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胶州 > 胶州汽车 > 汽车新闻

车辆购置税调整在即 并购重组烽火连天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2009-08-07 11:22: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政策“组合拳”护航车市

  串起2009年车市片段的绳索无疑是政策,今年汽车业如果选定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政策市”。现在,随着时间踏入下半年,政策的绳子也越勒越紧。下半年车市的巅峰之战,最精彩的部分仍是政策的博弈。

  车辆购置税政策确定调整

  国务院本周发布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其中明确提出将“研究调整车辆购置税政策”。这意味着,一手撑起今年车市高增长率的车辆购置税政策,可能变得更加“立体”。

  国务院年初出台的汽车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实施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也即是税率从10%减低至5%。这一措施与燃油税政策相呼应,政策一出,10万元级别家轿市场随之火爆,自主品牌轿车更是把高昂多年的日系车压了下去,自主轿车市场份额逼近三成。

  车辆购置税政策的此番调整,可能出于两个考虑,一是鼓励中低排量的轿车消费,以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另外就是扶持自主品牌汽车,因为大部分的自主轿车目前均处于中低排量级别。

  工信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受燃油税实施、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推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增势明显,销售315万辆,同比增长45%,其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70%,比去年同期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71个百分点。其中,1L<排量≤1.6L乘用车销售258万辆,占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的82%,同比增长41%。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1.6升及以下排量轿车占乘用车市场份额50%左右,是影响乘用车市场的主导力量,1~6月销售225万辆,同比增长39%。

  这样的成绩,可见购置税政策激发刚性需求的威力。但此次车辆购置税政策的特点就是一开始就被明确定义为短期政策,到今年底就将结束。这主要考虑到去年车市大幅下滑,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因此为拉动内需,刺激车市需求而进行临时的税收调整。现在,对购置税减半期限是否延长的问题,就成为业内争论的焦点问题。据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有关部门建议,考虑延长购置税政策减半的期限。

  而国务院明确车辆购置税政策将调整,则意味着政策可能不会简单到期结束,而是丰富其调整手法,以发挥更全面的作用。

  政策将由单维转向立体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购置税减半政策如不延期,车市需求可能在短期内被透支,一旦明年经济有所波动,车市就不能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从中长期看,中国车市的刚性需求则仍足以拉动市场保持10年以上的高增长期。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是千人38辆,与世界平均水平千人120辆相去甚远,尤其农村地区有很大的消费潜力。

  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延期,更能够保证完成汽车业振兴规划要求的未来三年保持10%以上增长率的任务。但国家税收因此将受到更多影响。特别是公路建设资金可能跟不上,转而最终影响到汽车的普及和使用。反对购置税减半政策延期的专家还认为,长期对1.6升排量以下车型实行优惠,车市的结构性增长特征将越发明显。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并不是排量越低的汽车,对节能减排的效果就越好。

  社科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志勇接受采访时认为,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去留,从长期来看将涉及税制改革的问题,甚至应该讨论这项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税收项目是否应该废除。但从短期看,更多可能要取决于第四季度或者10月份、11月份的市场和经济情况。

  购置税减半政策因此面临进退两难境地。国家发改委负责汽车产业政策的官员此前透露,“购置税减半政策将不会延期,但购置税的征收标准和相关细则将会进行调整”。这就是国务院需要专门研究购置税调整问题的原因。

  杨志勇认为,购置税减半政策如要延续的话,前提是将汽车排量与排放两个问题相结合,而不是单一地以1.6升排量为界限。“汽车环保排放是未来大的趋势,排量汽车工业所处的特殊阶段所决定的,要这两个先结合。”

  工信部目前正在酝酿的将汽车排放和财税挂钩政策,也把汽车节能环保从简单的排量限制向灵活的排放控制转变。

  此外,购置税政策可能会和鼓励新能源汽车政策相结合。目前国内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处在起步期。业内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具有直接的节能环保作用,因此不应和传统动力汽车承担同样的税收负担,而应该考虑对新能源汽车减免购置税。

