总数达到14条,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航空枢纽节点城市,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此外,借助拥有天然良港的优势,青岛的海运条件优越,往来贸易活跃度高。如今,青岛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000万标准箱,进一步助力了贸易活跃度的提升。

  12月12日,在2024年海运口岸集装箱货物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测评结果中,青岛蝉联4.5星级,连续四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最优等次。

初审编辑:王秀洁

责任编辑:李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