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落榜生成复读班“香饽饽” 复读生连年减少
来源:齐鲁晚报 2015-08-11 13:55:00
随着2015年高考本科批次录取的结束, 不少考生都在期盼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但是, 也有不少学生已经走上了复读的道路, 其中不乏高分落榜生。 记者获悉,由于录取率连年提高, 公办高中不再允许开设复读班, 我省高考复读生的比例也降到了不足5%。
学校不理想, 出了结果就想去复读
“考虑这么久, 我决定要去复读了。 ”在齐鲁晚报高考课堂群内, 来自滨州的考生张莉给记者发来了一条信息, 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 她被长春的一所理工科院校录取, 但是, 这并没有带给她带来任何喜悦。
张莉是理科生, 今年考了591分, 虽然超过一本线近30分, 但这却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分数。 “自己也知道希望不大, 但还是想报个好学校冲一冲。 ”
最终, 奇迹还是没有发生, 理想的大学从她面前划过, 最终被平行志愿中, 所谓垫底的某高校录取了。 其实, 过了一本线而不被录取的也大有人在, 张莉的一个同学考了612分,由于不服从调剂, 最终被退了档。 从知道录取结果的那一刻, 两个人就一起决定去复读。“我平时都能考到650分左右, 真的不甘心。 ”张莉说, 她一直是学校的骄傲, 认为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对于这个结果, 与其委屈接受, 不如再拼搏一年。
“复读学生中有四分之一都是高分生。 ”济南大智学校历下分校校长单国洺表示, 由于录取不理想, 或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高分考生选择复读的比例一直不低。
但是, 绝大部分考生是因为分数到不了本科分数线, 上专科又心有不甘, 想第二年考上好大学, 此类学生占总复读学生的三分之二。
还有一部分是艺体考生, 他们中不少人 的 专 业 课 过 了校 考 ,拿 到 了专 业 合 格证 ,但 文化 课 成 绩偏 低 。与普 通 文 理类考生不同 ,他 们的 回 旋余 地 不大 ,只 能复 读 ,有的艺术生甚至复读三四年。
8年间, 高考复读比例降到5%
时间如果倒退到2008年前, 考生复读并不是个新鲜事, 很多考上本科的考生都曾有过复读的经历。 2008年, 我省教育部门下文要求, 坚决禁止普通高中利用公共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 一下子收紧了复读的口子。
“以前考得不好, 连班级都不用换就能再来一年, 现在没这么简单了。 ”单国洺说, 学生要想复读, 必须去民办的专门复读学校, 或者是培训机构, 环境的改变让很多学生直接放弃复读。
由于主管部门没有发布相关统计, 到底有多少考生会选择复读一直扑朔迷离。 据一位从事复读生培训的业内人士估算, 在2010年前后,正是考生复读的高峰期, 整个山东省的复读生可能有近20万人, 占当年高考生比例的20%。从省城的情况看, 2011年的 比 例 大 约 为16%, 而2012年则降低为8%。 2013年的复读生只有1000多人, 仅占济南市当年高考考生总量的3%多, 而2014年在这一基础上还有所下降。 同时, 青岛市复读生在2008年达到顶峰, 复读生占当年高考生的19%, 后来一路降低到4%左右。
近几年, 随着高校本专科的扩张, 录取资格线降低到了180分, 本专科录取率也达到了80%以上, 上大学不再是难题。 加上公办高中不再招收复读生, 学生复读需要适应新的环境, 有些学生不愿再折腾。
因此, 我省高考复读生比例从当初的20%以上, 降到了5%以下, 降幅达到了75%。
省城复读机构倒闭近九成
“2008年复读培训机构最红火, 但当年就倒闭了三分之二。 ”单国洺表示, 公办学校取消复读生给培训机构带来了机会, 但由于竞争过于激烈, 很多培训机构都倒下了。
据悉, 2008年济南市高考复读教育机构有30多家, 到今年也仅剩3到5家还能坚持下去, 基本倒闭了九成, 而大部分有复读意向的学生则转向了专门的复读学校。
“我们今年招500人, 成绩好的免学费。 ”潍坊一所复读学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该校招收的复读生, 理科528分、 文科540分以上免费, 最低分数限制是400分。
有些家庭在决策过程中会犹豫、 彷徨, 需要1个月的时间来最终敲定。
“我们是小班化教学, 学费在每月2000元以上。 ”不少辅导机构负责人表示, 在复读生总量减少的大背景下, 高考复读班也在悄然转型, 精品小班正逐渐成为主打产品, 考生的复读费用也一路上涨, 有的复读辅导机构每年要六七万元。
高分落榜被抢, 根源在教育体系扭曲
“虽然公办院校不允许招复读生, 但有些学校对高分落榜生兴趣还是非常大。 ”一所地方中学的负责人表示, 在目前的高考评价体系下, 升学率是高中校长能力的直接体现。为此, 很多高中在努力提高学生分数的同时, 也会想尽办法挖高分落榜生。 “这些学生是未来学校状元的人选, 甚至可能冲击北大、 清华等名校。 ”
“孩子如果想复读, 我也会支持。 ”省城刘女士的孩子今年考了一所本科院校, 她表示, 如果能有更好的选择, 她也不反对孩子复读, 如果从985、 211高校毕业, 孩子未来的路将会更加平坦。
有高校负责人表示, 为了上一个理想的大学, 高分考生复读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些学生被录取后不去报到, 也浪费了高校的招生名额, 占用了其他学生的入学机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选择复读, 和高考志愿填报制度不合理有关, 一些学生由于志愿填报失误, 与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失之交臂。
也有专家认为, 学生复读其实和缺乏选择权有关。 在国外, 考生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可以独立申请高校或者学院, 这样的志愿满足率高, 复读的人数就会少很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教育部门需推进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探索 “学业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 考试录取模式, 将招生变成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