  “组合拳”仍将护航车市

  不过,除了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之后,今年车市的火热实际上是各种政策措施综合起作用的成果,这包括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以及国内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一系列经济措施提高消费者信心,都对车市产生了积极作用。而如果出台更好的政策撬动商用车需求,以及扭转汽车出口颓势,将是接下来政策的两大重点。

  上月中旬,财政部、商务部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汽车以旧换新细则,预计今年全国汽车报废量将达到270万辆,从而为商用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工信部周三发布的报告称,2009年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一些促进部分商用车发展的利好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商用车市场表现始终弱于乘用车市场,商用车生产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近期已有了“回暖”的迹象,尤其6月份商用车的产销出现较大起色,2009年1~6月,商用车生产157万辆,同比增长2%;销售156万辆,同比增长6%,增长率比1~5月回升7.87个百分点。其中,2季度商用车产销分别为87.9万辆和88.2万辆,环比增长分别为27%和29%,同比增长分别为8%和5%。

  此外,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认为,国内农村汽车市场蕴藏巨大的消费潜力,鼓励汽车下乡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因此相关政策还将延续。

  在出口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制定整体战略。1~6月份,整车累计出口16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累计创汇金额2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在展望下半年车市时认为,有关部门下半年如能够出台促进汽车工业全面发展、鼓励出口、政策延续性等政策,才能确保汽车这个支柱产业健康发展。

  重组潮催生行业巨头

  “汽车业规划所说的并购重组只是老调重弹。”今年初,当国务院汽车业规划提出“兼并重组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时,有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仍是将信将疑。现在,半年过去,国内汽车业重组已是烽火连天。在广汽集团抢先一步之后,这场政府主导的汽车业最大重组潮也将在下半年展开巅峰之战。

  “大广汽”布局南方

  今年以来汽车业并购传闻此起彼伏,真真假假,其中广汽集团已经出手收购长丰汽车,落下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布后的第一单。近日,浙江民企吉奥汽车董事长缪雪中又向外界披露,吉奥汽车目前正在与国内几家大型汽车集团谈判合作事宜,其中与广汽集团的接触最为深入。进一步的消息还显示,双方已经签订框架协议,将成立50:50合资公司。

  缪雪中称,吉奥生产基地坐落于零部件产业发达的浙江,而且自身也具备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对于合作伙伴来说比较有吸引力。此外,作为出口大户,吉奥皮卡的外销也不错,在吉奥汽车被列入汽车下乡补贴政策的范围内之后,吉奥微车也受益颇大。不过,广汽集团方面目前并未对外披露这一消息。

  如果广汽和吉奥合作定局,将是广汽今年完成的又一个重组项目,而且涉及汽车业国企和民营的重组。广汽也因此成为新一轮汽车行业并购的先行者。

  今年5月21日,广汽集团北上重组湖南长丰汽车,这是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后,第一个战略重组项目,也拉开了车企跨区域重组序幕。7月6日,广汽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在罗马签定合资协议,新项目将落户长沙,进一步深化了区域整合内涵。目前还传出广汽将和福建东南汽车重组合作的消息。

  汽车分析师向寒松认为,广汽构建“南霸主”版图的扩张战略已经清晰。向北,重组长丰汽车,顺带也把广汽菲亚特合资项目放在长沙;向东,收购菲亚特汽车在杭州的零部件项目,并伺机收购东南汽车和吉奥汽车;在广州大本营,则拥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广汽日野商用车四大整车基地。三大板块互为犄角,牢牢把住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大广汽”的格局呼之欲出。

  近日出台的广东省汽车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提出,“要支持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新建符合我省汽车产业规划的项目”,这也印证了大广汽的四处出击,布局南方战略。

  广东省内另一重要车企比亚迪近日也迈开重组步伐。7月底,比亚迪以6000万元的代价将停产多时的湖南美的客车揽入怀里,并获得进入商用车市场的通行证,再次上演低成本扩张好戏。

  北汽雄心未失路径未明

  汽车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这就是“四大四小”,在广汽目前已经先行一步之后,“四小”之中的北汽和奇瑞也已搭上并购之箭。

  此前业内传闻北汽和广汽将共同重组福汽,获得各自合适的资源。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北汽正在整合福建戴姆勒资源,此后将全面与戴姆勒合资。最新消息称,北汽控股已与福建汽车集团达成协议,北汽将收购福建戴姆勒公司50%的股权,并将其改造成北京奔驰在福建的分公司,主营轻型商务车,北汽、福汽双方有望在9月份签约。

  去年,北汽曾宣称,即将和国内车企达成合作协议,但可能在竞争中败于广汽。北汽今年曾谋求竞购通用子品牌欧宝,最终无功而返。但目前国内汽车业竞争的激烈形势,显然不允许北汽改变雄心。该公司表示,北汽控股公司作为中国内地率先实施对外开放的汽车企业集团,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冲击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了北汽通过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契机。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举之路,仍是北京汽车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作为“四小”之一,北汽接下来将如何开展并购重组,或者在下半年,外界就可看到其清晰的路径。

  “大安汽”纠结时间之窗

  另一边厢,则是“大安汽”两兄弟的纠结。据了解,目前安徽省方面已经明确组建“大安汽”战略,年内就会出台具体方案。奇瑞和安淮的重组也便指日可待。目前外界了解到的信息是,双方将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实现合作。

  上周,针对将和奇瑞的重组事项,江淮汽车第二次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安徽省国资委没有研究制定市场传闻中关于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的重组计划。虽然安徽省政府提出支持奇瑞、江汽、华菱、昌河、扬子、全柴等按市场原则在省内进行联合重组,但并未提出具体汽车企业的相关联合重组事宜。预计未来三个月内,不存在江淮汽车与奇瑞汽车之间进行资产重组、股权转让、股票发行等股权敏感事项。

  但业内分析认为,奇瑞和江淮必定会进行整合,其中的关键只是时间差。“双方目前旗鼓相当,但在政府眼里,江淮处于弱势地位。”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说,双方因此仍将有一番博弈。

  ■专家点评

  为何“四大”按兵不动?

  汽车业振兴规划提出“四大四小”格局,并明确到2011年,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但到目前为止,一汽、东风、上汽和长安等“四大”并无明确动作,他们会否在下半年出手?

  汽车业分析师张志勇认为,中国的重组表面上是企业商业行为,但是背后都有政府的意图,因此政府如果没有明显的表示,重组只能在背地里进行;而大的集团在重组方面的方向与其它集团不一样,比如上汽,双龙事件以及荣威与名爵的整合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一汽整个集团的改革重组有难度,内部的整合也是重点;而长安目前主要通过扩产来达到急速扩张的目的。“对于四大来说,200万辆的规模目标都不成问题”。

  张志勇认为,由于国家这次调整的政策时间跨度为截止2011年,因此,重组的力度和幅度都会很大。其中国家点名的8家厂商的地位将逐渐突出,这几家都希望做到老大,因此企业之间、政府之间的竞争就很激烈。广汽、北汽的扩张则是争取在政府鼓励重组的两三年内,多跑马圈地,获取有限资源,未来它们进入一线并非不可能。此外,今年以来,三线以外的厂商资源将逐渐被淘汰和兼并。

  民营车企力量不可忽视

  张志勇还指出,民营企业的长城、吉利、比亚迪正在争取大陆A股上市,它们将成为另外一股力量,“他们看似是游离在政策之外,但是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容忽视,也是未来国企最重要的竞争力量,甚至是重组力量”。

  汽车分析师向寒松则认为,在不久的未来,也许我们会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将呈现出“东西南北中”的“五极格局”:东北、华北是一汽集团的地盘,华东是上汽集团的势力范围,长安集团立足西部,东风集团固守中部,而广汽集团则独霸南方。至于同属“四小”的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重组并购对象,短期内应该很难追得上这五个大集团了。

  专题文/图本报记者陈志杰

wanghj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